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1 毫秒
51.
气象因素影响下中国手足口病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感染者的数量仍然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对公共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也对疾病防控提出严峻的挑战。为探讨气象因素(气温、降水)对我国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发病的时空影响特征及规律,本文以我国手足口病疫情平发年2017年为例,利用分地区、分月份疫情数据,采用地理探测器、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分析各地气象(气温、降水)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及其时空分异。结果表明:① 在时间上,2017年我国各地中心城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年内有单峰发病模式和双峰(高低峰、双高峰)发病模式,且2017年2、4、12月各地中心城市手足口病发病率有显著的空间相关;② 在空间上,2017年我国各省、市手足口病发病在空间上表现为东南各省市发病率高,西北各省市发病率低的特点,并随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呈现递减趋势;③ 2017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手足口病爆发热点时段(4—8月)时空演化分析,先由东南各省向西北各省蔓延,后又表现为由西向东退缩;④ 2017年我国各地中心城市手足口病月发病率分别与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呈二次函数关系(R2=0.6623)和指数函数关系(R2=0.6469);⑤ 气温和降水对手足口病交互作用结果表现为双因子非线性增强,气温和降水的交互作用对手足口病传播的影响更为显著。气象因素对我国手足口病发病存在影响,我国手足口病发病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结果在宏观尺度上可为我国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53.
采用2009年-2018年的ERA5波浪资料,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波浪能资源的有效波高分布、可用波高月际变化特征、波浪能流密度分布、波浪能流密度月际变化特征、能级频率、有效储量、资源稳定性进行分析,为波浪能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有效波高的分布特征和波浪能流密度分布特征具有一致性;可用波高呈单峰型月际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6...  相似文献   
54.
互花米草作为入侵物种对潮间带滩涂和盐沼具有严重的生态危害,化学方法治理互花米草具有简便、快速、彻底和成本低等特点。但化学药剂存在一定毒性,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然而,有关化学治理措施所带来环境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2017年8-11月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天津市永定河河口附近滩涂互花米草化学治理对附近海域海水水质和潮间带沉积物产生的影响,对调查海域海水水质和沉积物质量进行了评价。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COD)为调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硫化物为潮间带沉积物主要污染因子。施药后特征污染物草甘膦检测值高于本底值,所有站位均未检出磺酰脲类除草剂。综合来看,化学治理对附近海域海洋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5.
网状河流多重河道形成过程的实验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随继  薄俊丽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3):34-42,i004
网状河流是受到人们关注的新型冲积河流,其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和沉积特征已经不同程度地被揭示。然而,网状河流的水槽实验迄今仍是空白,而水槽模拟实验是在时间和空间都大大缩小之后的自然界河流演变过程的再现。本文报道的是在实验水槽中通过原河道决口后网状河流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实验初始条件为:水槽辅助区的待决口河道,目标区为轴部略微下凹的长方形泛滥平原(4.5 m×16.5 m),其上下层分别为1.5 cm厚、中值粒径为0.0132 mm的高岭土层和0.5 m厚、中值粒径为0.188mm的天然细砂层,从5.5 m-17 m区段的平均纵比降为0.0058,17m-22m区段的平均纵比降为0.0077。采用的定常流量为3 L/s,悬移质输沙量在前3小时为4.5g/min,其后为1.2 g/s。实验总历时50小时。实验初期,目标区的上游段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中游以随机侵蚀为主,下游以溯源侵蚀为主,在13.5小时左右,相互连通的多重河道的网状河流体系的雏形基本展现。此后至25.5小时,网状河道的演变以下蚀为主演变为以适度的侧蚀,但河岸的后退幅度很小,标志网状河道逐步过渡到成熟期。从25.5小时至50小时,个别河道的局部废弃和决口是该成熟期网状河道演变的新特点。实验成功地模拟了天然网状河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同时也证明了它是不同于分汉河流的河型。这不  相似文献   
56.
王敬先  薄相周 《地下水》1991,13(4):243-246
山西省乡镇水利水保管理站(以下简称水管站)组建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其间,这支水利战线上的生力军无论在农田水利建设。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还是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方面,都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这里,就水管站的建设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7.
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与水资源的关系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自然概况,分析了黑河下游地表水、地下水近20年的变化趋势,进而对额济纳绿洲植被生长、植物种群演替、植被覆盖度以及绿洲的存亡与当地地下水埋深的关系作了剖析,并对规划年绿洲变化作了预测.指出了水资源是黑河下游额济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依托,如何稳定绿洲和使绿洲有适度规模发展,是生态保护的核心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8.
康兰  薄吉光 《四川气象》2002,22(1):19-22
本文对2001年四川省盆地发生的暴雨、大风、寒潮、连阴雨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概述,并对各种区域性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了一些2001年暴雨、大风、寒潮、连阴雨灾害性天气过程发生、发展的成因和特点,为今后的预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信息城市作为数字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核心问题,已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以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区域,探讨虚拟现实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VR-GIS技术建立虚拟仿真环境,实现研究区3维动态可视化显示,为城市环境规划、交通旅游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0.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技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加入,使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更加生动、形象、接近自然,让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中学到所需的知识,并能够自行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