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354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44篇
  1975年   43篇
  1974年   8篇
  1966年   20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地势较高,日照充足,太阳总辐射比同纬度的华北地区多10—20大卡/厘米~2,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多20—30大卡/厘米~2。全年日照时数绝大部份地区在2,800—3,000小时之间,西部地区则在3,000小时以上,是全国日照时数较多的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62.
我们对佘修平同志的文章进行了学习研究,并结合我站开展预报工作的实践进行了座谈。对佘修平同志文章中第一个问题提出“县站就不能离开气象台的天气形势、环流背景,而独立做预报”这个观点,我们是不同意的。我们认为,县站预报工作只要真正作好了,不仅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预报,而且还可以准确及时地做出预报。  相似文献   
63.
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西南地区(指云南、四川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南北构造带即南北地震带的南段,是地壳运动剧烈、构造形态复杂、地震活动十分频繁的地区。它西临印度洋板块的俯冲带,东濒古老稳定的四川地台和黔桂古陆,岩层遭到十分强烈的挤压,形成了一系列平行于印度洋板块的巨型褶皱带、深大断裂带及弧形山脉。  相似文献   
64.
商南松树沟超基性岩体位于北秦岭东段南侧豫陕交界处,长18.5公里,中部最宽2.2公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从一九五七年开始,该岩体及铬矿经有关地质、物探和科研等单位的详细工作,特别是陕冶七一三队的勘探和研究,为国家提供了一定的铬矿储量。为了查明矿区远景,扩大储量,以满足矿山开采的急需,一九七六年我们配合陕冶七一三队和陕冶地研所,对该岩体及铬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共同进行了研究。由于时间短,岩体规模较大,资料很多,因此我们只能在学习和综合分析前人的主要工作成果及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调查,按照为进一步找矿评价工作指出方向的任务要求,对其主要地质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65.
“天”究竟是什么?“天”和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是我国历史上儒法两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风雨雷电、水旱灾害这些气象现象,一向被儒家看成是天的意志的表现,宣扬什么“畏天命”,而法家则认为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提倡“制天命而用之”。所以,气象这个领域历来也是儒法激烈斗争的一个战场,“畏天”和“制天”之争成为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66.
寒露到霜降前后,是我市大批切晒地瓜干的时候,也是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引起天气多变的季节。往往由于天气连阴造成地瓜干大批霉烂,如1964年由于连阴雨造成全市霉烂地瓜干400—500万斤。因此,做好秋季连阴雨天气的预报服务很重要。  相似文献   
67.
我县地处桂南,属丘陵地区,晚稻面积60多万亩。在晚稻生产中,常常受到不同程度寒露风的危害,因而在群众中流传着“禾怕寒露风”的说法。 为了掌握寒露风的规律,我们组织全站同志深入社队调查访问,总结群众经验。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找出了我县历年寒露风的发生规律,确定了寒露风的类型及其农业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