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0篇
  免费   968篇
  国内免费   1283篇
测绘学   546篇
大气科学   561篇
地球物理   751篇
地质学   2331篇
海洋学   574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275篇
自然地理   50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6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71.
矿集区大地电磁噪声场源分析及噪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长江中下游某矿集区大地电磁观测环境,分析大型矿山、通讯基站及其他主要电磁噪声源对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依据时域波形将噪声分为脉冲噪声、周期噪声、三角波噪声、方波噪声、阶跃噪声、似充放电模式的三角噪声,便于在后期资料处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噪声类型对大地电磁数据进行降噪处理.  相似文献   
972.
与火山、次火山隐爆作用有关的中酸性隐爆角砾岩型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中酸性隐爆角砾岩型金、银-金、铀、钨-钼-铜-铅-锌典型矿床的矿石、蚀变围岩稀土元素研究表明,不同矿种的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和弱差异性.矿床稀土元素总量w(REE)=69.7×10-6~245.27×10-6,单个矿床稀土元素总量变...  相似文献   
973.
苏北盆地白驹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充填演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陆相断陷盆地层序界面在电测曲线和地震剖面上的识别标志、岩石类型组合特点以及古生物资料等方面的特征,在苏北盆地白驹凹陷古近系共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超层序组、2个超层序、5个三级层序,其中SQ1、SQ2~SQ4分别为断陷Ⅰ幕初始断陷、断陷-坳陷转化阶段的湖泊层序,SQ5为断陷Ⅲ幕断陷收敛阶段的河流层序.根据盆...  相似文献   
974.
植被影响下坡面侵蚀临界水流能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坡面侵蚀临界水流能量是反映土壤抗蚀作用强弱的重要特征值.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在45mm/h、87 mm/h和127 mm/h降雨强度下、20°陡坡面裸地、草地和灌木地的坡面侵蚀临界水流能量.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条件下坡面输沙率随径流切应力、单位水流功率和断面比能的增大而增大,有良好的响应关系.裸地、草地和灌木...  相似文献   
975.
马兰黄土动强度及其微结构变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斜坡灾害已经成为黄土地区农村城镇化及交通建设的瓶颈,是当前地质灾害领域的研究热点.因震(振)动影响而降低黄土强度、改变黄土自身结构形态的研究是揭示黄土斜坡灾变机理的基础.基于GDS试验系统,采用应变控制等效正弦波逐级加载方式,进行马兰黄土动三轴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马兰黄土试验前后微结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马兰黄...  相似文献   
976.
以游客旅游决策过程和影视营销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影视营销影响游客旅游决策机理,构建了影视营销对游客旅游决策影响模型和影响效果测评指标体系。以张家界借力《阿凡达》营销为例,研究发现:影视营销对激发游客旅游需要和动机、收集与评价信息以及确定旅游目的地影响效果一般,对游客旅游体验、游后评价、获取影视与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影响效果比较好;区域、市场生命周期和年龄等因素对影视营销影响游客决策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77.
应用AFLP技术对文蛤红壳(RS)、黑斑(BS)、细纹(TC)、暗纹(DF)4个壳色花纹品系进行遗传差异分析。利用15对AFLP引物组合对4品系共128个个体进行了PCR扩增和电泳检测,共得到789个位点,总多态位点比例90.75%。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信息指数显示,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大小,依次为...  相似文献   
978.
湘南白腊水锡矿床位于骑田岭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中。绿泥石化是这一含矿花岗岩中常见的热液蚀变现象,对采自
钻孔的岩石样品研究发现,花岗岩的绿泥石化程度变化较大。本文选择三组绿泥石化蚀变程度显著不同的花岗岩样品进行
研究,探讨了与锡成矿密切相关的含矿花岗岩的绿泥石化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程度绿泥石化花岗岩中的绿泥石,在产出
形式与化学成分上均表现出一系列明显不同的特征。依据绿泥石产出形式、化学成分、绿泥石化花岗岩地球化学等特征认
为,绿泥石对花岗岩造岩矿物的交代顺序为: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绿泥石形态特征的变化一方面与
绿泥石成分有关,另一方面与被其交代的造岩矿物晶体结构有关;花岗岩绿泥石化越强烈,全岩的烧失量和Zn含量就越
高,原岩的Cl丢失到蚀变流体中去的量也越多。随着花岗岩绿泥石化程度的加强,其绿泥石的主要成分含量会呈现出规律
性的变化。绿泥石的Si含量在绿泥石化过程中逐渐减少;长石遭受破坏溶解后释放出的Al在厘米尺度范围内发生迁移与再
分配,引起绿泥石Al含量的升高;Fe从热液中带入,蚀变花岗岩中绿泥石矿物含量的多少与水-岩反应体系中Fe的多少有
关;形成绿泥石所需的Mg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暗色矿物内Mg的释放与再分配;Mn则主要由外部流体带入。  相似文献   
979.
The Tieshanlong tungsten‐polymetallic deposit is a large wolframite deposit of quartz vein type located in southern Jiangxi, South China. It is genetically related to a high‐K S‐type granite. Seven pyrite and two wolframite samples, selected for He and Ar isotope analyses, yielded 3He/4He values of 0.04–0.98 Ra, 40Ar/36Ar ratios of 293.5–368.0, and 38Ar/36Ar ratios of 0.176–0.193.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associated with the deposit did not result from a simple mixing of the crustal‐ and mantle‐derived end‐member fluids, but that primeval meteoric fluids were also involved in the generation of the associated granitic magma by partial melting of crustal metasedimentary rock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only minimal He from the mantle was added during generation of the associated granitic magma. It is postulated that boiling and second mixing with “new” meteoric fluids took place during migration of magmatic‐hydrothermal fluids into wall‐rock fractures, resulting in a drastic decrease of their metal transport capacity, which triggered the tungsten‐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980.
姚治华  王红旗 《地质通报》2011,30(11):1774-1778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土环境变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借鉴国际地质指标研究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构建了城市水土环境变化的地质指标体系。首先明确了城市水土环境的概念内涵,确定了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CSR模型”和“PSR模型”的指标体系框架,在此框架指导下构建了城市水土环境变化调查指标体系和监测指标体系,二者共同构成了城市水土环境变化地质指标体系,为城市水土环境调查、监测与管理提供了前期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