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台湾东北部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的季节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台湾东北部,黑潮次表层水常年入侵东海陆架。但是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的季节变化规律,尚存在很多不明之处。本文基于2009至2011年间东海4个航次的CTD实测数据,研究了黑潮次表层水入侵东海过程的季节变化规律,发现:黑潮次表层水入侵在春末夏初开始加强,夏季最强,秋季开始减弱,冬季最弱。入侵的黑潮次表层水起源深度也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另外,结果还表明黑潮次表层水入侵存在明显的短期变动。  相似文献   
22.
胶州湾营养盐的现状和变化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沈志良 《海洋科学》1997,21(1):60-64
报道了1991年5月至1994年2月12个航次胶州湾NO3-N,NO2-N,NH4-N,PO4-P和SiO3-Si的时空分布基本特征,60年代于至90年代的变化表明,胶州湾营养盐的浓度和分布已发生显变化。尤其从60年代至80年代,30年来,胶州湾中东部水城PO4-P,NO3-N和NH4-N浓度分别增加2.2,7.3和7.1倍,TON浓度也增加了3.5倍,TIN/PO4-P从10增加至24.2;T  相似文献   
23.
三角帆蚌对水体悬浮物和叶绿素a消除量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一龄(△1)和三龄(△3)三角帆蚌对水体中悬浮物和叶绿素a的消除量;研究了三角帆蚌对叶绿素消除效果与水体中藻类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并在池塘中挂养1200只三角帆蚌四个月。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对水体中悬浮物和叶绿素a的消除率均随水温升高而提高,其中消除效果在总重量相同时△3>△1,较高水温条件下三角帆蚌在悬浮物中优先利用藻类;同一温度下,水体中藻类量增大时,三角帆蚌对叶绿素a的消除量增大而消除率却降低;在池塘挂养测试中与对照池塘比较,四个月后三角帆蚌因大量消除了池塘水中的悬浮物和叶绿素a,使池塘水体透明度提高从26cm提高到了80cm。  相似文献   
24.
为提高我国对风暴潮灾害的灾情评估和防灾减灾水平,文章分析风暴潮灾害现场调查的工作机制和规范。研究结果表明:风暴潮灾害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调查、报告编制和成果归档4项工作内容;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调查方案、制作调查底图和配置调查装备,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气象水文情况、承灾体受损情况、风暴潮淹没情况和防灾减灾措施,报告编制内容包括灾害基本情况、现场调查情况、灾害损失情况、灾害应对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成果归档类型包括记录类等6类。  相似文献   
25.
信息流在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尤其是在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网络的基础设施-网络带宽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信息流的等级结构和结构模式,揭示了目前河北省互联网网络结构的空间特征,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26.
When a vessel is damaged, seawater floods into the damaged compartments and subsequently influences the motion of the vessel. Furthermore, the vessel’s behaviour affects the floodwater motion. In this paper, a Navier-Stokes (NS) solver with a free surface capturing technique, i.e., the volume of fluid (VOF)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water flooding into a damaged vessel. To verify the developed solver, a 2-D and a 3-D dam break problems were tes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coincid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with the published numerical results. Additionally, it wa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liquid sloshing in a hexahedral tank.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nalytical solutions. Finally, the phenomenon of water flooding into a damaged compartment of a Ro-Ro ferry was simulated numerically. The compu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27.
Investigations from August, 1985 to July , 1986 showed that the high concentration area of PO4-P , SiO3-Si and NO3-N gradually reduced with the reduction of the area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diluted water from summer, autumn to winter , and that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s and variations of the nutrients concentration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river flow and were also related to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phytoplankton . The conservation of SiO3-Si and NO3-N in the estuary in the flood season was poorer than that in the dry season .. The behaviour of PO4-P in the estuary shows that aside from -biological removal, buffering of PCU-P is possible in the estuary . The highest monthly average concentrations and annual average concentrations in the river mouth were respectively 0.88 and 0.57 umol/L for PO4-P,191.5 and 96.2 umol/L for SiO3-Si, and 81.6 and 58.6 umol/L for NOs-N . The Changjiang's annual transports of PO4-P , SiO3-Si and NO3-N to the sea were about 1.4×104tons , 204.4×104 tons and 63.6×104  相似文献   
28.
汪志亮  王志贤 《地震》1995,(3):240-245
深入研究了全国地电台网内M_s≥5.0的45次地电前兆震例,用统计方法按大震、强震、中强地震分别研究其地电前兆特征。 通过研究得到:大震地电阻率异常范围,其半径超过200km,在700km以内,异常时间在12—20个月内发震的概率最高,为97.8%;强震地电阻率异常范围大多在300km以内,趋势异常的时间在12个月以内发震的概率最高,为86.5%;中强地震地电阻率异常范围,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趋势异常时间在180天之内发震的概率最高,为95.0%。大震、强震、中强地震地电趋势异常时间似乎存在着20个月、12个月、6个月三个不同的异常时间段。 临震异常类型一般可分为加速型、转向型和波动型三类。对7级和7级以上大震能观测到临震异常前兆的震例只有33.3%、强震和中强地震能观测到临震异常前兆的震例均为50.0%。出现临震异常后1—20天发震的概率最高,达94.4%。 1988年11月以来,西部地区先后发生澜沧-耿马7.6、巴塘6.7、天祝6.2级地震。震前都曾依据地电前兆短临异常特征,作过某种程度的监测预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短临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9.
柴达木北缘滩间山群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滩间山群是柴北缘早古生代重要的火山-沉积建造。基于野外地质特征、古生物组合、同位素年龄、构造-热事件等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滩间山群形成于早-晚奥陶世,时限496~440Ma,与该区超高压变质作用不同步,后者时限545~485Ma。新的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建造序列表明,柴北缘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可能存在两次构造开合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0.
研究1988年11月至1990年10月近2a时间内,在22°~36°N,98°~104°E地区连发性的5次6级以上迁移地震与地电前兆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这组连发性迁移强震发生之前,地电前兆在南北两地区观测到两个应力相对集中区。随着南部系统内应力不断向北调整,发生了多次强震。这组连发性的强震孕育,包括它们各自前兆场分布和发育,彼此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呼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