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152篇
大气科学   249篇
地球物理   174篇
地质学   708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3年   2篇
  1932年   2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青藏铁路沿线的大风特征及风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选取青藏高原及周边66个气象站资料, 分析了青藏高原及青藏铁路沿线1971-2000年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建站以来大风和风向特征, 计算了百年一遇的最大风速和风压. 分析发现: 青藏高原大风日数主要集中在青藏铁路沿线地区,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明显; 铁路沿线极端最大风速和历年平均最大风速都出现在铁路中部的托托河, 风向多为偏西风; 铁路沿线50 a、 100 a一遇的10 min平均最大风速和风压都出现在安多地区. 以新疆达扳城为参考站, 推算出青藏铁路沿线各站的列车停驶临界风速. 为确保列车运营安全, 建议在昆仑山口至错那湖间的高山地段风口和列车转弯处建造防风设施.  相似文献   
992.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湿地景观格局是各种生态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高度的景观异质性,对景观的功能和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受威胁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了大面积的转化或丧失。本文从湿地景观格局研究方法、面积变化、景观类型转化、驱动力以及动态模型、湿地景观格局指数以及湿地景观格局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进展,指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和高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93.
川西北下二叠统栖霞组有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宏观、微观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分析,川西北下二叠统栖霞组储层段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有同生一准同生期溶解、埋藏期溶解、构造抬升期溶解、混合水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及重结晶作用.其中埋藏期溶蚀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对储集层的储集空间贡献最大,其产生的晶间孔、晶间溶孔、洞、缝是现今该层段主要的储集空间;其次是重结晶作用.重结晶作用对储集空间的直接贡献不大,但重结晶作用提高了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从而为后期的溶蚀作用提供了条件:而同生期的溶解作用形成的孔隙由于后期的压实、胶结等作用破坏而几乎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994.
湘中地区晚二叠世龙潭组北型地区为一套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煤层等沉积组合,具有砂泥薄互层层理、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及大型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根据野外剖面及岩心沉积学分析,在龙潭组中识别出残积平原-潟湖、潮坪和滨外陆棚沉积体系,总体上反映为海平面持续抬升、水体逐渐变深的沉积过程。煤层的形成受古构造和古环境等因素控制,煤层发育于煤系沉积早期的渴湖环境(2煤)和中期的潮坪环境(1煤),从西向东2煤厚度减小,硫分及灰分产率增大;1煤仅在部分地区可见,其硫分、灰分产率均比2煤高,说明受海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5.
世界大洋地质与矿产标准物质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世纪80年代中以来,中国相继研制了4批共11个大洋地质与矿产标准物质,形成了多金属结核(GSPN-1~3)、海山富钴结壳(GSMC-1~3)、富钴结壳的铂族元素(MCPt-1,2)和深海沉积物(GSMS-1~3)4个标准物质系列。笔者简介了这些标准物质的研制背景,评介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等)研制的大洋地质与矿产各标准物质系列,对比了其定值数据、特点及应用。虽然中国的研制工作起步较晚,但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国内外多实验室合作定值方式,使这些标准物质定值组分多、系列性好,也有较大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火山、泥火山/泥底辟及含气陷阱与油气运聚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山、泥火山/泥底辟及含气陷阱这些特殊的地质体,不仅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运动的窗口和地球深部流体活动特点的表征,而且其与油气运聚关系密切,具有非常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火山与泥火山/泥底辟的主要差异及区别是所形成的物质基础及源动力不同,前者主要反映地壳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其物资基础来源于火山幔源活动上侵和喷发的岩浆物资;后者则是在结晶基底以上的沉积盆地中,由快速沉积充填的欠压实泥页岩发生塑性流动而产生底辟上拱所形成的产物,其物质基础为巨厚欠压实泥页岩。含气陷阱则为气侵或富含气地层所形成的地震反射畸变之痕迹。火山、泥火山/泥底辟发育演化及展布与油气运聚成藏存在明显的成因联系和耦合关系,且控制和制约了沉积盆地中油气分布与聚集。  相似文献   
997.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北地区主要由东部佳木斯地块、中部兴安—松嫩地块和西部额尔古纳地块构成,各地块之间主要构造带拼合时代的研究表明,晚古生代之前各地块之间已经完成拼合,形成了统一的佳—蒙地块。晚古生代开始东北地区进入统一的盖层演化阶段,在佳—蒙地块南缘发育了晚古生代具有大陆边缘沉积特征的盖层建造。晚古生代早期佳—蒙地块南缘为活动陆缘,在~320Ma向北的俯冲过程中古亚洲洋板块发生断离,形成火山弧,同时导致其北侧"贺根山"弧后洋的拉开,持续的向北俯冲导致弧-陆碰撞,并于~280Ma贺根山洋已经完全闭合。佳—蒙地块南缘开始由活动陆缘向被动陆缘环境转化,最后在晚二叠世末期古亚洲洋完全闭合转入内陆环境。  相似文献   
998.
在贵州某磷矿区钻孔施工中,由于地层水敏性导致钻孔出现掉块、坍塌,局部超径、沉渣增多等,发生钻具扭断、埋钻等事故。采用绳索取心钢球支撑小径锥面钻头定位偏斜技术对事故进行处理,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999.
黄淮海湿地系统分类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淮海平原是3条大河在时空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其内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湿地系统和类型.由于受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湿地系统演变的自然规律特性逐渐消失,明显受到人为调控下的水文情势制约,并在空间分布上也是持续萎缩,湿地系统的整体性联系被明显打破,景观破碎化、退化严重.构建一个符合现存湿地情形、宜于湿地管理的分类体系,对于保护和管理好湿地,发挥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湿地系统分类中,就人工湿地的划分,突出了其服务功能性质,有利于人工湿地的归类管理.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对开展广西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阐述,提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多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