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刊顾问编委陆培炎总工,在身患重病,住院治疗期间,仍心系着我国岩土力学与工程的发展与进步,除向《岩土力学》学报捐助人民币陆万元外,还向其它相关学报进行了捐款,令我全体办刊人员深受感动。感谢陆总以及关心、帮助和支持本刊的专家和学者,我们一定不辜负您们的关心、支持和厚受,并将尽心尽力地搞好学报的工作,为推动本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衷心地祝愿陆总身体早日康复!2001年元月感谢陆培炎总工捐助本刊6万元$《岩土力学》编辑部  相似文献   
72.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案),这是我国在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进程中,遵循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和国情,建  相似文献   
73.
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的拉萨地块于第三纪初会聚、碰撞后形成雅鲁藏布江碰撞缝合带(YZS),缝合带的位置是以现存的日喀则弧前盆地和蛇绿岩套为标志。 这一缝合带的深部结构是什么样?碰撞后发生的陆内俯冲带位于什么地方?变形范围是  相似文献   
74.
75.
76.
前言     
60年代末,各国有识之士已认识到维护全球环境之重要性与迫切性,几乎每隔10年就有一次国际性的联合行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82年国际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宣言,这些历史性的文告与公约,对维护海洋环境和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发挥了  相似文献   
77.
红层区常发育缓倾角岩质边坡,因其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地质灾害频发,灾害严重。基于光学卫星遥感、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现场调查等天空地一体化的技术手段,以2021年4月5日发生的四川洪雅铁匠湾缓倾角红层岩质崩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崩塌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机理,分析了铁匠湾陡崖区崩塌灾害发展趋势,以期为红层区类似灾害的研究提供资料支撑。结果表明:铁匠湾崩塌可分为主崩塌区和崩塌影响区两个区域,其中主崩塌区包括崩源区1处、铲刮区1处、堆积区1处、流水二次搬运堆积区1处,崩塌影响区包括潜在崩源区1处、扰动变形区5处。崩塌源区具有“上硬下软”的岩石组合,岩体发育两组近于垂直的优势结构面,2013年已表现出变形迹象,在降雨、温差的持续作用下导致源区危岩体的最终失稳垮塌,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于危岩体下方的老崩塌堆积体和基岩,引起崩塌-碎屑流灾害链。在光学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认为铁匠湾崩塌存在二次崩塌的风险,在崩塌邻区识别出类似崩塌隐患点6处,建议采用无人机、机载LiDAR等技术手段开展铁匠湾陡崖区崩塌隐患的早期识别与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78.
79.
80.
宋汉良同志(1943.1-2000.10.3)是我国杰出的石油地质学家。1943年出生于淅江省绍兴市,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程师。1954年6月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后,抱着为石油工业献身的革命精神毅然来到新疆,历任新疆中苏石油公司地调处实习员,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地质员、队长,地调处地质研究室专业组组长、地质师,区域勘探研究室主任,油田研究所代党委书记兼政治处主任、油田研究所生产管理室勘探组组长,局地质处副处长、处长,局副总地质师、副局长等职。从1983年至1985年,宋汉良同志任新疆维吾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