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马维军  刘德钦  刘宇 《测绘科学》2008,33(1):159-162
阐述了应用人口GIS进行天津市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方法,概括出影响天津市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四个主要因素,并对天津市人口社会空间结构进行分区。天津市的人口空间结构可以分成行政、金融、商业、文化中心区,工业居住混杂区,工业、农业混合区和农业人口居住区,且四个分区成同心圆模式分布。  相似文献   
52.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北坡第四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研究区不同实测剖面的特征及其地形地貌特点, 并通过对不同成因地层各层位的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 和14C测年, 确立了早更新世、中更新、晚更新世地层系统, 从而对研究区第四系地层系统进行了较精确的划分, 为晚新生代构造隆升、构造地貌以及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3.
渝西一次强对流风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ADTD地闪资料和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11年7月23日重庆西部一次强对流风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结果显示:(1)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在“两高一低”环流背景下发生的,强的层结不稳定、低层水汽充足、大的下沉不稳定能量及0-6 km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为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2)地面灾害性大风主要集中在地面强降水及地闪密度中心附近,地面观测到与地面大风相联系的辐合线、辐散区、冷池及雷暴高压等中尺度特征,地闪以负地闪为主,负、正地闪之比约为101:1。(3)造成极端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的强对流风暴在雷达回波图上具有明显的阵风锋、回波悬垂、弱回波区和有界弱回波区等特征;在径向速度图上,具有明显的中气旋、辐散区、大风区、前侧入流、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等特征,这些特征对地面灾害性大风具有一定的监测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54.
大气可降水量在重庆夏季暴雨天气过程中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地区地基GPS观测网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wv)数据,选取初夏和盛夏暴雨天气过程分析Pwv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雨日和非降雨日的Pwv值有所不同;初夏暴雨发生前20~35h,Pwv值会出现持续快速增加,升幅在0.9~1.6 mm/h,而盛夏暴雨前的10~25 h,Pwv的增加相对缓慢,升幅在0.4~1.0 mm/h;初夏和盛夏的暴雨均出现在Pwv由峰值向波谷的变化过程中,但出现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55.
一次台风远距离作用下的西南低涡大暴雨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刘德  王中  廖峻  翟丹华 《高原气象》2013,32(3):718-727
利用2009年8月2—5日发生在川渝地区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的实况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远距离台风作用下的水汽和温湿能输送特征;利用25点平滑算子方法研究了台风"天鹅"对此次暴雨影响系统——西南低涡作用下的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东移的高空槽耦合了西南低涡,远距离的台风"天鹅"使得西南低涡在川渝地区长时间维持,台风"天鹅"倒槽对低涡系统暖湿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在台风倒槽偏东气流驱动下,其携带的水汽和能量与西南低空急流输送的暖湿水汽汇合,构建了输送到低值系统附近的水汽和能量通道,增强了强降水区水汽和能量积聚效应,这种积聚效应促使低涡系统物理结构的维持;在台风倒槽顶部偏东气流动力作用下,促使低涡系统中低层正涡度增强,进一步促使垂直涡度增长,对低涡系统动力结构维持起到积极作用,进而促使低涡系统长时间维持,最终导致长时间强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旱涝转换期的确定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  李永华 《四川气象》1999,19(2):14-16
提出一种区域旱涝转换期定义方法,并对西南地区东部1961-1995年旱涝转换期进行了划定,结果表明:本文对西南地区东部旱涝转换期定义方法是可行的;在西南地区东部,转换日期最早出现于6月第6候,最晚出现于7月第6候,主要集中于6月第6候、7月第1、2、4候;旱涝转换具有东多西少、南早北迟的特点,部分年份各地旱涝转换日期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57.
???t??????????????(EOF)????????????????(REOF)???????????43???????????п????????????????????????????????????????????仯??????????????????????????????????????????????????????????500hPa???????糡?????????????????????????????????????????????????????????500hPa???????????????????????????500hPa?????????????????????????????????????????????????????????????????????????????????????????????????????????????????????????????????????????????????????????????????????????????????  相似文献   
58.
2009年夏季四川盆地两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CEP1 °×1 °每6 h一次的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站降水资料及探空资料,对2009年6月26-29日(“6·26”)和7月30日-8月2日(“7·30”)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两次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6·26”暴雨过程降水影响系统主要是盆地中部的低槽及低层西南低涡,“7·30”暴雨过程则为两高之间的切变线、辐合线及西南低涡。(2)水汽通量流函数的对比分析显示,两次过程中水汽输送通道不同,“6·26”过程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而“7·30”过程则是孟加拉湾的水汽经中南半岛到达南海,与南海偏南气流汇合加强,向盆地中东部输送形成,且水汽通量的势函数及辐散分量对未来6 h累积降水的落区及中心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中高层干冷空气向边界层下滑进入暖湿高能区,在埃克曼非平衡流向埃克曼平衡流调整过程中,强迫边界层中空气产生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且垂直运动延伸至中高层,同时激发中层的次级环流,可能是两次暴雨过程发生发展的重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59.
重庆市森林火险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市34个气象站1961-2007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同期NECP/NCAR逐月再分析数据,根据森林火险环境气象指数的定义,研究了重庆市森林火灾变化特征,并对春季和盛夏高森林火险等级下的典型年份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林火次数具有明显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盛夏(7-9月)和春季(2-4月)为2个高峰期,其林火次数占全年林火总数的78%,其中8月最多(占全年林火总数的18%),午后是森林火灾多发时段;春季重庆市高森林火险的大气环流特征表现为: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和鄂霍茨克海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偏低,四川盆地高度场偏高,冷空气在中高纬地区堆积,天气活动主锋区偏北;盛夏重庆市高森林火险的环流特征为:巴尔喀什湖和鄂霍茨克海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显著偏低,朝鲜半岛位势高度显著偏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  相似文献   
60.
针对中国某港区泥沙淤积现象,根据此港区13a大风资料以及部分淤积资料,采用淤积量统计法进行相应的概率特性分析。对淤积指标、年淤积量和不同大风的骤淤量,应用年极值预测法、过阈法、复合极值预测法以及多维联合极值预测法进行分析计算和结果对比。并从顺序统计学的理论对重现期、危险率及预测结果的置信度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终给出泥沙淤积量概率分析的综合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