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8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董步文  丑纪范 《气象学报》1988,46(3):361-364
副高特征量的长期预报问题历来为我国气象工作者所关注。以往就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常,副高脊线位置是直接从天气图上读得的,这不便于进行数值分析和理论模拟。为此将500 hPa高度场按二维傅氏级数展开来确定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为了使理论模式不过于复杂而且便于将波谱资料分析结果和理论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对波谱资料分析时所取的项数和理论模式中所取项数相对应。设500 hPa高度场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92.
延伸期可预报分量的预报方案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伸期时间尺度虽然超过逐日天气预报时效理论上限,但仍然存在可预报的气象场特征.本文针对延伸期尺度的可预报分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报方案和策略.基于大气系统的混沌特性,从误差增长的角度在数值模式中分离了可预报分量和不可预报的随机分量,将可预报分量定义为在预报时段内误差增长较慢的分量,它对初值小的误差不极其敏感.通过在预报过程中滤除随机分量,保留可预报性较高的分量,建立起针对可预报分量的数值模式,避免小尺度分量预报误差的快速增长对预报效果的影响.同时,结合历史资料,利用相似-动力方法对可预报分量的预报误差进行订正,达到减小模式误差和从统计角度考虑随机分量对可预报分量影响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数值模式对可预报分量的预报技巧,从空间分布上体现为对可预报性较高的地区改进更为明显;从空间尺度上看,改进最为明显的是0波,其次是超长波和天气尺度波,与各尺度的可预报性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方法能有效减小可预报分量的模式误差,提高预报技巧,显示出良好的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为什么要动力-统计相结合?——兼论如何结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于同一个天气预报问题,在气象学中有统计的和动力的两套数值预报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两套基本精神相反的方法。动力方法是确定论的,它认为天气的未来状态是现在状态和制约这种状态变化的物理规律所确定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获得了给定时刻的全部知识,就一举决定了天气的未来状况。统计方法是概率论的,它承认天气的未来状态有不确定性,期望依据天气的现在状态(这与动力方法相同)和近期的演变情况(这与动力方法不同,动力方法把问题提为初值问题,不使用也不能够使用近期演变资料),对未来作出概率的推断。应该注意这里说的统计方法与物理学中的统计力学方法不是一回事,切不可把两者混  相似文献   
94.
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动的三维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中定义了东西风交界面作为表征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动力学参量 ,并利用 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在三维空间中考察了东西风交界面的空间、时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副热带高压位置移动以季节变化为主 ,季节变化由南北移动和斜率变化两类运动组成 ;副热带高压位置移动的年际变化和 ENSO事件关系密切 ;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具有纬向对称的垂直结构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垂直结构较为复杂 ,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表现出在全球副热带高压系统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5.
全球大气环流三维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速度场的矢势表示过程将现有的二维环流的表示形式统一起来, 提出广义三维Walker环流、Hadley环流和Rossby环流的定义. 从全球的视角来看, 整个大气环流可以认为是这3种广义环流叠加之和. 给出大气环流三维分解的数学模型, 从理论上证明了大气环流三维分解过程的存在唯一性. 此外计算结果表明, 大气环流三维环流分解过程存在唯一, 速度场与三维广义流函数之间可以等价表示. 由流函数计算出的垂直速度ω*以及三维广义Hadley环流和广义Walker环流的垂直速度ωH和ωW能够反映垂直环流的主要特征. 全球大气环流三维分解为进一步研究全球大气的三维运动特征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6.
Fisher判别分析中投影空间的优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Fisher意义下的判别分析中泛函值 λ=C~T·B·C/C~T·W·C与判别效果(指 错判个数)之间的非同一性进行了讨论,指出在m个变量构成的m维空间中,由广义特征问题 (B-λW)C=0的特征向量所决定的投影空间不一定是判别效果最优的空间,即,泛函λ取 极值与判别效果取极值不是等价问题。 本文构造了一个与Fisher判别效果相一致,但又无解析形式的泛函: I=I(C_1,C_2,…,C_r)它建立在线性函数集合之上,I取极值与判别效果取极值是等价的。 文章提出了可采用最优化方法根据泛函λ值取极值的解求得泛函I值取极值的解,从而 解决了Fisher判别分析中投影空间的优化问题。实例计算表明,在优化的投影空间中进行 Bayes准则判别其效果要优于由广义特征问题(B-λW)C=0所决定的投影空间中所进行 的判别。  相似文献   
97.
Numerical experiments of adjoint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 have been performed using the knownLorenz system.With the increase of sensitivity of model's initial values,it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to use the adjoint method to get the initial values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ynamics of the fore-cast model.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the algorithm completely fails.This shows that four-dimen-sional assimilation is related to the limit of predictability.On the other hand.with the increase ofmodel equation's error,the result of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 may become worse and worse so that theprediction has no meaning.But if the model parameters are corrected when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 ismade,the forecast results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ased on Lorenz model.  相似文献   
9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