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4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椒南化工区排污口附近海域的底栖生物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2年6~7月椒南化工区排污口附近海域生态调查资料,对该海域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生态群落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该海域底栖生物种类贫乏,多毛类Polychaeta、海地瓜Acaudinamolpadioidea及纵肋织纹螺Nassariusvari-ciferus等耐污种类为优势种;(2)该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较低,且局部海域出现了无底栖生物现象;(3)该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丰富度低、优势度大,表明底栖生物的生态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2.
基于VDRAS的快速更新雷达四维变分分析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雷达资料快速更新四维变分同化 (RR4DVar) 技术和三维数值云模式,初步研发了一个针对对流尺度数值模拟的快速更新雷达四维变分分析系统。系统通过对京津冀6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RR4DVar同化,并融合5 min自动气象站观测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结果,可快速分析得到12~18 min更新的低层大气三维动力、热力场的对流尺度结构特征。针对2009年7月22日发生在京津冀的一次强风暴个例,通过一系列敏感性试验,并利用局地加密资料进行检验对比,表明有效的雷达资料RR4DVar同化及自动气象站和中尺度模式资料融合方案、恰当的中尺度背景场设置和动力约束方法是获得合理结果的关键。研究也表明:恰当的系统配置能够模拟出与对流生消发展密切相关的近风暴环境特征,包括低层入流、垂直风切变、低层辐合上升和暖舌等,以及风暴自身形成的冷池、出流等与风暴演变密切相关的对流尺度结构。  相似文献   
13.
宁波海域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依据宁波海域镇海区、北仑区和大榭区三个典型区域的化工品和油品码头、生产企业和企业仓储的调查资料,对其进行分区域统计后识别出环境风险源,然后分区域对环境风险源进行重大风险源识别和分级,得到以下结论:(1)镇海区化工品和油品的码头环境风险源年接卸量和种类数大于北仑区和大榭区,镇海区生产企业的原料年仓储储量和年产品生产量、种类数、年周转量均大于北仑区和大榭区,北仑区的企业仓储的储罐总容量大于镇海区和大榭区,而镇海区企业仓储的年周转量大于北仑区和大榭区;(2)识别出镇海区、北仑区和大榭区共有重大环境风险源56家,镇海区最多有26家,其次为大榭区有17家;(3)重大环境风险源分级结果为镇海区、北仑区和大榭区的一级重大环境风险源共有16家,其中镇海区最多有8家,大榭区和北仑区都有4家。一级重大环境风险源应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宁波海域主要区域的重大环境风险源的识别和分级,为宁波海洋部门确定环境风险源类别并建立定期风险源分类和分级监管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象山港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1988—2014年的监测数据,针对象山港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建立了象山港海洋生态环境评价的科学方法,结果表明:(1)根据象山港生物生态、水质、水动力、水团提出了三类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水质指标的确定综合考虑了水体中主要超标物质、长时间序列的波动及变化趋势;(2)根据东海E2断面、象山港及口门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确定象山港的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的环境污染变化推荐基准年分别为1993年和1992年;结合频数分析法,象山港海域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的推荐基准值分别是0.023mg/L和0.50mg/L;(3)评价分级根据生态环境现状及分区衔接确定为3个等级,其中水质指标选择2011年25%、75%所对应的营养盐浓度值为分级依据;(4)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象山港从口门至港底生态环境分别为好、较好、一般,2014年为好、较好、一般、差;与2011年相比2014年象山港2、4、5、7、8、9区的综合环境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象山港水交换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验证良好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溶 解态的保守性物质为示踪剂,建立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计算了象山港水体半交换时间和平均滞留时间,并研究了斜压动力对湾内外水交换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交换速度的区域性变化较大,水体半交换时间和平均滞留时间由象山港口门向湾顶逐渐增加,口门附近半交换时间在5d以内,平均滞留时间为5~10 d;湾顶水交换速度缓慢,水体半交换时间为30~35 d,平均滞留时间为35~40d。斜压动力对狭湾外段水交换影响较弱,对狭湾内段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象山港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功能特性, 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以往以营养盐为指标的评价不能有效反映象山港的实际情况, 因此亟须对其富营养化水平开展客观、准确的评价和研究。文章利用2001年—2015年间象山港海域监测数据, 根据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现状与评价标准, 结合象山港实际情况, 对部分指标进行改进, 构建了新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应用该评价模型, 研究了象山港水体富营养化压力程度, 建立了以叶绿素a为初级症状指标, 以底层溶解氧和赤潮发生情况为次级症状指标的富营养化状态等级。同时, 结合象山港实施海域海岸带整治、五水共治、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减排等因素预测了富营养化响应状况。结果显示, 在“优、良、中、差、劣”五个富营养化等级中, 象山港综合评价等级为中等富营养化程度。其中, 压力、状态、响应的评价等级均为中级。通过预测, 未来几年象山港富营养化综合评价等级也基本维持在中等水平。该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象山港水体富营养化压力和症状水平, 其结论更符合实际, 有助于政府部门对海域富营养化进行科学和有针对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象山港分区水交换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姚炎明  彭辉  杜雅杰  刘莲 《海洋学报》2014,36(1):126-130
在验证良好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象山港划分成7个海区,以7种不同的溶解态保守性物质为示踪剂,建立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采用关联矩阵法来描述各区之间以及各区与外海之间的水交换特性。通过不同示踪剂的浓度分布,计算了15、30、45、60和80d的水交换矩阵。由各时刻水交换矩阵可知,在象山港的7个子区中与湾外水的水交换速度最快的为Ⅰ区,最慢的为Ⅶ区。Ⅲ区(西沪港)、Ⅵ区(黄墩港)和Ⅶ区(铁港)内水体与湾外海水之间的水交换速度缓慢,但与区域外水体之间的交换速度要明显快于其他几个海区。从水交换矩阵可以看出西沪港、黄墩港和3个内港之间相互交换的海水量很小。  相似文献   
18.
Glass-plate sampling during 1988- 1999 in Daya Bay and suitable corresponding analytical methods were us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issolved trace metals,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salinity of the sea surface mierolayer and subsurface water. Apparent enrichment mechanism and diurnal variation have been revealed for dissolved trace metals in the microlayer in Daya Bay. The more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was enriched in the sea surface microlayer, the more dissolved trace metals were enriched in the layer. The organic matt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richment process. The diurnal variations of dissolved trace metals showed that their concentration was apparently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tide activity that the concentration was low during rising tide, but high during falling tide. The behavior of dissolved trace metals expressed by the diurnal variation was clearly opposite to that of salinity.  相似文献   
19.
文章建立污染物动力扩散数值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象山港污染物扩散的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域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源强的实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基本小于15%;污染物动力扩散数值模型在总体上有效模拟了象山港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等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为该模型在其他海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象山港污染源和海域环境容量的确定,以行政区划为计划单元,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对象山港周边5个县(市、区)海域的环境容量进行优化分配,使象山港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对象山港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工程进行了积极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