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5篇
  免费   2028篇
  国内免费   2274篇
测绘学   1346篇
大气科学   2620篇
地球物理   1338篇
地质学   6182篇
海洋学   1213篇
天文学   262篇
综合类   728篇
自然地理   113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1001篇
  2013年   561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1903篇
  2001年   2035篇
  2000年   562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1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穿越向荡巷河铺设光缆管道工程,采用先进的非开挖导向铺管技术,成功地穿越了110m宽的河流,铺道最大埋深14m。此项工程特点:一次性铺管距离长,深度大,管线多,工期短,精度高。  相似文献   
942.
强度指标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讨论了粘性土在不同固结状态下的强度指标变化规律,阐述了土的强度指标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雨水对滑坡崩塌滑动的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943.
根据矿物组成白云鄂博矿区的碳酸岩岩可墙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三种类型。RE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明,这三类碳酸岩岩墙为碳酸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白云石型和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对应于早期岩浆阶段,其(La/Nd)n、(La/Yb)n比值随稀土总量的增加而增大,方解石型则对应于碳酸岩浆演化的晚期热液阶段,其稀土总量明显富集,但其(La/Nd)n、(La/Y)n和(La/Yb)n比值随稀土总量的增加却有减小的趋势,热液阶段也是白云鄂博稀土矿化的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944.
云南禄丰煤岩与围岩中富勒烯(C60)物质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云南煤中是否存在富勒烯还没有科学定论。本工作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中国云南禄丰晚三叠世煤岩及其围岩中是否存在天然富勒烯物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同时发展了适于从复杂地质样品中分离纯化富勒烯和定性与定量检测富勒烯的一套技术方法。结果显示,从定性角度有两个样品确实存在富勒烯。本文据此提出,富勒烯的赋存与煤岩/围岩交互相上的含煤碳质泥岩有着密切的关系。下一步研究应着重调查比煤岩与顶板和底板界面层并大力研究其中天然富勒烯的地学成因。本工作的意义还在于为今后我国加入和独立开展以富勒烯类物质(如C60/C70)及其衍生物质(如He C60 C70)作为地球化学示踪物的古地球突变大事件的研究,奠定了实验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945.
西藏地热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赵平  谢鄂军等 《岩石学报》2002,18(4):539-550
西藏水热活动是青苦恼高原碰撞造山过程的产物,其成因类型、物质来源和时空分布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密切相关,地热流体(气、液相)中携带有中上地壳乃至地幔物质的深部信息。西藏地热流体可以区分出CO2型和N2型两类气体,其中绝大多数的地热气体样品属于CO2型气体,而典型的N2型气体则较少。前者具有岩浆热源和深循环两种成因类型,后者都是深循环成因。西藏气体样品中的He含量变化范围非常宽,最高的可达到1.5%。在门士热泉,首次检测到地幔He组分,这说明西藏地壳深处有地幔物质侵位。根据He同位素组成推断,羊八井、谷露等处的地壳熔融体中约有3%的地幔组分。西藏地热气体中的N2和Ar组分主要是大气成因,CO2组分大多以海相碳酸盐岩成因为主,混有少量有机沉积物成因CO2。当Log(H2/Ar)处于-0.8-0.3的区间时,H2/Ar地热温度计可以良好地指示热储层的温度范围。实际调查表明:西藏水热活动区大多分布在斑公错-怒江链合带以南地区,高温水热活动区主要出现在雅鲁藏布缝合带和那曲-羊八井-亚东活动构造带沿线。  相似文献   
946.
西藏冈底斯岛弧及其铜多金属矿带的基本特征与远景评估   总被引:64,自引:10,他引:64  
冈底斯岛弧带属冈底斯活动大陆边缘的组成部分。带内早自中侏罗世、晚至第三纪的中酸性火山岩以及与雅鲁藏布江结合带有成因联系的Ⅰ型中酸性岛弧陆缘碱性侵入体(40-100Ma)和陆内汇聚造山引起的S型花岗岩体(15-50Ma)广泛发育。研究证实,冈底斯岛弧带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主要矿种的矿床类型有:海底火山热液型或火山喷流沉积型(Cu多金属)、海底热水沉积型(Cu、Pb、Zn等)、斑岩型(Cu、Mo)以及接触交代岩浆期后地下水热液充填的复合型(Cu、Pb、Zn)等。这些多期、多阶段复合叠加成矿作用和多种矿床类型的“同带共存”格局,展示了冈底斯岛弧带的巨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47.
通过深地震反射剖面,宽频天然深地震探测,广角折射、反射剖面,结合地表地质观察、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研究,以及弹性模拟计算等,对当前国际上流行的所谓高原北缘向南呈A型俯冲,南缘向北俯冲构成的青藏高原地壳加厚、隆升的“双俯冲”(two-sided subduction)模式提出质疑,认为高原北缘至少在西昆仑与塔里木(欧亚板块)之间不存在长距离的俯冲,在新生代以来的强劲挤压下,塔里木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在这里呈现南北向挤压应力场,因而青藏高原西北缘陆-陆碰撞造山、盆山的形成受到“南北双向挤压模式”所控制,也是造成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生代后期地壳加厚、隆升的重要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948.
藏北申扎地区上二叠统木纠错组的建立及皱纹珊瑚组合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在申扎县城东南木纠错南东岸附近发现一套巨厚的以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组成的岩系,厚达2348m。该岩系整合覆于下二叠统下拉组之上,并于其底部发现中国南方晚二叠世早期珊瑚动物群中的重要分子WaagenophyllumindicumcrassiseptatumWu和LiangshanophyllumstreptoseptatumWang两种,与其共生的还有Lobatophyllumzakan-genseWu和WaagenophyllummegacolumetumWu,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晚二叠世早期特有的皱纹珊瑚动物组合,命名为Waagenophyllum-Liangshanophyllum-Lobatophyllum组合。将含有这一珊瑚化石组合的以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的岩系另建立新组———木纠错组,该组在层位上相当于中国南方上二叠统的吴家坪组。  相似文献   
949.
周勇  李东涛等 《地质通报》2002,21(3):144-149
通过辽北早白垩世泉头组地层研究,提出泉头组沉积层序划分方案:划分为2个层序,11个旋回层序,20个基本层序;总结了层序划分的4种类型及其识别标志;识别出3种沉积体系———湖相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体系、浅湖相沉积体系、湖相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50.
四川杨柳坪热液型富铂族元素矿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四川杨柳坪是中国最主要的铂族元素矿床之一,但以往控制的97%以上的储量赋存在蚀变超基性岩体中,品位普遍不高,笔者等1999年通过对杨柳坪主矿体外围热液型矿体的调查,认为其中的热液型矿石可能富含铂族元素,经过初步的分析测试,证实了这一推测,并发现热液成民岩浆作用在杨柳坪地区具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最近在鱼海子等地地调查的新发现,建议在扬子地台西缘进一步开展找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