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1 毫秒
51.
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以地球系统及其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探究发生在其中的各种现象、过程及过程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变化及其因果关系等,以提高对地球的认识水平,并利用获取的知识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保护、减轻灾害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人类对地球奥秘的探索精神,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治的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始终是地球科学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52.
北京欢迎您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全世界人民的盛大节日。中国人民更加欢欣鼓舞,作为大会的东道主而自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北京正敞开胸怀,伸出双手,竭诚欢迎您的光临!北京承诺要把这一届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与人文奥运”为主的奥运会。为此,13亿中华儿女作出了精心的策划和充分准备。在这3300年悠久文化古城的基础上,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现代的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53.
今年是我国著名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董申保教授90华诞。为表达对先生的祝贺和崇敬之情,我们组织出版了这期"庆贺董申保院士科学人生"学术专辑,谨祝先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54.
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的邀请,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地震研究所专家潘林、别洛斯留得采夫、库尔什格娃于2001年3月12日至3月17日来我局进行了工作访问。访问期间双方专家就综合预报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员朱令人、研究员王海涛、高级研究员别洛斯留得采夫还分别做了《地震复杂性前兆及高维统计预测》、《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及其应用》、《地震短期预报》的学术报告。哈方专家还考察了乌鲁木齐基准台、红山地震台和乌什城遥测台。  相似文献   
55.
近1000年带来了地震学、卫星技术、微电子学、计算技术、油田技术以及通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为地球科学家更加精确有效地探测地球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了利用这些技术,地球科学家正在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美国航空和宇宙航天局(NASA)一道鼓励美国总统和国会资助一个称为地球镜(EarthScope)的计划。地球镜被认为是一套分布式的、多功能的、最新的相关仪器和观测台,它将拓展地球科学的观测能力,并将实时数据带到我们的桌面上。从这些设备得到数据流结合现有的和新的地质数据将会提供史无前例的机遇去…  相似文献   
56.
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暨地球物理系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王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于 2 0 0 1年 4月 8日 10时 48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 ,享年 80岁。王仁先生 192 1年 1月 2日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44年春到贵阳飞机制造厂做设计员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派到台湾参加对日军修理厂的接收工作 ,在台中市第三飞机制造厂任工程师。 1948~ 195 0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系继续深造 ,于19 5 0年获理学硕…  相似文献   
57.
58.
59.
红层区常发育缓倾角岩质边坡,因其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地质灾害频发,灾害严重。基于光学卫星遥感、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现场调查等天空地一体化的技术手段,以2021年4月5日发生的四川洪雅铁匠湾缓倾角红层岩质崩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崩塌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机理,分析了铁匠湾陡崖区崩塌灾害发展趋势,以期为红层区类似灾害的研究提供资料支撑。结果表明:铁匠湾崩塌可分为主崩塌区和崩塌影响区两个区域,其中主崩塌区包括崩源区1处、铲刮区1处、堆积区1处、流水二次搬运堆积区1处,崩塌影响区包括潜在崩源区1处、扰动变形区5处。崩塌源区具有“上硬下软”的岩石组合,岩体发育两组近于垂直的优势结构面,2013年已表现出变形迹象,在降雨、温差的持续作用下导致源区危岩体的最终失稳垮塌,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于危岩体下方的老崩塌堆积体和基岩,引起崩塌-碎屑流灾害链。在光学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认为铁匠湾崩塌存在二次崩塌的风险,在崩塌邻区识别出类似崩塌隐患点6处,建议采用无人机、机载LiDAR等技术手段开展铁匠湾陡崖区崩塌隐患的早期识别与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