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数据预处理与数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月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先导星,经过为期半年多的科学探测,CCD立体相机获取了空间分辨率7 m的全月球影像数据,对于后续月球探测和月球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CCD立体相机的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格式和数据质量情况,有助于月球科学家了解数据产品情况,挖掘数据中更多的科学信息,开展月球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2.
针对嫦娥二号探测器在轨运行阶段的仿真需求,充分发挥视景仿真的优势,利用嫦娥一号探测器获得的地形和影像数据、日地月嫦娥二号探测器星历数据,基于OSG(OpenScene Graph)设计了针对嫦娥二号任务的在轨运行视景仿真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的开发平台,系统总体框架,并对系统的实现进行了详细描述。论述了月球模型数据构建,嫦娥二号探测器构建,星历数据库构建与访问,仿真实体空间位置的实时更新,CCD立体相机探测过程的仿真,视点的控制等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完全能满足嫦娥二号任务在轨运行仿真的要求,并已应用于嫦娥二号任务执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3.
撞击坑识别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外有多种撞击坑识别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撞击坑的识别提取,但是其准确性以及对数据的适应性不尽相同。首先对撞击坑识别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再对撞击坑识别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最后,对撞击坑识别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研究撞击坑识别的重点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4.
嫦娥一号图像数据处理与全月球影像制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是我国第一幅覆盖月球的遥感影像图, 将成为嫦娥工程后期探测和月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图件. 详细介绍了嫦娥一号CCD图像数据的获取、数据特点和数据质量, 描述了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流程, 按制图规范对图像数据进行了镶嵌拼接和处理, 制作了覆盖全月球的1:250万比例尺影像图, 并进行了影像图的定位精度分析. 数据处理和制图结果表明, 嫦娥一号CCD数据及其定位精度能够满足1:250万比例尺的制图要求, 制作的“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 其相对定位精度优于240 m, 平面定位精度约为100 m~1.5 km, 定位精度略好于2005联合控制网(ULCN2005)和克莱门汀基础地图(2.0版); 对所有像元进行了逐一光度校正, 大大改善了全球图像的一致性, 是目前覆盖最全、图像质量最好、定位精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图.  相似文献   
125.
在国家级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生产中,综合判调更新采用了内外业协同作业生产方式,对更新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描述内外业一体化综合判调更新生产的作业流程和方法,重点介绍了综合判调更新生产中对地形要素数据生产质量控制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内业判绘质量检查、外业调绘质量跟踪、一体化整合质量控制策略与重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6.
数字化地形图等高线法是目前生成DEM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等高线作为数据源,在工程中大规模、批量化生产DEM时,DEM快速生产软件的设计思想以及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等。该软件已申请专利,并成功应用于国家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DEM更新生产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自动化等特点,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7.
利用格子理论模型探讨了甲烷在页岩中的吸附特征。该模型基于不同假设可发生一定转变,利用该理论预测甲烷吸附量的精度较高,绝对误差小于0.004 2mmol/g,预测精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升;模型中确定的理论单层饱和吸附密度Г0及吸附质分子与微孔表面之间的接触势能εs等参数可用来指示温压对甲烷吸附特征的影响及页岩中纳米级微孔发育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εs|减小,|εs|与温度间的变化近乎线性;Г0max0可以大体表征分子吸附状态,甲烷在页岩中吸附的Г0和|εs|值比富含纳米级微孔的多孔活性炭小得多。同时讨论了所定义参数Y与X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而对微孔中吸附质分子间平均作用势εa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εa|<|εs|;在测试温压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εa|先升高后降低;温度较低时εsa倍率较大(7.05倍),随着温度升高,该倍率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平均约3.37倍)。利用该理论对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型页岩在更宽尺度温压范围内对页岩微观结构表征或真实含气量关系研究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8.
银川地区气溶胶特性的天空辐射计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基天空辐射计测定了银川地区2003年10月-2004年8月太阳直接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采用"SKYRAD"模式同时反演了银川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波长指数、体积谱分布、折射指数和单次散射反照率,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具有明显的H变化,4个季节的变化范围分别31%、33%、24%和38%,并主要表现出两种变化类型,而光学厚度的季节变化春季最大,冬季最小,波长指数变化与光学厚度变化基本相反,春季最小,冬季最大,这主要与北方沙尘活动有关;气溶胶尺度分布表现出双峰型结构,一种是位于半径0.15 μm附近的积聚模态,另一种是半径7 μm左右的粗模态,且粗模态浓度远大于积聚模态的浓度;折射指数实部春季明显升高,对波长的敏感性较低,而虚部春季显著下降,并且表现出对波长更低的敏感性,但两者在不同波段的微小变化均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且虚部表现的更为复杂;单次散射反照率春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并随波长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其他季节单次散射反照率在波长之间虽存在变化,但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规律性,表明这种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别.  相似文献   
129.
根据国家1:50000地形图制图数据生产基于数据库的集中式制图管理、分布式分幅式制图生产技术作业模式的实际需求,提出并设计了空间数据库的离线操纵技术,解决了数据库驱动的技术前提和分布式作业的生产现状二者之间的巨大矛盾。  相似文献   
130.
数字化地形图等高线法是目前生成DEM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等高线作为数据源,在工程中大规模、批量化生产DEM时,DEM快速生产软件的设计思想以及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等。该软件已申请专利,并成功应用于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DEM更新生产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自动化等特点,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