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3T测风图的原理和3T测风图软件的研制方法.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选用Visual Basic60作为开发语言,实现了3T测风图的任意时段、任意站点的查阅.  相似文献   
52.
黄河河南段滩区气候资源分析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河滩区河南段20个台站199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黄河滩区河南段的光照、热量、降水、风能等气候资源,并提出了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3T测风图的制作原理及其在2000年7月3~7日河南省连续性大暴雨过程中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3T测风图的制作原理及其在2000年7月3-7日河南省连续性大暴雨过程中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国内外物探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现状,航空物探技术在1∶25万北京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认为航空物探方法在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的岩性填图,以及划分断裂构造和圈定火山机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挖掘地下隐伏信息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能提高区域地质调查的高科技含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56.
巴林左旗是内蒙古赤峰的典型缺水区域,水资源的匮乏制约了地区的农牧业发展,圈定含水地层对本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地下水增储,使用直升机瞬变电磁法,勘探本区地下水资源.在工作中对航空瞬变电磁数据进行视电阻率-深度计算,dB/dT感应电动势分析,衰减曲线特征分类,最终圈定本区含水地质体,给出了含水地层平面及空间展布特征.推...  相似文献   
57.
河南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7月20-22日河南西部特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低压倒槽外围的东南气流和副高西南侧的东南气流合并,形成一支较强盛的东南气流带是本次特大暴雨的水汽来源;辐合线和地形的作用是本次特大暴雨的触发机制;特大暴雨中心附近存在低空的气旋辐合、高空的反气旋辐散,且在特大暴雨发生发展时,高空的反气旋辐散作用起主导作用,是特大暴雨发展和维持的依据;在前期有东南急流存在的情况下,东风分量和南风分量明显减弱的时刻.是强降水发生的时刻。  相似文献   
58.
河南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7月20-22日河南西部特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低压倒槽外围的东南气流和副高西南侧的东南气流合并,形成一支较强盛的东南气流带是本次特大暴雨的水汽来源;辐合线和地形的作用是本次特大暴雨的触发机制;特大暴雨中心附近存在低空的气旋辐合、高空的反气旋辐散,且在特大暴雨发生发展时,高空的反气旋辐散作用起主导作用,是特大暴雨发展和维持的依据;在前期有东南急流存在的情况下,东风分量和南风分量明显减弱的时刻.是强降水发生的时刻。  相似文献   
59.
河南飞机增雨作业时机和区域的短时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查2002-2006年3-5月和9-11月河南省5站以上连片日降雨量为小到中雨的133个降水日的天气形势,对其中69个降水日的郑州714CD多普勒雷达强度、速度场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春秋季降水回波主要为层状云降水和以稳定性为主的混合性降水回波;强度30 dBz左右、分布均匀的连续性片状回波和以稳定性为主的混合性降水回波有明显增雨潜力,其回波分布区域也是很好的作业区域;根据RHI回波高度和0 ℃层亮带高度变化可制定飞机飞行的最佳高度;速度场上出现暖平流辐合、冷平流辐合、近地面东北风辐合3种类型时有利于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60.
乔春贵  王君  梁钰  杨立志 《气象科学》2023,43(3):358-369
利用ECMWF提供的ERA5再分析资料(分辨率0.25°×0.25°)和黄河流域加密的气象水文实况资料,分析了降水集中期的气象水文特征。结果表明:平均中纬度低槽、南亚高压和阻塞高压偏强,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北,且异常偏强是造成2020年8月黄河中游持续性强降水的主要环流背景;水汽输送较常年同期偏多,来自东海和孟加拉湾的东南和西南暖湿气流沿副热带高压边缘不断输送到黄河中游地区,并和中纬度低槽携带的冷空气在此交汇形成持续性的强降水。水文特征分析表明,导致潼关水文站出现3次洪水的较大面雨量,主要来源于潼关以上的8个子流域;2020年8月的洪水超过2011年9月的,为潼关站近20 a来的最大的洪水过程;5号和6号洪水连续超过编号标准的时长,为120 h和44 h,最大流量达6 300 m3·s-1;流量开始增加的时间落后降水开始的时间12 h~3 d,峰值落后降水结束的时间12 h~4 d;黄河支流水文站的流量峰值与水文站所在子流域降水范围、量级呈正相关,流入潼关站的流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龙门站、华县站、状头站和河津站。历史对比表明,2020年8月黄河中游累积面雨量为近30 a来最大,北部6个子流域面雨量表现更为极端,降水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