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4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929篇
测绘学   549篇
大气科学   499篇
地球物理   559篇
地质学   1719篇
海洋学   531篇
天文学   96篇
综合类   210篇
自然地理   46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应用雷诺平均纳维尔—斯托克斯模型模拟探讨了等量突然释放型浊流在流经不同坡折渠道的流动及沉积特性,取得如下主要结论:随着底坡增加,浊流流速增长率因卷吸作用的增强而减缓;浊流深度平均速度和浓度形态相似,头部大且向尾部呈线性下降;在小坡折处产生沉积,沉积最厚处离坡折处不远且上下游平均粒径相差不大,往下游厚度呈线性减小;而在大坡折处产生侵蚀,随着坡度的增大侵蚀增加,沉积最厚处离坡折处较远且上下游平均粒径相差大,形态上呈上拱状。这些认识对于根据浊流沉积特征推测其形成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82.
相比于传统的小变形锚杆支护材料,负泊松比锚杆/索材料具有大伸长量、高强高韧、高恒阻力、吸能等优异力学特性。在宏观负泊松比(NPR)锚杆/索研究和应用基础上,何满潮研发了新一代微观NPR钢材料和微观NPR锚杆。目前微观NPR钢材料的静力学特性研究较少,微观NPR锚杆在城市地下隧道工程的适用性有待于现场应用验证。通过室内静力拉伸试验对微观NPR钢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批次微观NPR钢平均伸长率为34.68%;恒阻力值范围为203.9~ 240.7 kN;拉伸全过程表现为均匀拉伸变形;无屈服平台,破断时无明显颈缩现象。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微观NPR锚杆在微静力拉伸条件下的弹塑性增量本构模型。以某路地铁站风道段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微观NPR锚杆施工工艺,现场测试了极限拉拔力、伸长率及锚杆轴力等方面,结果表明,微观NPR锚杆具有高恒阻力及大伸长量等优势。在围岩大变形隧道开展了支护应用试验,验证了其具有良好的围岩大变形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8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高品位和低品位油页岩的品质和成因差异,揭示高品位油页岩的特殊成矿条件。【研究方法】对吉木萨尔地区两个剖面采集的露头样品,进行TOC、热解、含油率、微量、稀土元素测试,从而开展高品位和低品位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成矿条件差异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区高品位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低品位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II1型。高品位和低品位油页岩中B、Ba、Cr、Nb、Sr、V、Zr等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高品位油页岩中各稀土元素平均含量和各样品稀土元素分布区间都小于低品位油页岩,且外源元素富集程度也相对更低,显示了更少的陆源碎屑输入。微量元素比值显示,研究区油页岩形成于温暖湿润气候,淡水—半咸水,还原环境。高品位油页岩与低品位油页岩相比,形成时水体盐度值更大,有机质生产力更高。【结论】温暖湿润气候背景下,相对较少的陆源碎屑供给,减少了对有机质的稀释和氧化破坏,同时较高的水体盐度值更利于水体分层,从而形成一个长时间的还原环境,再加上更高的有机质生产力,从而形成了高品位油页岩。  相似文献   
984.
985.
986.
边坡临滑预警一直是地灾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力学监测方法(牛顿力监测)对雅安宝兴县某傍山公路边坡进行监测,该边坡位于唐包滑坡老滑坡体下缘边界处。经过4个月的连续监测,获取了大量监测数据,并成功预报了两次局部滑坡。本文首先整合牛顿力监测数据和降雨量监测数据,再将监测曲线与滑坡演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滑坡过程中的力学演化规律,对降雨条件下诱发滑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牛顿力监测预警成功的案例其临滑预警时长与滑坡体量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发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最后讨论了牛顿力监测方法与斋藤模型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优劣势,并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了由面到点的监测预警思路。通过分析,牛顿力监测曲线与滑坡演化过程能较好对应,并可将土质滑坡分为3阶段:(1)牛顿力上升阶段; (2)牛顿力突降阶段; (3)滑坡阶段。本文为牛顿力监测系统的推广提供了实践经验,并为力学监测与位移监测结合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7.
目前“双碳”减排的背景下,砂岩咸水层是最具潜力的二氧化碳封存介质,其孔隙结构特征决定了流体的运移及封存效率,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分形维数常用于定量表征砂岩孔隙结构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规律,但以往对砂岩孔隙迂曲度分形特征进行研究时,多依赖于孔隙率、平均孔隙半径、平均迂曲度等特征值计算分形维数,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岩石孔隙排列分布及孔隙连接的非均质性。文章将砂岩孔隙结构概化为具有迂曲度的毛细管,首先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获取岩石片层图像,以盒维数法获得孔径分布分形维数;随后以孔径分布分形维数为目标值,结合不同迂曲度下的毛细管数量与孔径的分形标量关系,迭代计算迂曲度分形维数。与传统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相比,该研究确定的迂曲度分形维数更能体现岩石内部不同孔隙排列方式引起的迂曲度差异。  相似文献   
988.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身份认证机制的安全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现有的身份认证机制存在着隐私泄露等风险,这就要求设计出更加可靠的身份认证机制.本文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设计出基于区块链的多方协作安全身份认证机制.在实现可靠身份认证的同时,保证信息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数据冗余,并提高身份认证效率,保证全面且准确的身份认证.最后实现支持多个数据服务商对身份信息进行加密签名,保护数据隐私,以及多方共享数据的身份认证系统.  相似文献   
98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高分辨率WRF模式,对2016年5月5日发生在浙江地区的一次强飑线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切变线是影响此次强飑线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飑线发生在充沛的水汽,较弱的对流有效位能和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大气环境下。WRF模式对此次飑线的演变过程和降水分布有较好的模拟能力。通过进一步分析模拟资料发现,雷暴高压和地面冷池是此次飑线风暴的重要边界层特征,边界层辐合线有利于飑线的发展和维持。飑线后侧对流层中层以下的强下沉气流,是造成此次雷暴大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0.
Assessment of the radiative forcing of aerosols in models still lacks sufficient input data for aerosol hygroscopicity. The light scattering enhancement factor [ f(RH, λ)] is a crucial parameter for describing aerosol hygroscopic growth properties.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survey of f(RH, λ) studies in China for the past seven years, including instrument developments of humidified nephelometers, ambient f(RH, λ) measurements in China, f(RH, λ)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and f(RH, λ)applications in aerosol measurements. Comparisons of different f(RH, λ) parameteriz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check their performance in China using field measurement datasets. We also summary th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for predicting f(RH, λ)with aerosol chemical compositions. The recently developed methods to observe other aerosol properties using f(RH, λ)measurements, such as calculating the aerosol hygroscopicity parameter,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number concentration,aerosol liquid water content, and aerosol asymmetry factor, are introduce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f(RH, λ) in China a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