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拦挡坝有效库容和泥石流冲击力是泥石流实体拦挡坝设计的重要指标,现有实体拦挡坝在泥石流反复冲击作用下淤积甚至填满,会对坝体调控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基于理论分析和物理模型试验,开展坝后淤积条件下泥石流冲击实体拦挡坝动力响应研究,推导坝后淤积条件下泥石流速度衰减率、坝体拦挡率的无量纲计算公式,并建立考虑空间分布特性的坝后淤积条件下泥石流冲击力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泥石流速度衰减率和坝体拦挡率与淤积体高度/淤积长度比值和泥石流相对容重呈正相关;泥石流冲击力静动荷载组合计算模型能较好反映坝后淤积条件下泥石流冲击力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上述研究可为泥石流实体拦挡坝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2.
中尺度涡影响下的南海西部活性铝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luminum(A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esocale eddies in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SCS), sea level anomaly, geostrophic current,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reactive Al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western SCS in August 2013. The highest reactive Al concentration((180±64) nmol/L) was observed in the surface waters, indicating a substantial atmospheric input. Vertically, the reactive Al decreased from the surface high concentration to the subsurface minima at the depth of chlorophyll a(Chl a) maxima and then increased again with depth at most of the station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reactive Al in the upper 100 m water colum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cyclonic eddy((137±6) nmol/L)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noneddy waters((180±21) nmol/L). By contras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Chl a and silicate in the upper 100 m water column were higher in the cyclonic eddy and lower in the anticyclonic edd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reactive Al and Chl a in the upper 100 m water colum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reactive Al and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eactive Al and Chl a both suggest that the reactive Al in the upper water column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biological removal process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soscale eddies could reg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reactive Al by influencing the primary production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SCS.  相似文献   
133.
杜怡星  时志强 《沉积学报》2017,35(3):460-469
在川西北地区绵竹汉旺、安县雎水剖面上三叠统卡尼阶海绵礁(丘)灰岩顶部发现古喀斯特;野外露头可见明显的花斑状构造以及蜂窝状溶孔,显微镜下可见泥晶化颗粒,喀斯特角砾以及喀斯特溶孔充填物,其中包括泥-亮晶方解石,生物碎屑以及陆源石英颗粒;根据露头岩性和显微薄片特征判断其属于早成岩期喀斯特;喀斯特成单层发育,之上覆盖化石丰富的黄色或黑色页岩,其中的菊石化石鉴定表明其为上卡尼阶底部沉积。该喀斯特是重要的等时界面,且可作为该地区上下卡尼阶的界线。喀斯特之上的岩性在汉旺和雎水有差异:在绵竹汉旺青岩沟剖面,喀斯特灰岩之上覆盖有黑色粉砂质页岩与生屑灰岩(如层状海绵灰岩、海百合灰岩),在汉旺观音崖剖面,喀斯特面之上发育海绵丘灰岩及页岩,在安县雎水剖面,古喀斯特发育在滚落的海绵巨砾之上。综合研究表明,喀斯特的形成与早期龙门山的隆升以及卡尼期湿润气候事件在发生时间上非常相近,推测其成因与龙门山的隆升以及卡尼期湿润气候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34.
碎屑流以其高动能和强大的破坏力被视为我国西南片区最危险的地质灾害之一,它不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并且威胁到桥梁、铁路等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本文就碎屑流冲击条件下的桥墩为研究对象,以两种不同形状的桥墩(圆柱桥墩、矩形桥墩)以及桥墩离碎屑流的物源区距离为研究条件,以离散元方法为研究手段,着重研究了碎屑流冲击桥墩时候的动力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规模以及相同距离的碎屑流条件下,圆柱形桥墩所受的瞬时冲击力的法向应力要小于矩形桥墩,切向应力则大于矩形桥墩,其所受最大冲击力以及平均冲击力都小于矩形桥墩,并且给出了物源区距离对桥墩所受冲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实际防灾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5.
Coral bleaching has generally been recognized as the main reason for tropical coral reef degradation, but there are few long-term records of coral bleaching events. In this study, trace metals including chromium (Cr), copper (Cu), molybdenum (Mo), manganese (Mn), lead (Pb), tin (Sn), titanium (Ti), vanadium (V), and yttrium (Y), were analyzed in two Porites corals collected from Meiji Reef in the tropical South China Sea (SCS) to assess differences in trace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bleached compared with unbleached coral growth bands. Ti, V, Cr, and Mo generally showed irregular fluctuations in both corals. Bleached layers containe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n, Cu, Sn, and Pb. Unbleached layers showed moderat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n and Cu only.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trace metals in Porites may be attributable to different selectivity on the basis of vital utility or toxicity. Ti, V, Cr, and Mo are discriminated against by both coral polyps and zooxanthellae, but Mn, Cu, Sn, and Pb are accumulated by zooxanthellae and only Mn and Cu are accumulated by polyps as essential elements. The marked increase in Cu, Mn, Pb, and Sn are associated with bleaching processes, including mucus secretion, tissue retraction, and zooxanthellae expulsion and occlusion. Variation in these trace elements within the coral skeleton can be used as potential tracers of short-lived bleaching events.  相似文献   
136.
三月底,一场春雨过后,鲁山县马楼乡娘娘庙村王老汉望着田地里绿油油的麦苗高兴地说:“今年又是丰收年啊。还是土地整理项目就是好。”王老汉说的是鲁山县马楼乡省级土地整理项目。  相似文献   
137.
星空无尽,奥妙无穷。人们好奇于自己的生命和周围的世界。天文学家更是如此,他们挖空心思,用尽聪明,想搞清楚那一闪一闪的星星到底是什么,那些星星的旁边也有类似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吗?他们用各种手段,不辞繁琐,探究着远方的星星世界,向我们展示着星星的生命历程。超新星、中子星、黑洞、引力波等名词和概念近来常被人们提及。这些极端天体现象大都与X射线有关。X射线天文是20世纪中期伴随着火箭和卫星的发展开始的。尽管人们不能直接通过自己的眼睛观测和体验X射线波段的天空,人们可以通过X射线探测器一窥其貌。  相似文献   
138.
针对唐山市区地质环境研究的现状,选用G IS组件(M apOb jects)结合可视化编程工具VB研发了地质数据管理平台。在所建立的地质数据管理平台上利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选择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第4系厚度、地下水、岩溶地面塌陷和采煤地面塌陷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唐山市区环境地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编程实现了唐山市区环境地质评价分区,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9.
石笋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及气候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次采用经过改良的外标法校正数据的ICP-MS方法对石笋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石笋中含量很低的稀土元素,尤其是对含量相对较高的轻稀土元素如La、Ce可以获得较精确的数据。对采集于四川东北部诺水河溶洞群的石笋SJ3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对温暖湿润时期的石笋沉积中稀土元素含量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包括:(1)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土壤和岩石的化学风化及稀土元素的活化;(2)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地下水动力加强,使得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载体(有机质、铁锰胶体和颗粒物质等)增多。因此,石笋沉积中的稀土元素可以用于研究上覆土壤和岩石的化学风化和地下水水文演化。  相似文献   
140.
青藏高原东缘由多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了独特的“多层次挤出-旋转活动构造体系”,是调节高原物质向东挤出的构造转换带,发育了高密度的活动断裂,强震频度高且强度大,而且地质地貌复杂,成为我国地震灾害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伴随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城市活断层探测、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以及重大工程与城镇区的活断层鉴定与地壳稳定性评价等工作的深入开展,高精度遥感、构造地貌、古地震和第四纪年代学等方法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的调查研究程度。为了及时交流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撑区域防震减灾及重要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地质安全评价等工作,《地震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成果专辑,征集了活断层与地震、甘肃积石山地震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等代表性学术论文20余篇,本期《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专辑Ⅰ》优选了10篇论文,后续还将推出《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专辑Ⅱ》,希望这些成果可提升对区域强震活动特征与孕震构造机制的理解,并为区域强震危险性分析和有效防范强震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