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305篇
地球物理   238篇
地质学   1024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NCAR公用陆面模式CLM3(Community Land Model 3)模拟的土壤和植被蒸发量,分析中国区域水资源的气候特征及变化特点。总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以35°N为界,分界线以南为高蒸发区,以北为低蒸发区;蒸发量最小的区域主要在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在50mm以下。四季蒸发量占年总蒸发量的百分比与水资源的情形基本一致,夏季蒸发量占年总蒸发量的40%以上,35°N以北地区可达50%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达到70%;春季和秋季情况类似,占年总量的20%左右;冬季最少,占年总量的10%,北方地区更少。水资源线性变化趋势,35°N以北大部地区水资源呈减少趋势;其它地区,如长江以南地区、青藏高原的水资源都在增加。  相似文献   
992.
马莲河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关系:水化学和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查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是建立区域水循环模式、揭示水资源形成机制、评价水资源总量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必要环节.马莲河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流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问题严重.受到区域气候、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河水与地下水的转化频繁、关系复杂.在分析了流域内地下水动力场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水化学方法和同位素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马莲河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关系.马莲河河水主要以接受地下水补给为主,仅在中游个别河段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较弱.  相似文献   
993.
河流型水库垂向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垂向二维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叠加了泥沙模型,建立了垂向二维泥沙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水动力模型采用斜压模式,可以模拟由于水库水温度分布时空变化对其水动力结构及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泥沙模型采用分步法求解,简化了计算;独立求解粘性泥沙及非粘性泥沙的沉降速度及水土界面交换通量;运用经验公式估算泥沙及水动力模型参数,弥补了资料不足的缺点。最后运用实测资料对所建泥沙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悬沙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较小,时空分布特征相似;同时,模型能较为准确反映由于水库出入流引起的库首与库尾水温及泥沙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4.
波流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实验及模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室内外实验和数学模型对波浪和湖流共同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太湖日平均风速在2~8m/s时,水体悬浮物再悬浮通量与平均风速符合正相关关系;太湖悬浮物沉降属于絮凝沉降.悬浮物浓度较低时,其沉降速率与浓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浓度较高时,沉降速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悬浮物浓度和沉降速率符合Logistic函数;将太湖湖流模型和波浪模型耦合,有效地反映了太湖的水动力过程;在太湖悬浮物模型中,引入底泥起悬条件,将底泥的起悬量与沉降量分开处理,有效地模拟了太湖悬浮物的输运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太湖悬浮物沿岸区域受湖流的影响较大,湖心区域受波浪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秦岭东端华山地区油松树木年轮宽度序列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华山地区油松对气候环境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华山地区油松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均高于华山松,与 5~6月平均温度相关较高,且通过了0.01显著性信度检验。在此基础上,我们重建了华山地区 1558~2006年间 5~6月的平均温度,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达到41%。结果显示: 华山过去449年中,大部分年份 5~6月平均温度在平均值附近波动,变幅不大; 重建序列可与秦岭南五台 5~7月温度序列进行良好对比,其年际间相关系数达到了0.49(N=246, p<0.0001)。华山地区20世纪 20~30年代初的暖期略偏低; 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是整个重建时段中低温持续时间较长的时段; 20世纪60年代之后,气温波动平缓;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快速升温,对全球变暖有较强响应。  相似文献   
996.
硅藻实验提取方法--最佳静置沉降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晶晶  李杰  旺罗 《第四纪研究》2009,29(1):183-184
Diatom assemblages reflect well the changes of palaeoenvironment, and the key is to get a complete assemblage. The generally used centrifugation method however sometimes causes damage to diatoms, particularly fragile ones, causing large error in diatom statistic analysis. An alternative method is settling, but the duration of settling for diatom suspension has not yet been reported by far. Here we designed an experiment to find the best duration for all diatoms to settle down. The result shows that if there are less than 5μm diatoms in the samples at least 22 hours are needed for all diatoms to settle down.  相似文献   
997.
汶川"5.12"大地震造成广旺集团公司唐家河煤矿井下涌水急剧上升;震后国家电网、广旺集团公司内部电网停电,地面与外界通讯中断。为向抗震救灾指挥办公室提供及时可靠的矿井水文资料,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曾对矿井井下涌水水量变化进行了观测。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找出了大地震与矿井涌水量猛增的关系,对矿井充水条件及涌水的主要因素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8.
大庙铁矿田——危机矿山还是潜在超大型铁矿基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主要基于野外观察认为大庙铁矿田具有巨大的找矿勘探远景,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铁矿资源基地.新的证据不支持大庙斜长岩杂岩体的各组成单元为同源岩浆演化产物的认识,也不支持大庙式铁矿的矿浆成因说.斜长岩至少比苏长岩多经历了两次构造变形,表明后者是在斜长岩冷却固结之后侵位的.大庙式铁矿的形成与苏长质岩浆密切相关,但含矿物质不是来自于苏长质岩浆的分异作用,而是同时侵位的透岩浆流体.含矿岩浆-流体混合物在地壳深部的排气作用导致了成矿物质在苏长岩中的富集,也导致了浅部脉状矿体上磷下铁的特点,主要矿体隐藏在斜长岩之下的苏长岩中.因此,大庙铁矿田仍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9.
文章以地下水质量标准为基础,结合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水资源现状,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国标中部分指标限值提出了修正建议。通过建立浅层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以GIS为平台,对水质空间分布状况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指标的水化学分布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盆地浅层地下水水质总体上相对较好,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优于Ⅳ类,完全满足生活生产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研究其动态变化对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及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源区多尔索洞错-米提江占木错为研究对象,应用Landsat-5/7/8卫星和高分遥感影像,分析了1989—2021年湖泊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冰湖-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9—2021年间,多尔索洞错-米提江占木错湖泊平均面积为1 011.37 km2,由1989年的872.07km2扩张至2021年的1 119.5 km2,平均扩张率为8.62 km2·a-1。从年代际变化来看,21世纪初期湖泊面积扩张最明显,尤其是在湖泊北部、西北部及南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增长最为缓慢。1990—2020年各拉丹冬冰川面积从1990年的797.85 km2缩小至2020年的766.19 km2,减少了31.66 km2,缩减率为1.106 km2·a-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