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5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逐步引进因子场作相似预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张延亭  单九生 《气象》2000,26(3):22-27
首先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样本之间的气象因子场的相似系数和表征气象因子场与天气现象之间关系的相关特征量 ,然后用相似系数和相关特征量作参数 ,以预报拟合率为判据 ,逐个引进因子场 ,组建出最优相似预报方程 ,最终作出准确率较高的客观要素预报。  相似文献   
32.
江西持续性强降雨的气候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61-2010年江西省83个常规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江西省持续性强降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0年江西省共出现了82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且持续性强降雨有着显著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季节变化以6月最多,冬季(12-2月)无持续性强降雨,年际变化主要有3 a左右和6~8a的变化周期.年代际变化周期主要为30 a左右的变化周期,且在2000年后减小为25 a左右.江西省持续性强降雨累积日空间分布不均,具有南北少中间多的特征,多发区位于江西东部的浙赣铁路沿线.对持续性强降雨对应的大尺度背景环流形势分析发现,大尺度背景环流形势主要有4种:低槽型,南槽北脊型,台风型和转换型.其中低槽型出现的次数最多(34次),台风型出现的次数最少(9次),转换型的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33.
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高温天气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地区异常高温天气的成因,根据中国191个站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热力学方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主要是长波净辐散)是夏季中国中东部地区升温最为主要的因子,但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地区温度异常偏高(距平)主要是由中低层异常偏强(相对常年平均)的下沉运动造成的,偏强的非绝热加热也有一定的贡献,而异常的温度平流(冷平流)则起着负贡献。结合天气形势分析发现,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偏强、偏西、偏北和200 hPa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偏北是造成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地区中低层下沉运动偏强的主要原因,偏强的下沉运动又会使空中云雨减少,地表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偏强,地表温度偏高,地表向上的感热通量和长波辐射也随之增大。结合海表温度的分析发现,2013年盛夏西太副高偏强、偏西、偏北主要是由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黑潮地区和北半球西风漂流区海面温度异常偏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34.
细网格推算流域面雨量方法应用浅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流域细网格化的划分、在不固定测站条件下通过距离权重插补网格结点的雨 量和流域面雨量计算的方法,以及利用API函数(GetPixel)统计流域内网格结点的技术。  相似文献   
35.
1995年4~6月我省北部降水异常偏多,部分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我省南部降水基本正常;但时间分布极不均匀,4~5月偏少,6月雨量明显偏多,部分地方暴雨成灾。1 天气概况1.1 降水情况:从图1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1995年4~6月降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赣北异常偏多,雨量在1000~1900mm,其中赣西北、赣东北大部分县市雨量在1400mm以上,以万年县1942mm为最大。中部800~1000mm南部600~800mm,与常年同期相比,我省27°N以南大部地区偏少1~2成,  相似文献   
36.
江西"98.6"连续大暴雨过程水汽收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106初始场1×1的格点资料,着重对江西"98.6"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及本汽收支进行分析,讨论发生连续性暴雨期间的水汽特征,为暴雨预报提供一些参考点。  相似文献   
37.
为量化分析研究湖泊对局地降水强度及性质的影响,基于WRF3.8版本中尺度数值模式及NCEP/NCAR提供的1°×1°时间间隔为6 h的FNL分析资料,进行控制性试验、湖泊陆面化的敏感性试验,对2011年6月14—15日鄱阳湖附近强降水的高值中心开展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下垫面白天作为"冷源",对其附近100 km的...  相似文献   
38.
新SWAN3.0示范版通过融合“天擎”和LINUX改造等方式使系统框架更高效,在强对流识别算法、产品数量、功能模块等方面较以前版本均有了较大提升。文中使用空间领域TS评分法,并结合典型个例,对平台输出的临近预报效果和强对流识别产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光流外推法和融合外推法结果趋势一致,预报时效越近预报能力越强;预报稳定性方面,大于35 dBz回波整体好于55 dBz以上的强回波中心;光流法预报效果好于融合法;平台能有效识别冰雹、下击暴流等,能为短临监测预警预报业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9.
2022年6月26—29日长江中下游梅雨锋雨带南压减弱,29日江西降水却显著加强,北部出现了一条窄而强的暴雨带,南昌城区2 h降水超100 mm,最大小时降水量113.2 mm,引发严重内涝。利用常规观测、ERA5再分析、风云气象卫星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分析南昌城区此次短历时暴雨成因及中尺度特征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前江西850 hPa西南气流显著减弱,而水汽、能量却增加,28日08∶00—29日08∶00南昌露点温度、整层可降水量、总温度分别由23.5℃、57.5 mm、76℃上升至26℃、69 mm、81℃,有利于对流性强降水发生发展;高层持续强辐散、600—800 hPa干冷空气侵入、925—975 hPa边界层急流增强导致水汽在边界层强烈辐合等是暴雨主要成因;暴雨发生初期,赣东北对流回波具有明显后向传播特征,与赣西北东移回波在南昌合并快速发展,降水迅速增强,合并后强回波带南侧、西南侧不断有对流单体新生向东北方向移动汇入,造成强回波在南昌停滞少动;对流单体在冷池出流与环境大气的辐合线上新生,赣东北、赣西北辐合线分别位于对流带的西侧、东侧,两条辐合线移动方向相反在南昌地区...  相似文献   
40.
一体化微信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基于微信公众服务号"江西微农"进行二次开发,集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天气服务,病虫情报、农事指南、农业政策、农技推广等农业服务以及灾情互动、农情反馈、提问咨询等互动交流功能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了功能齐全、信息丰富、专业权威的气象、农业一体化综合服务。服务平台开发包括了"江西微农"后台管理系统,可以为省、市、县各部门管理员进行用户管理、消息推送、产品维护以及与用户交流提供方便易用的管理工具,显著减少业务维护工作量,实现省、市、县一体化管理,保障各项服务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