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221篇
地球物理   231篇
地质学   706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受传感器本身的限制及噪声、大气延迟等影响,InSAR技术可检测的最大形变梯度存在极限。为准确预计InSAR技术在矿区形变监测中的检测能力,以65个矿区的地质采矿资料为基础,结合Knothe时间函数和概率积分模型,利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TerraSAR数据,建立矿区InSAR最大形变梯度动态检测函数模型。该模型无需事先获取SAR影像,利用矿区现有的地质采矿资料即可判断InSAR在矿区不同开采阶段的可检测区间。以陕西大柳塔矿区为例,采用2012-11-21~2013-01-26的7景TerraSAR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准确预测InSAR技术在矿区不同开采阶段的检测区间,同时可以确定InSAR技术在矿区不同开采阶段的地表可检测边界,可为InSAR技术在矿区中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42.
为探索改革开放以来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本文首先对1978、1994、2006年的卫星遥感数据采用决策树和智能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分类,1990、2000、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重分类.通过统计计算,定量分析长株潭主城区各时相的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通过空间叠加,定性分析长株潭主城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利用相互转换程度及各转换类型所在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建筑用地所占比例变化较大,水域、草地、未利用地所占比例较小,土地利用一直处于发展状态,每年耕地和林地大幅度向建筑用地转换,不同时相转换区域各有差异.本文研究可为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且有利于长株潭主城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43.
移动终端的合法监管是国家安全部门保障移动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获取移动终端身份标识是实现监管的基础.首先阐述了移动终端的主要身份标识,以及监管系统相关研究现状;然后给出一种面向双频点GSM网络和WCDMA网络的多制式移动终端身份感知系统设计方案,阐明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方法,并提出对该系统进行优化的技术方案;最后进行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4.
阐述了洋陆转化形成的洋内弧与初始弧的岩石组合序列及其地球化学特征,提出岩浆弧是由洋陆转化以及底侵的壳幔转化共同作用形成的认识,前弧环境是洋陆转化形成初生大陆的场所,由特征的类似洋中脊的洋内弧前弧玄武岩类构成。大陆的形成过程如下:从地幔中生长出洋壳,从洋壳中的洋陆转化生长出不成熟的弧陆壳,最后从弧陆壳底侵的壳幔转化中长出成熟的陆壳。这样,地壳的生长和形成主要通过岩浆增生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945.
大兴安岭地区近3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近30年来大兴安岭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从温度、降水、蒸发、冻土等气象要素分析得出:该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变暖趋势,但存在区域差异,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大兴安岭地区气候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6.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农业水热资源分布,预估未来农业水热资源的时空变化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该文基于CMIP6中的27个气候模式和东北三省85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采用泰勒图法评估新一代全球气候模式对东北三省气候变化的模拟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SSP245和SSP585情景下东北三省农业水热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CMIP6中能较好模拟东北三省气候变化的模式为MRIE、ACC2和GFD2,且经过较优模式等权重集合修订后,模拟性能得到提升;(2)未来农业热量资源显著增加,SSP585情景下的增温速率(0.69℃/(10 a))明显高于SSP245情景(0.26℃/(10 a)),东北三省北部的增温幅度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沿海高于内陆,增幅高值区位于大兴安岭;(3)未来农业降水资源有所增加,但波动较大,到21世纪末期,SSP245和SSP585情景下降水量较基准期分别增加27.8%和22.1%,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且东部降水变率普遍高于西部,辽宁东南部将成为降水增加最显著地区。  相似文献   
947.
城市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通用程序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继承和总结了城市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多年以来研究和应用的成果,参照国家规范的要求,针对目前缺乏通用程序的现象,开发了城市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通用程序,并对通用程序的结构和功能、系统数据库建设、各模块的接口设计和集成等做了较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948.
鲁西石炭二叠纪煤层中的高岭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鲁西各煤田的某些煤层中夹有不少轻工业矿物原料,如黄铁矿、碳质石英岩和高岭石等矿产。高岭岩矸石分布非常广泛,厚度变化很小,国外和我国西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田用它作煤层对比的标志层。其成因的研究对煤田地质和古构造可能有较大的意义。鲁西石炭二叠纪煤系和华北地区一样,山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组成。   相似文献   
949.
浅谈低空无人机航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进行的低空无人机航摄试验,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试验条件,对获取的无人机航摄影像进行的后处理技术与取得的相应的成果进行了说明,并对成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50.
闻磊  梁旭黎  冯文杰  王伟  王亮  常江芳  袁维 《岩土力学》2020,41(11):3540-3552
利用霍布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灰砂岩试样进行预加静载的循环冲击,使试样产生初始损伤,并分析此过程中试样的损伤演化规律。使用能够施加轴压的霍布金森压杆进行预损伤试样动静组合加载试验,获得试样破坏模式、动态应力-应变关系等指标。基于应变等价原理分析预损伤试样动静组合加载条件下的总损伤变量,建立相应的损伤演化方程及损伤本构关系,并与完整试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冲击过程中试样损伤变量分为快速上升、低速发展、高速发展3个阶段,预加轴压越大低速发展阶段损伤变量平均值越小;相同动静组合加载条件下预损伤试样动态强度较小,完整试样应变率增强效应更加显著;循环冲击预损伤变量 、预加静载损伤变量 对于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是较为复杂的, 、 值之和可能为负值;建立的本构关系与试验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得到的总损伤变量曲线不仅能够解释试样宏观破坏与细观损伤过程的一致性,并且能够反映循环冲击和预加静载两种因素对岩石总损伤发展的非线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