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近5年来,广泛受到中国和中南半岛各国政府、UNDP、亚洲开发银行及其他国际组织机构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围绕其开发与研究所开展的一系列重大活动,进行了回顾,总结其研究与开发现状,结合流域区内外政治、经济和环境的变化趋势,提出未来的研究任务和方向。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中国城市郊区化问题突出,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对中国城市郊区化问题的研究现状总结后,认为中国目前以人口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为主,驱动力为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和城市社会问题的外部拉动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郊区化的比较,中国城市郊区化现阶段处于不发达时期,属于被动式外迁;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需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3.
整体流域开发和管理模式——以墨累-达令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相当代一段时期,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管理(TVA),一直被认为是成功的模式,而在全世界广泛推广应用,但由于其通过大坝控制河流的方法所带来的一些对河流生态的负面影响,而受到怀疑。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整体流域管理,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趋势下流域整体综合开发和协调管理的成功模式而备受推崇,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整体流域管理项目。通过对该流域基本情况,管理特征,机构发展以及成就等多方  相似文献   
4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与西南跨境生态安全”实施3年来.围绕以云南西部为主体的纵向岭谷区特殊环境下的“通道一阻隔”作用、生态系统多样性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生态系统的特征成分与稳定机制、重大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跨境生态安全及综合调控等开展了综合研究,取得了“研究创新、跟踪国际科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目标”的突出成就。2006年10月24~26日,在云南腾冲县组织召开了大型学术研讨会.交流的主要最新研究进展如下。  相似文献   
45.
澜沧江-湄公河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大坝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hydrological regime,sediment and water quality in the Mekong River basin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s.This research aimed to enhance the study on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is international river.In this study,eight sampling sites were selected to collect the bed sand samples along the mainstream of the Mekong River.In addition,the contents of 5 heavy metal elements and their spatial variability along the mainstream of the river were analyzed.The geoaccumulation index(I geo)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assess heavy metal pollution status in the mainstream of the Mekong Riv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content of the heavy metal elements Zn is 91.43 mg/kg,Pb is 41.85 mg/kg,and As is 21.84 mg/kg in the bed sands of the Upper Mekong River,which are higher than those(Zn 68.17 mg/kg,Pb 28.22 mg/kg,As 14.97 mg/kg) in the Lower Mekong.The average content of Cr in the Lower Mekong is 418.86 mg/kg,higher than that in the Upper Mekong(42.19 mg/kg).Luang Prabang has a very high Cr concentration with 762.93 mg/kg and Pakse with 422.90 mg/kg.The concentration of Cu in all of the 8 sampling sites is similar,except for in Jiajiu with 11.70 mg/kg and Jiebei with 7.00 mg/kg.The results of the geoaccumulation index reveal that contaminations caused by Zn and Pb while Pb and As are more than those by Zn in Upper Mekong.Cr is the primary pollutant in the Lower Mekong,especially at Luang Prabang and Pakse.Slight pollution with As also occurs in Pakse.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indicates that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the mainstream of the Mekong River is low.We argue that the pollu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conta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bed sediment caused by mining of mineral resources or geochemical background values in the Mekong is not transmitted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Mekong because of the reservoir sedimentation and dilution along the river.  相似文献   
46.
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的总体结构和功能,包括业务流程需求、总体功能结构和系统软件结构等内容,提出了日常信息管理、定期规模化遥感监测、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等三种工作模式,以及适用于职能部门、公众用户和移动用户的C/S版、B/S版和混合单机版三种软件体系模式。文章阐述了本系统研究开发过程中对于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包括多源多类数据的集成和融合、基于遥感图像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信息的监测和提炼、生态环境信息的尺度转换、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生态环境动态仿真和虚拟表达等。  相似文献   
47.
西南纵向岭谷地形对季风的“通道-阻隔”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格局对大气环流与区域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认为纵向岭谷区主要受到印度洋季风与太平洋季风的共同影响,二者在哀牢山山脉附近交汇,哀牢山山脉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本文从大气环流、水汽输送、区域气候、河川径流以及植物稳定氧同位素等多个方面研究发现:纵向岭谷地区主要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太平洋季风的影响在8月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够明显;在地形格局作用下,地表水汽、降水以及河川径流在纵向岭谷区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差异、经向延伸的特征;大流环流、水汽输送、区域气候以及河川径流等的空间差异,是特殊环境对水热再分配的结果,即"通道-阻隔"作用的效应;这些差异不是地理地带性的表现,而是非地带性作用的结果;这种"通道—阻隔"作用导致地表水热条件的再分配,是该区生态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化的主驱动力之一。纵向岭谷地形对季风的"通道—阻隔"作用导致了一系列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异和相关联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48.
从湿季降水分异论哀牢山季风交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哀牢山和无量山中南部区域,利用该区1961-2007年月降水资料,分析湿季及各月降水时空分异与区域地形及季风交汇的关联.结论如下:区域湿季降水与岭谷地形的空间分异有着很好的吻合.哀牢山东侧主脉两侧降水量分异明显,但两侧各站湿季及各月降水的年际变化趋势等多项特征具有一致性.该区东南部和西北部的湿季降水存在明显分异,中...  相似文献   
49.
为对比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水电开发对水资源消耗的差异,选择流域范围内37座已建主要电站,基于遥感再分析资料,运用改进的水电站水足迹方法核算并分析2015年流域各国水电站水足迹及其年内变化。结果表明:流域中国段水电站水足迹最小,具有最高的单位耗水量发电效率;老挝及泰国水电站水足迹普遍偏大,发电效率低且耗水量巨大。因此,从发电水资源消耗角度看,流域内地处上游的中国江段较适宜水电开发,下游国家发展水力发电需考虑水资源消耗影响。  相似文献   
50.
跨境水资源的分配模式、原则和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研究了跨境水资源分配的特点、目标、模式、原则、指标体系和影响等因素:①对近10年来跨境水资源分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出新的发展趋势;②从自然和国际法两方面属性分析跨境水资源的特点,判识跨境水分配的核心问题和难点;③系统地分析了全局分配、项目分配和流域整体规划分配等分水模式;④在分析跨境水资源的分配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分水技术指标体系,并探讨了其影响因数和主要指标的确定;⑤结合这些研究,对我国的跨境水资源分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