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200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浙江中南部外侧海区的虾类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1986年8月至1987年11月浙江中南部海域(27°00′~29°30′N,125°00′E) 拖虾调查资料,分析了虾类资源的种类、组成,拖虾渔获量及主要种类的分布,提出进一步开发凹管鞭虾,假长缝拟对虾等新的虾类资源的建议,并讨论了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2.
93.
在大多数国家,银主要是从复合塑(黄铁矿一多金属塑、含铜斑岩塑、金一银塑)矿床的矿石中获取,占总生产量的3/4以上,银矿床的矿石中产出的银占总产量的1/4弱。80年代银的勘探储量没有大的变化。墨西哥是最大的银生产国,银产量从1970年的1245t增至1987年的2461t。  相似文献   
94.
从早二叠世晚期开始,在古特提斯洋扩张影响下,扬子地块西缘发生了大陆伸展活动,形成一系列的裂陪盆地。三叠纪这一地区的裂陪活动增强,形成一些与之有亲缘关系的陆块。陆块问普遍发育有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和水下喷发的枕状熔岩,见有放射虫硅质岩,出现滑塌堆积、碳酸盐重力流及陆源碎屑浊积岩,并有局部小型洋壳形成。以西部金沙江、甘孜-理塘的扩张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95.
在大陆动力学研究中,超高压变质作用是揭示大陆演化的关健问题,困而不少学者对其动力学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模式;1.超大地构造(ultra-tectonics):板块俯冲至150km深,继之由于仰冲、伸展或侵蚀等原因返回地表。  相似文献   
96.
山东焦家金矿田已知有两类金矿,即蚀变岩型与裂隙充填型。据目前研究,获知这两类金矿的差异如下:  相似文献   
97.
斑岩型金矿床可分独立金矿床和伴生金矿床两类,两者无严格界线。以铜为主的斑岩型矿床伴生的金含量常较高,以钼为主的斑岩型矿床含金一般较低。斑岩型金矿床大多与石英闪长玢岩或花岗斑岩有关。这些呈岩株状的火山岩体侵入于断裂带、火山岩系或火山机构附近。  相似文献   
98.
中国西北地区的三个盆地,即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许靖华教授认为均是由冲积物充填的弧后盆地,其依据如下:(1)据地球物理特征表明,三者之下均为变薄陆壳或洋壳,并非是在克拉通内部形成,且四周环绕造山带。(2)由冲积物充填的盆地表面平坦,但是盆地基底地形强烈起伏。  相似文献   
99.
100.
冷湖地区砂岩型铀矿是近年柴北缘新发现的具有工业价值的铀矿床,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地区砂岩型铀成矿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铀成矿条件等问题,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偏光显微镜结合电子探针分析手段,对该区内大煤沟组中含矿岩石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含矿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质泥岩、薄层煤及细粒石英杂砂岩,整体发育一系列后生蚀变。研究区北东侧安南坝山古元古界达肯达坂群及赛什腾山海西期花岗岩为区内砂岩型铀成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砂岩型铀矿中铀主要以独立铀矿物沥青铀矿的形式赋存,其次含有少量分散吸附态铀,沥青铀矿总体呈不规则粒状、星点状、"串珠状、线状"及粉末状赋存于黄铁矿边缘、裂隙部位或黄铁矿与方解石的接触部位,吸附态铀主要赋存于炭屑及煤线内;区内沥青铀矿为柴北缘地区首次揭露并发现的独立铀矿物,总体上填补了柴北缘地区无独立铀矿物出露的空白。铀成矿条件方面,含矿目的层中方解石的发育,显示了铀成矿流体富含CO_2、H_2O等挥发分和矿化剂,其次出露的众多还原性介质(油气、炭屑及黄铁矿等)为区内砂岩型铀成矿提供了氧化还原反应必需的还原剂,最终将U~(6+)还原成U~(4+)以沥青铀矿等形式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