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250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227篇
地质学   703篇
海洋学   16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地下水位在非淹水期对湿地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大,但目前相关研究十分缺乏.本文选择鄱阳湖典型植被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埋深10、20、40、80和120 cm)对灰化薹草形态指标、地上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灰化薹草的株高、叶长和生物量均显著降低,地下水位10 cm处理组的灰化薹草生物量为0.371±0.017 g,为地下水位120 cm处理组(0.084±0.004 g)的4.4倍;处理组间灰化薹草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由地下水位10 cm处理组的6.29±0.70μg/g增加到地下水位120 cm处理组的8.54±1.37μg/g,表明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灰化薹草面临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灰化薹草的生理生态响应综合表明,地下水位埋深20 cm以内适宜灰化薹草的生长,地下水位埋深80 cm以上的干旱胁迫会阻碍灰化薹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942.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18 core profiles’sedimentary sequences and li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Jianghan-Dongting Basin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archeological sites in this area,we reconstructed the Holocene hydro-environmental evolution,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human occupation.The comparison reveals:11.5–5.5 ka BP,the water level of rivers and lakes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appeared a rising trend,concurrently,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Neolithic culture and ric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human occupation extended from piedmont plain to inner basin plain in the study area.The water level fell in 5.5–4.0 ka BP,meanwhile,the number of human settlements of Qujialing-Shijiahe culture rapidly increased,especially in the inner basin plain.The water level rose again around 4.0 ka BP,floods spread massively in this period,which led to the decline of Shijiahe culture.The main causes for hydr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 the study area are the fluctuation of sea level and the aggradation of fluvio-lacustrine sediments.  相似文献   
943.
覃帮勇  万雪  轩诗宇  李盛阳  刘康 《遥感学报》2020,24(9):1088-1098
港口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遥感影像数据可以为港口城市的动态监测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的宽波段成像仪是新一代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具有谱段宽、视场大等特点,在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谱段共设置有18个通道,空间分辨率分别为100 m、200 m和400 m,自2016-09—2019-07获取了大量的对地观测多光谱影像数据。本文面向 “一带一路”沿线的25个港口城市,从天宫二号宽波段成像仪获取的多光谱数据中挑选出58组不同时间获取的高质量影像,经过预处理、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处理和数据质量控制,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城市专题影像数据集,并对该数据集的应用价值和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数据集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区域资源环境遥感监测提供重要信息支撑,在港口城市相关的中大尺度场景分类识别方面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4.
通过分析现代黄河三角洲体上几种主要景观类型在不同环境单元上的空间分布差异,探讨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从遥感影像数据中提取了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4期土地覆被景观类型数据,其代表不同的景观生态类型, 采用区域质心函数计算其重心及其演替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向,通过分析,归纳出3种演替模式,为认识人类活动对新生湿地植被演替的影响和制定湿地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5.
当前,无人机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影像获取手段,不仅弥补了卫星遥感技术获取数据的不足,还能利用多角度、大范围获取地面纹理信息,为城市三维建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对基于低空无人机影像的城市三维模型构建展开了介绍,分析低空无人机影像城市三维建模的精度评估,并通过研究区域的三维模型、成图结果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利用低空无人机摄像控制点布设,可达到三维模型精度要求,旨在为有关需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46.
舟山群岛附近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渔场,有十分丰富的水产资源。在作者的笔下,在蔚蓝色的大海里有各种鱼虾资源,人们撒下渔网,捕捞鱼虾。有趣的是,作者笔下的渔网不只在海里,也覆盖了舟山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寓意着这里大多数入均以渔业为生.  相似文献   
947.
沉积物释放是海洋环境中甲烷(CH_4)的重要来源。通过2013年7月和8月两个航次,对东、黄海泥质区沉积物中CH_4浓度的垂直分布和沉积物-水界面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站位外,黄海沉积物(50 cm以浅)中CH_4的浓度变化范围在0.2~1.0μmol/L之间,长江口及浙闽沿岸附近的沉积物中CH_4浓度则要更高(1.0~2.0μmol/L),而东海东部海域沉积物中CH_4浓度波动范围为0.2~3.0μmol/L。总体来说,东、黄海沉积物中CH_4浓度偏低,这可能与观测到的高浓度硫酸盐(20 mmol/L)有关。通过整柱密室培养实验估算出东、黄海沉积物-水界面CH_4释放速率在0.64~2.12μmol/(m2·d)之间,东、黄海沉积物CH_4释放总量为6.7×108 mol/yr;但采用菲克定律估算的CH_4扩散通量则要比现场培养的结果低2~5倍,表明不同的方法在估算沉积物-水界面CH_4通量上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48.
宁东煤炭基地现有技术存在许多生态问题,如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效果差、推广价值低、缺乏监测和评价等。本研究在筛选和整合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建造了14个生态恢复地块。14个区由2组重复试验组成,每组包括6种技术模式和CK(未采取任何措施)处理组成。6种技术模式包括生态袋、生态棒、铁丝石笼、砾石沙障、活体沙障和麦草沙障模式,观测区建设在宁东羊场湾排矸场,选择累积降雨量、降雨强度、径流量、侵蚀量、丰富度、覆盖率、生物量和植被类型这8个关键监测指标进行植被生长观测和数据收集。此外,利用TOPSIS法对6种生态恢复模式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麦草沙障模式区植被恢复效果最好,覆盖率为45%,丰富度为1.23,地上生物量为0.60 kg m–2,其监测结果分别比对照组高45.16%、43.02%、71.43%。砾石沙障模式的径流和产沙量最小,其总侵蚀量为133.46 g m–2,仅为对照组的26.80%,径流量为863.32 cm3 m–2,比对照组少50.00%。TOPSIS结果显示,6种技术模式从最佳到...  相似文献   
949.
Hoek-Brown经验准则能够较容易地用来估计节理岩体的强度,在岩石工程界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只要用定量指标合理地描述岩体质量,就可确定岩体的强度,因此Hoek-Brown经验准则为通过岩体质量评分评价岩体稳定性架起了一座桥梁,并对需要采取的加固支护措施提出建议。地下硐室开挖后改变了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围岩应力产生应力重分布现象。当硐室周边围岩应力状态超过岩体弹性极限状态而进入塑性状态时,塑性区内岩体的应力满足极限平衡条件。本文简单回顾了当侧压力系数为1时,圆形硐室围岩的弹性应力和位移,在此基础上以Hoek-Brown经验准则为极限平衡条件,得到圆形硐室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的围岩弹塑性应力和位移的分析解。  相似文献   
950.
西昆仑地区位于我国著名秦祁昆造山带的西段,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该地区可进一步划分为北昆仑地体、南昆仑地体和喀喇昆仑—羌塘地体,在其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志留纪菱铁矿和石炭纪沉积锰矿最具代表性。本文在剖析典型沉积铁锰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重点分析了西昆仑地区铁锰矿成矿规律及地球动力学背景,为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及进一步找矿预测工作提供地质依据。西昆仑地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及晚古生代的演化受同时代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开合”构造旋回作用的制约;受区域构造性质的影响,金属矿产以形成于弧后盆地的沉积型铁、锰矿为特色;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为与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有关的弧后伸展盆地发育的大规模沉积变质铁矿床形成阶段,奥陶纪—志留纪为与原特提斯洋闭合有关的残留洋盆环境发育的海相沉积菱铁矿形成阶段,泥盆纪—二叠纪为与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有关的弧后盆地环境沉积锰矿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