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5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522篇
测绘学   282篇
大气科学   483篇
地球物理   455篇
地质学   976篇
海洋学   238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218篇
自然地理   30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81.
利用S波段双偏振雷达数据,结合再分析数据、自动气象站、探空和二维闪电探测数据,采用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和粒子相态识别等方法,分析了2019年7月17日江苏省东南部多站破历史记录的超强降水对流风暴的偏振特征和云微物理特征;并选取了打破当地强降水历史记录如皋站和潞城站,分析了影响两站的对流单体的异同。影响如皋的对流风暴几无闪电活动,对流质心接近地面,上升气流相对较弱。且0 ℃和-35 ℃层间霰粒子数目相对较少,闪电几乎不存在。在融化层以下,由于强烈的暖雨过程,较大的冰相粒子落下并融化和低层雨滴的聚并增长,导致低层雨滴数量迅速增加,带来地面极端强降水。潞城地区雷暴活动明显,影响其对流风暴发展旺盛。-35~0 ℃层存在强烈的上升运动,抬升低层大量的液相粒子通过淞附作用形成的霰,并与高层冰晶不断碰撞,在云层中形成强大的电场,产生强烈的负闪,且在地面产生了极强的降水。这表明融化层以上的冰相微观物理过程,对于降水的发生和增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82.
Zhang  Jing  Liu  Yusen  Sun  Cheng  Li  Jianping  Ding  Ruiqiang  Xie  Fei  Xie  Tiejun  Zhang  Yazhou  Gong  Zhanqiu 《Climate Dynamics》2021,56(1-2):651-664
Climate Dynamics - Decadal climate predic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opics in recent climate change studies. It is closely linked to our daily life, deeply affecting the wellbeing of...  相似文献   
983.
新乡-商丘断裂是河南省中北部一条规模较大、切割较深的区域性隐伏断裂,为查明新乡-商丘断裂永城段的浅部构造特征和上断点最新活动时代,在永城段开展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工作,获得2条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地震反射剖面,通过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新乡-商丘断裂永城段的上断点位置及活动性进行研究,揭示本断裂上断点进入了第四系上更新统底界,推测其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中期,是一条隐伏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984.
基于植被指数和土地表面温度的干旱监测模型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9  
干旱是一种周期性发生的自然现象,其发生过程中有关参数如地表覆盖度、温度和土壤表层含水量等可以通过遥感的途径进行定量反演,而这些参数客观地反映了地表的综合特征。综述了运用遥感反演产品---土地表面温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和进展,分析了距平植被指数、条件植被指数、条件温度指数和归一化温度指数等干旱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干旱监测模型,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5.
理查逊数Ri在沿海近地层大气稳定度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广东、浙江沿海2个100m气象铁塔上10、25、50、75、160m五层各1年的逐时温度、风速梯度资料,研究理查逊数(Ri)在沿海近地层大气稳定度分类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理查逊数稳定度分类标准不适用于沿海地区,根据沿海地区的实际资料,本文推荐了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Ri数稳定度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986.
地面加热与高原低涡和对流系统相互作用的一次个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本文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TBB数据、CMORPH降水资料,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诊断分析并结合中尺度天气模式WRF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2012年6月下旬青藏高原一次东移对流系统的生成发展机制以及与地面加热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高原中西部地面感热加热是高原低涡生成、发展和东移的主导因子。而东移的高原低涡通过加强偏北、偏南气流形成的辐合带,进而触发高原东部对流系统的生成。同时,高原对流系统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释放也加强了东移高原低涡的强度,这表明地面加热与高原低涡和对流系统之间存在一种正反馈机制。数值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除了适当的背景环流外,高原地面潜热通量能够增强中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为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积累能量,造成有利于对流降水的热力环境。  相似文献   
987.
ECMWF集合预报产品在广西暴雨预报中的释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度算法和随机森林回归算法,该文提出一种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预报产品进行暴雨预报的释用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度算法,对ECMWF集合预报的51个成员进行筛选,选取若干个与预报对象相关性最大、相互间冗余度最小的成员作为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输入因子。利用ECMWF集合预报降水量平均值对建模样本进行分类,使预报模型的建模样本更具有针对性。通过2012年4月—2015年12月的交叉独立样本试验预报和2016年1—9月的业务预报试验的统计结果表明:该释用方法的暴雨预报TS和ETS评分,均比采用ECMWF集合预报产品51个成员降水量预报进行插值后取平均值的释用方法分别提高了0.07和0.05以上,显示了较好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效果。  相似文献   
988.
多维核磁共振测井比一维核磁包含更多的观测信息,往往可以解决单独使用横向弛豫时间(T2)进行测井评价时遇到的困难,在非常规油气储层勘探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T2-T1二维核磁共振能够检测页岩中的类固体有机质等含氢化合物,对于确定页岩储层流体成分至关重要,已经成为核磁测井和岩石物理实验的研究热点.与一维核磁共振相比,T2-T1二维核磁实验结果对测量参数更加敏感,已有学者对回波间隔(TE)、等待时间(TW)、扫描次数(SCAN)、回波个数(NECH)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开展了深入研究,但磁场强度对T2-T1二维核磁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对不同种类样品分别进行0.5T、0.05 T两种磁场强度(对应共振频率分别为21 MHz、2 MHz)下的T2-T1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磁场强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自由溶液,纵向弛豫时间(T1)对磁场强度更加敏感,磁场强度增大时,自由溶液T1增大、T2不变,T2-T1谱流体信号向上移动;对于实际岩样,受内部磁场梯度的影响,磁场强度增大时,T1增大、T2减小,T2-T1谱中流体信号向左上方移动.定量刻画了不同弛豫组分在磁场强度变化时谱峰位置的变化规律,能够将实验室得到的页岩油高频核磁流体识别图版转换为测井资料的低频流体识别图版,为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表征储层流体成分信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9.
The column-to-beam flexural strength ratio(CBFSR)has been used in many seismic codes to achieve the strong column-weak beam(SCWB)failure mode in reinforced concrete(RC)frames,in which plastic hinges appear earlier in beams than in columns.However,seismic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required limit of CBFSR in seismic codes usually cannot achieve the SCWB failure mode under strong earthquake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failure modes of RC frames with different CBFSRs.Nine typical three-story RC frame models with different CBFSRs are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seismic codes.The seismic responses and failure modes of the frame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ime-history analyses using 100 ground motion recor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quired limit of the CBFSR that guarantees the SCWB failure mode depends on the beam-column connection type and the seismic intensity,and different types of beam-column connections exhibit different failure modes even though they are designed with the same CBFSR.Recommended CBFSRs are proposed for achieving the designed SCWB failure mode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onnections in RC frames under different seismic intensities.These results may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visions of the SCWB design criterion in Chinese seismic codes.  相似文献   
990.
With the goal of investigating the degree at which the MIR luminosity in the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WISE) traces the SFR, we analyse 3.4, 4.6, 12 and 22 ??m data in a sample of ~140,000 star-forming galaxies or star-forming regions covering a wide range in metallicity 7.66 < 12 + log(O/H)<9.46, with redshift z?< 0.4. These star-forming galaxies or star-forming regions are selected by matching the WISE Preliminary Release Catalog with the star-forming galaxy Catalog in SDSS DR8 provided by JHU/MPA1?. 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uminosity at 3.4, 4.6, 12 and 22 ??m from WISE and H?? luminosity in SDSS DR8. From these comparisons, we derive reference SFR indicators for use in our analysis. Lin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SFR and the 3.4, 4.6, 12 and 22 ??m luminosity are found, and calibrations of SFRs based on L(3.4), L(4.6), L(12) and L(22) are proposed. The calibrations hold for galaxies with verified spectral observations. The dispersion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3.4, 4.6, 12 and 22 ??m luminosity and SFR relates to the galaxy??s properties, such as 4000 ? break and galaxy col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