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153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531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利用Nd:YAG纳秒激光(波长为532和355 nm)对单晶硅在真空中进行了累积脉冲辐照,研究了表面微结构的演化情况.在激光辐照的初始阶段,532和355 nm激光脉冲均在硅表面诱导出了波纹结构,后者辐照硅表面后形成了近似同心但稍显混乱的环形波纹结构.随着脉冲数的增加,波纹结构逐渐演化为一种类似珠形的凹凸结构,最后形成准规则排列的微米量级锥形结构,该微结构的生长依赖于表面张力波和结构自组织.分析发现,形成的交叉环形结构主要是在355 nm激光辐照硅的过程中,表面张力波导致波纹结构部分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A new geo-acoustic model for gas-bearing sediment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work of Dvorkin and Prasad, and Biot theory. Only five geophysical parameters: sediment mineral composition, free gas saturation, tortuosity (also known as the structure factor),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ar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A benefit of this model is that we need only five parameters instead of ten parameters in the Biot’s formulas for acoustic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calculation. Here the model is demonstrated with the in-situ experimental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Hangzhou Bay, Chin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free gas content in sediment is the most critical condition resulting in a low acoustic velocity (compressional wave). The respec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 other four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3.
分子鉴定方法研究大亚湾水体弧菌种类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分子鉴定方法监测大亚湾水体中弧菌Vibrio种类季节性动态的变化规律.通过增菌培养、菌株分离,在224份海水中共分离出弧菌368株,并用分子生物学辅助生化鉴定方法鉴定弧菌菌株.结果表明,在大亚湾海域水体中鉴定的弧菌种类有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哈氏弧菌V.harveyi和创伤弧菌V.vuinificus,没有检测到霍乱弧菌V.cholerae、拟态弧菌V.mimicus、河流弧菌V.fluvialis和霍利斯弧菌V.hollisae.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为优势菌群,分别占弧菌总数的27.99%和21.74%.  相似文献   
74.
本文利用武汉站(30.54°N,114.37°E)2021年2月20日到3月20日的测高仪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数据和基于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TEC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得到更为准确的顶部电离层模型来计算测高仪的TEC参数.首先利用频高图度量的电离层参数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构建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另一种是利用foF2与VTEC的经验关系)计算TEC值,然后以GNSS-TEC为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选取出了一种相对较合适的方法以通过测高仪来计算TEC参数.结果表明利用foF2与VTEC(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的经验关系直接计算TEC参数的误差较大,而通过构造顶部电离层模型的方式,在选取较为合适的模型时,利用测高仪计算的TEC和GNSS-TEC是具有可比性的.本文研究发现,当顶部电离层模型采用系数为0.65的Chapman模型时,它相对于GNSS-TEC的误差值最小,当结合使用Epstein模型时,其偏差和波动将会有更好的表现.本文利用基于电离层顶部不...  相似文献   
75.
贵州织金磷矿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贵州织金戈仲伍剖面戈仲伍组磷矿岩样品的微量、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戈仲伍组磷矿岩主要为生物碎屑白云岩、硅质磷块岩,普遍形成生物碎屑结构,以小壳类动物化石及藻类化石为主。分析结果表明,磷矿岩中As、Sb等微量元素富集,Co/Ni的比值为0.14,明显小于1;U/Th比值介于1.27~7.39之间,平均值为3.40;在lgw(U)-lgw(Th)关系图、Cr-Zr的关系图中样品点几乎都落在热水沉积区,表现出热水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磷矿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含稀土总量∑REE较高,尤其富集Y重稀土元素;磷矿岩具Ce负异常,指示环境处于氧化程度相对较高状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为帽状形态,指示在磷矿岩形成过程中有生物或有机质参与作用;磷矿岩普遍具Eu正异常、稀土总量较高、∑LREE/∑HREE比值较高的特征,暗示戈仲伍组磷矿岩具有正常海相沉积伴有海相热水沉积混合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76.
北大西洋地区除了存在约70 a周期的AMO(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之外,历史长期气候记录中英格兰温度(Central England Temperature,CET)与格陵兰冰芯净雪累计率还存在显著的20 a周期波动。本研究利用CCSM4(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4)耦合模式工业革命前控制试验(piControl)结果中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通过10~50 a带通滤波与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xtend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EOF)分解,得到在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存在准20 a振荡的逆时针旋转模态。此周期与其临近地区的CET、格陵兰冰芯净雪累计率的准20 a振荡周期相吻合,说明这种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准20 a振荡的海洋模态与其临近地区的大气准20 a振荡之间可能存在相应的联系。进一步利用CAM4(the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4)大气模式,以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准20 a振荡SST旋转模态为强迫场进行敏感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这种联系。  相似文献   
77.
WP和NAO对中国东南部冬季温度的协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遥相关型(Western Pacific teleconnection,WP)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的不同配置对中国东南部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 表明:WP正位相年,...  相似文献   
78.
詹春华 《湖南地质》2010,(10):70-70
从1996年区划调整的11.5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到如今的80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一点一线两片”的发展态势,十几年来,长沙市雨花区呈现着“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惊人变化,前进不谓不快、城建不谓不速。  相似文献   
79.
呷村矿床是1974年在1:20万区调中发现并初步肯定的富银多金属矿产地,后由四川省地矿局一○八队于1977年至1984年作了详查评价,求得铜、铅、锌金属储量×××万吨、独立银和伴生银×千吨、伴生金××吨、伴生汞×千吨,此外还有大量可供综合利用的镉、锑、镓、硒、硫酸钡(重晶石)、硫等组分,确定其规模为超大型,并且在矿床(区)范围内及区域上尚有极大的找矿前景,因而矿床的勘探、矿区的外围普查找矿及其科研工作均列为地矿部“三江”有色及贵金属成矿带重点攻关项目,现正在深入开展,并有许多进展和突破。 据现有资料表明,呷村矿床不仅在产出的地质背景条件、矿床特征、成矿机制、控矿条件等方面与日本黑矿极为相似,更重要的是呷村矿床在含矿火山岩的岩石类型、近矿围岩蚀变、矿床有用组份的共生组合(即物质组分)、金、银矿的赋存富集规律以及矿床的变质变形作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目前国内外尚无报导的独特特征!这些特征在矿床理论研究和指导普查找矿工作的进展上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着重于与日本黑矿的类比①对其独特特征方面只是提及而不作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