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01.
基于理想小区域的图像重建离散化模型以理想小区域代替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像素格,用理想小区域到射线的距离的函数,来衡量射线穿过理想小区域时投影系数的大小。在此图像重建离散化模型中引入基函数。并将离散图像与基函数卷积得到连续的图像,图像中任一点的值可通过选取合适的基函数得到。本文探讨图像重建中基函数需要满足的条件,并分析讨论几种基函数的实例及其频域特性。  相似文献   
202.
尚振华  唐绍辉  焦文宇  刘畅 《岩土力学》2014,35(10):3000-3006
采空区稳定性的问题由来已久,但目前对采空区的整体稳定性评价结论几乎仍停留在定性层面上,特别是对于条件复杂的大规模地下矿山采空区,若能将其量化则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对矿山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针对大规模采空区稳定性的难题,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引入采空区破坏概率的概念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在FLAC3D后处理的过程中,结合统计学中概率的基本原理,利用Excel的风险分析插件@Risk对FLAC3D网格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以95%的置信区间为准,从主应力、剪切破坏判据Fs以及弹性应变能等方面深入研究分析采空区的破坏概率,进而将采空区稳定性问题得以量化,同时得出了大量岩石网格单元主应力和弹性应变能分布服从韦布尔分布(Weibull)和对数正态分布(lognorm)的规律。量化不仅解决了空区稳定性的问题,也将为数值模拟开拓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03.
利用2016-2018年广州市394个自动站实况监测数据和粤港澳闪电定位数据,采用归一化法、相关系数权重法、百分位数法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广州市强对流过程综合影响程度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广州市历史上发生的强对流过程进行检验,同时对2019年的强对流过程进行试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广州市强对流过程综合影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4.
无居民海岛标准化对我国海岛保护与利用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本文以自然资源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梳理了与海岛标准相关的通知、标准草案、编制说明扣文献,分析了我国无居民海岛管理标准化现状,挖掘了无居民海岛标准化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无居民海岛严管严控政策背景,从标准体系、标准修立、组织机制创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我...  相似文献   
205.
文章针对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难以提取海岸线中小尺度变化的实际问题,以渤海湾为例,利用2010—2020年SPOT5、GF-1/6、ZY-3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数字海岸线分析和分形维数方法获取渤海湾海岸线位置变迁速率和复杂度变化过程;针对目前渤海湾海岸线变迁分析研究多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问题,结合同时期的Landsat影像,分析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对渤海湾海岸线变迁速率和分形维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差异对分形维数的影响较小,但对不同类型的岸线变迁速率影响显著;渤海湾海岸线在2010—2020年的变化呈现出由剧烈过渡至相对稳定的状态,伴随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岸线的分形维数呈现出先上升再至平稳的趋势。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为渤海湾地区海洋资源利用优化、海岸线及滩涂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6.
青藏高原因其复杂的地形地势和和积雪分布使得多种雪深算法未达到理想的精度。基于新一代被动微波数据AMSR2(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2), 应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 RF)将亮温(Brightness Temperature, BT)和亮温差(Brightness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TD)作为参数输入, 并将高程和纬度参数引入雪深反演模型中, 经过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有效反演因子筛选, 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青藏高原雪深反演模型。结果表明: 与AMSR2全球雪深产品相比, 随机森林算法的拟合优度(R2)由0.41提升至0.60, 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由7.36 cm降至4.88 cm, 偏差(BIAS)由3.24 cm减小至-0.16 cm, 随机森林雪深反演模型在青藏高原的精度更高;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 000 m, 当海拔大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时, 随机森林算法的反演效果最差, 但RMSE仅为3.78 cm, BIAS仅为-0.09 cm; 高原南部(25° ~ 30° N)因其复杂的地势和相对较少的气象站点使得反演效果较差, RMSE为5.94 cm, BIAS为-0.39 cm; 青藏高原的主要土地覆盖类型为草地, 随机森林算法在草地的RMSE约为3 cm, BIAS接近0 cm。  相似文献   
207.
以红树植物老鼠簕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模拟海水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1、2、5、10、20mg/L)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污染暴露对老鼠簕幼苗叶绿素含量、比值及抗氧化酶系统(SOD,POD,CAT)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DBP浓度为5mg/L时,DBP污染对老鼠簕幼苗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余浓度DBP污染均会使老鼠簕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 DBP污染对老鼠簕幼苗叶绿素a/b比值基本无影响;(2)随着DBP浓度升高,老鼠簕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说明DBP污染会导致老鼠簕幼苗叶片衰老;低浓度DBP暴露(≤10mg/L)可以诱导老鼠簕幼苗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加,并保持一定时间细胞内活性氧平衡,高浓度DBP暴露(10mg/L)会对老鼠簕幼苗的抗氧化酶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伤。研究结果也为红树林湿地的保护,DBP的生态风险评价及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ECP/NCAR提供的1°×1°FNL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鲁西北一次持续性暴雨进行了湿Q矢量方法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暴雨出现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降水区域集中并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湿Q矢量方法是分析强降水落区很好的工具;925~850 h Pa湿Q矢量散度与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暴雨并不总是出现在湿Q矢量散度负值区中心,有时出现在湿Q矢量散度梯度大的负值区一侧;700 h Pa湿Q矢量涡度正值中心与散度负值重叠的区域是中尺度低值系统发展有利的区域,与未来6~12 h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湿Q矢量锋生函数差值预报强降水落区明显优于锋生函数。  相似文献   
209.
统一规格的1〖DK〗∶10000地形要素数据是1〖DK〗∶10000数据全国“一张图”的数据基础,也是促进国家与地方交换共享、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数据资源共享、协同更新和快速服务的必然要求。鉴于各生产单位的1〖DK〗∶10000地形要素数据由于坐标系统、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层命名及数据层数、要素属性项命名及定义、成图数据格式等的不一致,不利于实现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的跨界共享、有效利用,所以规范1〖DK〗∶10000地形要素数据的数据内容,统一1〖DK〗∶10000地形要素数据的数据规格,对尽早实现全国“一张图、一个网”的战略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1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中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基于GIS技术,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皮影戏为案例,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欧洲城市为文化传播目的地的跨文化传播时空特征,并分析其传播特点。研究显示:第一,中国皮影戏跨文化传播欧洲目的地城市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特征;第二,方向分布由初期的在欧洲的西北-东南分布,发展为近年来在欧洲地区的东南-西北走向,分布中心由瑞士转移至法国东部。第三,密度高值点转移,跨文化传播欧洲目的地城市密度分布的高值由意大利北部城市等转移至德国中部城市。我国的皮影文化在欧洲地区的传播以中欧地区聚集,并向周边国家扩散,主要是以法国、德国、意大利为主,主要传播城市为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