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213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钱骅  乔世范  许文龙  刘宝琛 《岩土力学》2014,35(7):2103-2108
近几年,建立水利水电三维地质模型成为地质工作者分析工程地质现象和掌握岩土体结构规律的一种新的有用手段。在CATIA软件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net编程开发了适用于水利水电行业的三维地质建模平台,系统介绍了该三维地质建模平台,该平台包括覆盖层、地质层、水文层、模型分析、模型剖切、有限元分析等基本模块,结合三维地质建模软件提出了地质模型的覆盖层建模流程;针对建模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如原始数据处理、曲面分割、曲面缝合等。同时,该软件可实现对已建好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质量检测与修复,以保证地质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利用该建模平台建立了某水电站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平台的切割功能实现模型的任意位置、任意角度的二维剖切,以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392.
在中国南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大面积的林下层被密集的蕨类植物芒萁所占据。作为森林土壤最重要的养分来源,很多冠层树种的凋落物在到达地表之前,会被芒萁拦截。通过调查南亚热带4种人工林林下芒萁层对冠层树种叶片的拦截量与拦截比例,发现林下芒萁层对凋落物的拦截量排序为湿地松>厚荚相思>尾叶桉>红椎,而林下芒萁层对尾叶桉叶片的拦截比例最高,达99.8%,其次分别为厚荚相思(73.5%)、湿地松(56.3%)和红椎(27.0%);所有人工林林下芒萁的下半层(0~50 cm)拦截了更大比例的凋落叶,最大为尾叶桉(64.7%),最小为红椎(23.1%)。林下芒萁层的凋落物拦截效应可能会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上过程和地下过程,进而影响整个森林的碳循环等生态系统功能。通过凋落物拦截实验,开展林下层植物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的相关机理研究,有助更好地理解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林下植被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3.
山区河道糙率变化规律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明礼  苏娅  乔丛林  王平 《水文》2000,20(2):19-22
探讨了山区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的确定河道糙率问题,总结了糙率选定的基本方法,初步分析了河道糙率变化规律,介绍了部分水电工程的糙率推求方法、结果及体会.  相似文献   
394.
乔丛林  丁启 《水文》2000,20(2):61-63
1998年8月中旬,奎濉河流域发生了一场暴雨洪水,分析了该场暴雨洪水的暴雨特性、洪水特性及其重现期,有助于对该流域暴雨洪水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395.
上海市地下水超采现状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俊英  乔坚强等 《地下水》2000,22(4):143-146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各承压含水层采灌现状的分析,进行了地下水可开采量的预测。针对上海市因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大范围的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并导致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做好人工回灌、调减限制地下水开采量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96.
Vis5D是一个用于把数值预报模式的产品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的软件。自从80年代后期开发并投入使用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如今已成为一个功能强大,可运行于多种操作平台的图形显示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气象数值预报模式,成为广大气象科研工作者得力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397.
GrADS使用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 言 GrADS(Grid Analysis and Display Sys-tem)是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 Brian E.Doty开发的气象数据分析与显示软件。GrADS提供一个全32位交互操作的气象格点数据与站点数据的分析与显示环境,具有强大的气象数据分析能力、丰富的地图投影坐标,以及彩色动画等功能,因此迅速成为国内外气象数据显示的标准平台之一。近几年,随着PC机的普及、性能的不断提高,GrADS推出了基于PC机的DOS版本,为需要用到GrADS,却不具备UNIX图形工作站的广大气象工作者带…  相似文献   
398.
乔小铃  刘静 《地震》2023,(2):103-119
基于GPS TEC单站数据、 GIM TEC数据、垂测数据以及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观测的原位电子密度数据,利用时序和空间的扰动提取方法,对2020年8月18日(世界时)印度尼西亚MS7.0地震所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开展了研究。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多数据源的异常主要集中出现在8月12日—8月15日。震中附近8月12日GPS TEC单站数据和GIM TEC数据有明显的正异常现象,8月13日卫星原位电子密度和GIM TEC数据提取到正异常扰动,8月14日观测到卫星原位电子密度和GPS单站TEC数值有所增加,8月15日卫星原位电子密度、 GIM TEC和GPS单站TEC均出现正异常现象。此次地震引起的电离层异常不仅出现在震中上空,同时也反映在震中磁共轭区域。对应于8月12日震中附近的TEC异常,磁共轭区的单站TEC出现同步扰动,8月13日卫星数据、 GIM TEC和单站TEC数据在磁共轭区同步响应,8月15日磁共轭区的卫星原位电子密度、 GIM TEC、 GPS单站TEC和垂测数据均提取到了正异常扰动,并且与震中附近扰动出现的时间和幅度都有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399.
火山地震学是火山监测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预测火山喷发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火山地震监测的历史,分析汇总了火山地震的类型和特征,并介绍了各类地震的形成机理。然后,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火山地震学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如地震活动性分析、实时振幅比测量、地震波速度变化和重复地震等,同时列举了具体的应用实例。最后,介绍了火山地震学方法在中国大陆火山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0.
边界识别是位场数据处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技术,现有的边界识别方法属于无监督式机器运算,其识别精度与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大关系,尤其是对深部复杂异常体的识别存在边界模糊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边界识别的精度,受深度学习卓越非线性映射能力和监督式学习优点的启发,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位场边界识别方法,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