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A large-scale high-pressure granulite belt (HPGB), more than 700 km long, is recognized within the metamorphic basemen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the regional tectonic framework, the Hengshan-Chengde HPGB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collision belt between the western block and eastern block, and represents the deep crustal structural level. The typical high-pressure granulite (HPG) outcrop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Hengshan and Chengde areas. HPGs commonly occur as mafic xenoliths within ductile shear zones, and underwent multipile deformations. To the south, the Hengshan-Chengde HPGB is juxtaposed with the Wutai greenstone belt by several strike-slip shear zones. Preliminary isotopic age dating indicates that HPGs from North China were mainly generated at the end of the Neoarchaean, assocaited with tectonic assembly of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blocks.  相似文献   
132.
用实验方法研究水泥石动态断裂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射流侵彻对水泥环的破坏,改善界面的密封胶结性能,必须对现有的水泥石进行改性研究。根据超混复合材料的原理,我们在水泥石的配比中增加几种填料,通过填料影响改变水泥石的动态断裂韧性。将水泥石制成短棒试件,用分段式Hopk inson压杆对几种改性配方的水泥石的动态断裂韧性进行实验测定,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采用反射式动态焦散线方法,对六种水泥石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实验结果。并比较了短棒实验和动态焦散线法测量动态断裂韧性的结果,两者吻合较好。研究表明:纤维增强是提高水泥石抗冲击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3.
华北板块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波  钱祥麟 《地质科学》1999,34(3):347-356
任一特定时期的地质演化都必定源自前期背景,并影响后继地质作用。元古宙的构造特征及晚古生代的地质记录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早古生代华北板块的构造-沉积演化,这一演化包括4 个阶段。第1 阶段(∈1-∈3)以被动陆缘的发育和全球海平面上升为特点,二者叠加形成强烈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并在南、北边缘形成早期沉积。第2 阶段(O1y-O1l)表现为因洋壳俯冲导致的西南部构造抬升及全球海平面下降,二者结合形成的相对海平面下降在华北中部及西南部形成分布广泛的不整合面及白云岩。第3 阶段(O1m-O2)期间,来自南、北的挤压导致以边缘上凸为特点的板块变形,在伴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下导致轻度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并形成板块中部局限陆表海的膏岩沉积。第4 阶段(O3-C1)则是强烈的南北挤压和全球海平面下降导致华北大陆板块整体鞍状抬升和长期不整合的发育,该不整合在北部及南部的侵蚀作用明显强于中部。  相似文献   
13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