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4篇
  免费   1895篇
  国内免费   2514篇
测绘学   1223篇
大气科学   1031篇
地球物理   2187篇
地质学   4864篇
海洋学   1642篇
天文学   197篇
综合类   492篇
自然地理   111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433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503篇
  2017年   412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528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721篇
  2009年   695篇
  2008年   726篇
  2007年   661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9篇
  1973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贵州紫云扁平剖面早二叠世非筵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紫云扁平剖面紫松阶上部一罗甸阶非筵有孔虫动物群由25属82种(含相似种、亚种而不含未定种)构成,其中7属(Cribrogenerina、Nodosaria、Glomospira、Tetrataxis、Palaeotextularia、Climacammina及Globival-vulina)的物种分异度最高,合计占总种数的71%;该动物群自紫松期开始发育,在隆林期类群构成发生显著变化并繁盛至罗甸早期,在罗甸中晚期明显衰落。研究剖面由下至上可划分为Cr拍rogPnP-nncelebrata-C.hemispaera间隔带、Glomospira-Nodosaria富集带(又可进而分为Geinitzina postcarbonica-Globivalvulina cyprica间隔亚带、Climacammina elegantula延限亚带)、Lasiodiscus-Eotuberitina间隔带。  相似文献   
942.
由于湖北建始龙骨洞洞穴沉积地层年代存在疑问,对建始龙骨洞沉积剖面的154块样品进行了磁性地层学再研究,并建立了磁极性序列,结果显示龙骨洞沉积地层记录了单一的反极性序列,仅在距顶部0.93m处存在一个短期的正极性事件。将龙骨洞剖面极性柱与国际标准极性柱对比,反极性序列应对应于松山反极性时,正极性事件可对应于Cobb Mountain或者留尼旺正极性事件。如果龙骨洞沉积中的哺乳动物年代偏向早更新世,后一种对比方案可能更合理。由此龙骨洞哺乳动物群年龄为1.945—2.581Ma,古人类化石年龄为2.148—2.581Ma。  相似文献   
943.
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壳源型非生物(无机)成因CO2运聚成藏机制独特、分布规律复杂、资源规模及潜力巨大,根据目前勘探及研究程度,其CO2资源量逾万亿立方米,勘探所获地质储量超过2000亿m3,居中国探明CO2地质储量之首,在世界范围亦是罕见的,故具有颇大的资源潜力与综合开发利用前景。CO2具明显的多重性,其不仅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工农业生产中,而且是导致"厄尔尼诺"现象,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温室气体,因此,如何综合开发利用这种储量规模巨大的CO2资源,充分发挥其市场经济价值,促进国家经济建设,这是目前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面临的重大科技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944.
大洋富钴结壳普遍发生磷酸盐化,磷酸盐化对富钴结壳的各种属性存在显著影响,而磷酸盐的成因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中太平洋WX海山富钴结壳老壳层中发育着两期磷酸盐化事件所产生的上下两层磷酸盐,本文运用反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微量粉晶X衍射等手段分别对其进行了矿物学特征观察和测试,研究了老壳层上下两层磷酸盐特征并探讨其可能成因。上层磷酸盐由大量形态结构清楚的磷酸质有孔虫和超微化石以及非生物碳氟磷灰石(CFA)组成,成分均一,杂质少,表现出生物成因和原生自沉积特点;下层磷酸盐变化复杂,具有特征的交代结构,混杂较高的Si、Al、K、Fe成分,显示以磷酸盐交代碳酸盐成因为主。这表明不同磷酸盐化期形成的磷酸盐有不同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945.
通过对抚顺市地下煤层、煤质及赋气状态、储气构造的分析,确定了保护城市,开发煤层气资源的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946.
Deposits of coral-bearing, marine shell conglomerate exposed at elevations higher than 20 m above present-day mean sea level (MSL) in Bermuda and the Bahamas have previously been interpreted as relict intertidal deposits formed during marine isotope stage (MIS) 11, ca. 360–420 ka before present. On the strength of this evidence, a sea level highstand more than 20 m higher than present-day MSL was inferred for the MIS 11 interglacial, despite a lack of clear supporting evidence in the oxygen-isotope records of deep-sea sediment cores. We have critically re-examined the elevated marine deposits in Bermuda, and find their geological setting, sedimentary relations, and microfaunal assemblages to be inconsistent with intertidal deposition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Rather, these deposits, which comprise a poorly sorted mixture of reef, lagoon and shoreline sediments, appear to have been carried tens of meters inside karst caves, presumably by large waves, at some time earlier than ca. 310–360 ka before present (MIS 9–11). We hypothesize that these deposits are the result of a large tsunami during the mid-Pleistocene, in which Bermuda was impacted by a wave set that carried sediments from the surrounding reef platform and nearshore waters over the eolianite atoll. Likely causes for such a megatsunami are the flank collapse of an Atlantic island volcano, such as the roughly synchronous Julan or Orotava submarine landslides in the Canary Islands, or a giant submarine landslide on the Atlantic continental margin.  相似文献   
947.
冀中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属断陷湖盆演化阶段,分为断陷分割期、断陷扩张期和断陷萎缩期3个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和曲流河3类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该地区沉积演化特征和储盖组合的分布及时空展布规律,指出该区古近系主要发育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和东营组4套储盖组合,其中沙一段储盖组合为最有利的含油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948.
边坡稳定性问题是川藏线工程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野外调查发现基岩边坡失稳一般表现为块体塌落或滑动。基于岩体结构控制理论,作者以川藏线西藏境内宿瓦卡附近的人工高边坡为例,进行了块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对比现有理论方法的优缺点,采用坐标投影作图法及其计算机化程序CPH。坐标投影作图法是一种以正投影为基础,以分析岩体结构面的几何关系及由其切割出来的块体的稳定性为目的的图解方法。根据现场量测取得的数据,采用CPH程序确定了块体边坡的结构面方程,从而求出各结构面产状。在此基础上建立水平切面图,并求得各块体顶点坐标,计算出块体的表面积及体积。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运用CPH程序进行块体稳定性分析,并求出块体的稳定性系数。通过分析可知,坐标投影作图法及其计算机化的CPH程序在块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49.
河北省张家口金矿集区同位素及包裹体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崇礼县-赤城县毗邻地段的大型偏碱性二长岩杂岩体及其太古界中深变质岩系中,相继发现金矿田三个,探明金矿储量近100t.通过对该金矿集中区各类型矿床的大量同位素以及包裹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对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这对于该区今后的金矿找矿工作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0.
中间件技术屏蔽了底层分布式环境的复杂性和异构性,简化了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开发,使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健壮性、可扩展性、可用性更好。介绍了面向对象中间件、面向消息中间件、面向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间件、服务质量中间件等当前各种中间件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中间件技术的原理、种类及在地震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中间件技术研究的几个发展趋势,即网格技术、面向移动计算、面向服务质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