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及地面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对2010年8月13日和2011年7月3日阿坝州东南部特大暴雨形成机制以及产生泥石流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发生在不同的环流背景下,但与副高位置、高原槽、地面冷空气等因素密切相关。两次过程强降水落区都为高空辐散、低空辐合区,且该地区存在强的上升运动,水汽辐合明显。从湿位涡分析得出,强降水区域一般会出现在对流层中下部MPV1负值中心和低层MPV2正值中心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2.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及地面资料,对2010年8月12~14日川西高原北部阿坝州东南部的漩映地区出现的连续性暴雨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至青藏高原形成一个强大的高压带,此高压带断裂后,在两高之间形成长时间切变,缓慢东移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700hPa上西南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地面冷锋受副高阻塞缓慢东移;地形摩擦抬升在盆地西部不断形成气流辐合都是造成此次连续性降水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3.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位于非洲西海岸,油气资源相当丰富。该盆地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具有构造演化的阶段性和
沉积充填的独特性,从而造成所形成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利用IHS(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数据库)和C&C(全球油气田类比系统)
资料,将下刚果-刚果扇盆地已发现369个油气田的圈闭划分为构造圈闭、构造-岩性圈闭和构造-地层圈闭3个大类及8个亚
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圈闭类型的平面分布和主要发育层位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认为由陆向海和从北向南,圈闭发育的层位
由老变新且圈闭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最后指出盆地深水区渐新统-中新统发育的浊积水道圈闭和浅水区下白垩统阿尔比
阶的背斜构造圈闭和岩性尖灭圈闭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4.
晚喜山期以来四川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方  刘琼颖  何丽娟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1):3742-3753
四川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缘,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25 Ma以来的晚喜山期是四川盆地构造-热演化的重要时期,此时,盆地大部分区域受到挤压处于隆升剥蚀的构造动力学环境.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基于二维瞬态热传导(含平流项)的基本方程,并引入修正的Airy均衡理论模型,通过覆盖全盆地的八条剖面模拟研究了晚喜山期以来四川盆地的构造-热演化特征,且利用现今大地热流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有效约束.模拟结果显示在晚喜山期(~25 Ma)川中地区地表热流较高,为60~64 mW/m2;川西南地区次之,为60~62 mW/m2;川东北地区最低,为50~54 mW/m2.该期基底热流,也是川中隆起区热流高,川东北强烈剥蚀区热流低.热流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四川盆地深部动力学机制.四川盆地晚喜山期以来,抬升剥蚀作用降低了其地表热流和基底热流,其降低幅度与对应的剥蚀速率相关,即剥蚀速率越大,这种降低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25.
刘财  刘海燕  彭冲  张营  刘琼  勾福岩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0):3859-3868
突出地震数据振幅空间不连续性的断层增强属性体是断层自动解释的基础,而如何压制噪声、地层残余响应、角度不整合接触等伪断层的影响是断层自动检测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指纹图像边缘检测处理中,一致性是对指示局部方向场信息各向异性强度的一个度量,本文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断层增强属性引入到地震数据处理中.为了更有效地压制噪声,本文通过对一致性进行加权处理,再结合蚁群算法,提出了新的断层自动检测方法——基于加权一致性的蚁群算法.理论地震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断层检测过程,对比常规的基于方差属性的蚁群算法和基于C3相干属性的蚁群算法,本文所提方法不仅更有效地压制了噪声和地层残余响应产生的伪断层信息,而且更完整地展现了断层的延伸长度,同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26.
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最新的全国国土利用状况,健全土地调查、监测、统计和登记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本文以蚁图平台的建库软件为基础,分析其在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建库过程中依托项目建库技术方案,能提供较好的数据解决方法,不仅能满足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相关需求,且其数据处理能力、成果质量要求和成果输出要求等方面都能提供较好的解决措施,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无疑是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中的一个成功案例,其平台的设计思路及方法为国土调查建库软件的统一带来成功的经验和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开展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对于认识区域地下水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的空间分布状况、建立国家-省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支撑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理论与方法仍处于探索之中,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统一的依据。本文基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协调理论,定义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从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生态属性出发,分别建立了承载本底、承载状态两个层次的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和评价流程。以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模数、地下水开采程度作为基础指标,来初步判断承载本底、承载状态等级,而后利用地下水背景质量等级对承载本底初步结果进行修正,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选取地下水污染程度、地面沉降程度、海水入侵程度、土壤盐渍化程度等一项或多项指标作为承载状态的修正指标,对承载状态初步结果进行修正;综合承载本底、承载状态评价结果,确定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应用此方法研究了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水平整体偏弱,202个县级行政区中承载能力强的有18个,较强的有72个,中等的有19个,较弱的有36个,弱的有57个。承载能力强、较强的县级行政区几乎全部位于冀南丘陵山区、冀中山前冲积平原;承载能力弱、较弱的县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冀北山地丘陵区、冀东滨海冲积海积平原。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实例表明该方法具备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28.
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的2003年1月~2015年12月的AIRS Standard Physical Retrieval Edition 6.0中的level2的反演数据,对新疆及其周边地区--特别是三大山区近13 a的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看,可降水量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盆地地区,尤其在塔里木盆地、准最低值达1.92 mm;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可降水量所有格点13 a平均值来看,总体上,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从时间分布看,对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四个研究区域分别进行区域平均,发现以个区域年变化呈单峰型,从1~7月的可降水量逐渐增加,8~12月份的可降水量逐月减少;可降水量的整体年际变化趋势是一致的,2003—2010年呈上升趋势,2010—2015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9.
在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的基础上,本文基于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根据研究区热导率、生热率等热物理性质参数,对横穿川东北地区、秭归盆地、黄陵穹窿和江汉盆地等几个构造单元的奉节(FJ)-观音垱(GYD)地学剖面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其深部热结构认识。模拟结果显示,地幔热流自西向东逐渐升高,变化范围约为25.3~34.7 mW/m2。莫霍面温度大约在380 ℃~450 ℃之间变化。热岩石圈厚度自西向东先稍微增厚,后逐渐变薄,变化范围约为115~171 km。江汉盆地中新生代的伸展作用使其地幔热流稍有升高,“热”岩石圈厚度相对较薄(约116 km),而川东北地区则受到早期的挤压和晚期的抬升剥蚀作用,地幔热流相对较低,其深部“热”岩石圈厚度也相对较厚(约168 km)。  相似文献   
30.
苏永江  刘琼 《矿产与地质》2011,25(5):392-395
小秦岭地区是著名的多金属成矿区,其形成与酸性浅成—超浅成花岗斑岩体有关,钼矿床直接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有的斑岩体即为钼矿体;通过对斑岩的性质分析,阐述了含钼斑岩的成因、形成环境、构造机制及其与钼矿床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