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381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7篇
  1962年   7篇
  1960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太行山中北段中-深变质岩区的褶皱构造变形复杂,不同期次间叠加改造强烈,构造置换作用明显,作者采用变质岩区构造解析方法,在观察,测量,分析了大量构造面,线组构的基础上,划分出5期褶皱构造,建立了本区的构造变形序列,并认为构造变形经历了从强塑性变表到韧脆性变形的演化过程,反映出地壳从纵向增厚作用转变为变质核杂岩隆升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2.
苏北海州群双峰式火山岩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胶南古小陆块的东南部,断续出露一套浅—中变质岩系,称海州群。海州群含有大量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角斑质岩、角斑-石英角斑质岩、细碧质岩及个别角斑质岩。它为寻找与细碧角斑岩及凝灰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及贵金属矿床等提供了一定的地质前提,是江苏古火山变质岩系找矿远景区之一。为此,本文对  相似文献   
73.
无线电波透视法最初用于寻找比围岩导电率高几百倍的緻密矿体。目前苏联已在铜-镍矿床,多金属矿床、黄铁矿床和其它一系列矿区进行过试验,证明有很大成绩,同时也常用它来解决普查任务,在普查中利用电波透视法所发现的新矿体已被钻探证实。当然,铀矿床和其它矿床有很大的区别。铀矿的导电率比其围岩并无显著的增高。在文献中曾发表关于国外使用无线电波透视法勘探铀矿床的资料,但在这些文章中既未提出工作条件,又没有所得结果的说明,所以当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提出关于在铀矿床上应用这种方法的问题时,曾引起了很大的怀  相似文献   
74.
本文描述了含铀细脉和贯穿它的较晚期螢石细脉中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文中列出了含氟溶液对沥青铀矿、辉钼矿及其他矿物作用的资料,指出了这些矿场在含氟溶液作用下的再沉积。  相似文献   
75.
硝石属硝酸盐矿物,在自然界中有钠硝石和钾硝石两种。硝酸盐易溶于水,它是一种强硝酸盐,分布在炎热沙漠地区的现代沉积层中,其中氮来自空气。这种元素的氧化作用主要是由生物作用引起的,也就是与土壤中的细菌作用或大气中放电作用有关。钠硝石,或称智利硝石,其化学成分是NaO  相似文献   
76.
关于中国岩石绝对年龄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个問題的研究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中国地貭部地貭研究所的倡議而进行的。参加这項工作的有中苏两国的科学工作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苏联科学院、中国地貭部和苏联地貭及保矿部有关研究所的人員。由于有許多人参加这項工作,因而能在1957和1958年夏季收集了必需的岩石标本,并在1958-1959年室内工作期間对它們作了部分的研究。用以鑑定年龄的标本是为了編制中国第一个地貭建造年代簡表和进行华北前寒武系研究而采集的。它们包括了中国主要岩浆旋迴和变貭杂岩体。  相似文献   
77.
测定少量锗的较好的方法是用苯基氧杂蒽酮(?)比色法,它具有大的灵敏度,而且并不复杂.笨基氧杂蒽酮(9-笨基-2,3,7-三烃基-6氧杂蒽酮)试剂和四价锗在酸性溶液中组成红色的络合物沉淀而析出.在络合物里,每一个锗原子需要与试剂的二个分子相结合.和锗含量很少的情形下,沉淀组成悬浮体,加入保护胶质能够使之稳定.在这种情形下,溶液的颜色变化由不存在锗时的纯黄色(试剂酸性溶液的颜色),经过各种色度的橙黄色到锗含量大时的玫瑰红色.  相似文献   
78.
И.И.阿莫索夫确定了,决定煤炭物质的成分和性质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原始质料,聚积条件,环境的复水程度,介质的化学特性,变质作用和风化作用。为了决定这些因素所起的影响,必须拟定一些能表示形成煤的整个过程的指标,也就是能表明聚煤的成因  相似文献   
79.
位于南海北缘的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作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利用钻井地热测量数据分析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现今地温场及岩石圈热结构特征,通过古温标反演和拉张盆地模型正演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揭示了白云凹陷新生代以来的热史,总结了不同地热地质条件对油气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具有北低南高的特点,同时具有“热幔冷壳”的特征。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始新世以来经历了两期拉张过程,第一期(47.8~33.9 Ma)拉张自始新世发生,拉张强度较大,凹陷中心基底热流快速上升至~82 mW/m2;第二期(23~13.8 Ma)拉张发生于中新世,此次拉张在白云凹陷南部更强烈,白云凹陷主体在 13.8 Ma达到最高古基底热流,此后进入热沉降阶段,基底热流值一直缓慢下降。磷灰石裂变径迹、磷灰石(U-Th)/He及锆石(U-Th)/He联合反演给出了最高古地温在13.8 Ma附近达到,后期温度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0.
索科洛夫斯基和斯品格列尔二氏的“经流站工作大纲”發表于1946年,即战后苏联瓦尔达依水文科学研究实驗站开始大規模重建的第一年。其后,通过徑流实验工作的实践,累積了丰富的經验,苏联国立水文研究所复于1954年制定了“徑流站須知”一書,(周曾盛译,水利出版社出版)作为規范性指導文件?容^起來,“大綱”与“須知”在基本精神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工作要求上,前者较低,同时也比較灵活一些。例如:“大綱中”將徑流站按工作簡繁分作了兩种类型,并对其中一些较复杂的观测項目(土壤蒸發、入渗等)建议在徑流站开始工作后的第三年才开始進行观测。虽然这些比较灵活的規定,在“須知”中已經不見了,但它对于正在开始進行徑流实验工作的我国的当前情况來說,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义?侍乜赜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