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对2002年5月14日濮阳市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影响系统、冷空气活动、急流、水汽输送及本站压温湿要素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22.
利用天气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分析了2005年台风“海棠”造成的濮阳特大暴雨成因及暴雨落区和回波特征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多普勒速度图上,中小尺度运动辐合区对应暴雨中心;辐合区、逆风区有利于强降水回波的发展和维持,是分析暴雨的一个重要指标;强回波中心朝辐合区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23.
对温栅嫁接西葫芦和自根西芦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温度、温度调控技术对温室嫁接西葫芦进行管理,可减少低温天气造成的病害,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4.
不同植被盖度变化下活动层水热过程是多年冻土区水能循环中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为了研究植被盖度变化对活动层水热过程的影响,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选择坡向、坡型和坡度趋于一致植被覆盖度分别为92%、65%、30%的坡面建立天然径流观测场,觎测多年冻土活动层中的地温和水分状况.结果表明:活动层开始冻结和消融时间随着植被盖度的减少不断提前,且冻结持续时间缩短;随着植被盖度减小,活动层地温水分变化速率增大,植被起到抑制土壤地温水分变化速率的作用;植被盖度对夏季融化过程和秋季冻结过程活动层地温和水分的影响明显大于冬季降温和春季升温过程,对融化过程的影响较冻结过程更明显.  相似文献   
25.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黄瓜常见病之一,它传播快,危害严重,一旦发病,整个群体的叶片在数天内大半出现黄斑,甚至枯干致死,严重影响产量,在温室栽培中此病更易发生.造成温室黄瓜霜霉病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温室内的温、湿气象条件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6.
利用1965~1995年天气图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濮阳市11月份寒潮的时空分布特征、路径及天气形势,确定了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27.
室外晾晒条件的优劣,取决于日蒸发量的大小。根据这一思路,分析了影响日蒸发量的因子及其与蒸发量的关系,建立了日蒸发量预报方程,并根据不同季节日蒸发量的大小,确定了晾晒指数。  相似文献   
28.
多年冻土区线性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多年冻土区,线性工程(公路、铁路、输油管线、输电线路等)的修建和运营对沿途周边的冻土热状态、土壤理化性质、水文过程以及陆面过程产生显著影响,生态环境发生明显改变并对冻土的工程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冻土工程作用下的生态环境变化是冻土学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文献综述,对冻土区线性工程的主要特征,以及近几十年来工程影响下冻土环境和植被变化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目前,生态环境各要素对工程的反馈研究十分丰富,但是生态环境要素与工程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的研究还需完善。在以后的研究中应重点拓展有效的监测手段,为冻土区生态环境监测和研究服务;同时,在深入理解寒区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作用机理、过程基础上,积极开展冻土区工程环境容量阈值评估以及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研究,为寒区大规模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热红外遥感技术在演马矿水害防治决策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矿坑突水资料分析入手,了解到矿坑直接充水水源为L8灰岩岩溶水,间接充水水源为奥陶系岩溶地下水(简称奥灰水).因此,探明L8灰岩岩溶水补给通道及地下水渗入L8灰岩的进水口是防治水害的关键。鉴于岩溶水活动往往会导致地表覆盖层热辐射特征发生变异,为此,选择热红外遥感方法探测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冷、热异常,对发现矿区地下水活动特征有一定意义。通过对演马矿井热红外遥感图像的解译,发现了两个L8灰岩进水口,即泄入第四系底砾岩层中的奥陶系灰岩岩溶水运移到第四系覆盖的L8灰岩层露头处时渗入L8灰岩的部位,该两个进水口已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0.
在现有的OTC内碳通量观测仪器设备基础上, 设计开发出一套以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通过L293D控制电机正反转控制箱盖定时开关, 实现了多年冻土区OTC内碳通量自动观测. 观测主体箱用透明采光性良好的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电机传动采用齿轮传动, 箱口和箱盖接触地方用橡胶密封圈包裹, 防止箱盖密闭时漏气. OTC内碳通量自动观测仪最大可能性的减小了当前模拟增温条件下碳通量观测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极大的降低观测费用, 提高了数据的连续性, 基本上实现了多年冻土区模拟增温条件下碳通量较为精确地自动、连续观测. 试验表明: 在气象条件相对较好的2013年5月15日, OTC内碳通量自动观测仪观测结果和传统OTC内利用LI-COR6400观测结果规律性都较强, 野点较少, 二者相关性显著(R2=0.96); 而在气象条件相对较差的2013年9月1日, OTC内碳通量自动观测仪观测结果受外界干扰小, 观测结果规律性强, 野点较少; 而传统OTC内利用LI-COR6400 观测结果规律性较差, 野点较多, 数据可信度不高, 二者观测结果相关性不显著(R2=0.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