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45篇
海洋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计算机时钟与采集器时钟准确与否对自动站采集数据正确与否至关重要.按规范规定:每天1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电台所报北京时相差大于30秒时,就应在正点后调整采集器内部时钟.  相似文献   
22.
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结合T63L16数值预报产品,制作了东营市风的短期预报递推系统。经试用预报精度高于同期电视天气预报,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制作简便,对季节变换和数值模式的变更适应性强,优于传统的统计方法,开拓了卡尔曼滤波方法及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3.
1960—2005年东北地区降雪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逐日降水和逐日天气现象台站资料,在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OF)和相关分析进行降雪分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46 a来东北地区降雪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和长期气候趋势。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山地是主要的降雪地区,而平原及平原南部是降雪较少的区域,降雪区域差异明显。在空间上,大兴安岭北部(长白山地区)是降雪增加(减少)最大的地区,小兴安岭地区(平原地区)是降雪增加(减少)较明显的地区。在时间上,东北北区降雪量呈增加趋势,且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突变,目前增加趋势显著,而东北南区降雪量是减少的。  相似文献   
24.
应用多种探测资料对比分析两次突发性局地强降水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做好突发性局地暴雨的临近预报和预警,利用常规天气图、BJ-ANC系统的北京区域雷达拼图和VDRAS风场、地面自动站、风廓线雷达的水平风垂直廓线、卫星云图等多种探测资料,对2009年7月13日和2008年8月14日北京城区的两次突发性强对流局地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和中尺度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提炼了城区突发对流性暴雨预报预警的预报着眼点。分析表明:两个个例在水汽输送条件、中低层的动力条件、冷空气侵入等方面有有利的天气尺度条件;暴雨之前卫星云图上介于南北两个系统之间的晴空区、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与1 km以下的中尺度辐合中心的联系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而在雷达回波的移向移速、各层VDRAS风场配置及风廓线雷达资料中水平风垂直廓线结构等方面有差异。通过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了运用高时空分辨率资料作短时突发性对流性暴雨的预报能力,这对于主汛期的预报和服务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在t-lnp图上利用08时、14时气压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经过坐标转换求解早晨、中午混合层的气压和温度,然后根据等温大气压高公式计算混合层高度.该计算方法用VB 6.0编程,可自动从当日报文中读取数据,计算出混合层高度值,也可根据数值预报结果计算次日混合层高度.  相似文献   
26.
运用多元回归法和多因子权重回归法分别建立预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对湿度集成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27.
和1994、95年7-8月T63数值预报产品,结合日本FSFE02、03资料,研制出东营市各站汛期短期降水分级MOS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28.
黄河三角洲冬半年大风预报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敦训  张经珍  郝家学  蔡冬梅 《气象》2000,26(11):48-51
利用1990~1997年高空实况场资料作历史样本库,进行相关分析,提取典型因子场,在运用历史样本进行分型、分级的基础上,再利用与T106L19数值预报产品典型因大场的平均域块距离最优相似方法,制作黄河三角洲冬半年沿海、内陆大风客观预报,经试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9.
2010年冬季北京初雪预报难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郭锐  张琳娜  李靖  王国荣  孙秀忠 《气象》2012,38(7):858-867
北京地区非典型性降雪是预报中的难题,尤其是偏东风在弱降雪过程中的作用难以把握。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与北京地区特种观测资料,对北京2010年冬季(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空报的初雪个例和实际初雪个例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偏东风的干湿性质取决于东部上游地区的干湿条件。当上游为干中心时,它是一支干平流。12月12日夜间的降雪空报是由于尽管中低层上升运动显著,但是边界层湿度太小,偏东风实际为一支干平流,对北京地区增湿没有明显贡献。北部干冷空气的快速南下控制北京地区,也是预报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2月9日初雪过程,是边界层高湿区中,弱的辐合上升运动作用下产生的稳定性降雪。对比发现边界层水汽条件在北京地区冬季降雪中非常重要。当边界层水汽条件差,即使中低层上升运动系统明显,也很难形成有效降水。而在边界层受充沛的暖湿气团控制并配合有弱辐合上升运动,即使中高层并无明显的辐合系统,也可产生明显降水。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东营市干旱自动监测系统的主要内容、功能、特点和优越性.实现了对全市土壤墒情的自动监测,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