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遵循气候规律 建设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俊铭 《贵州气象》2000,24(5):31-35
贵州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中,确定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为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生态环境建设涉及面很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和综合研究,气候与生态环境建设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密切关系,在分析喀喀期特生态特点和阐述气候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14.
水稻是贵州粮食作物中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单产也最高的作物。建国以来,贵州水稻生产发展较快,总产量由1950年的211.1万吨增至1991年的428.7万吨,增长1倍多,但年际间的产量不稳定。产量波动主要受天气候条件尤以气象灾害影响最大。为此,必须掌握水稻栽培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采取相应对策与措施,才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对水稻的影响及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对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及促进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1气象灾吝对水稻的影响1.1干旱1.1.旦春旱主要影响水稻…  相似文献   
15.
贵州高原马铃薯生态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的特性和优质高产所需的气象条件,分析了贵州高原马铃薯的生态气候条件,概述了贵州高原栽培马铃薯的气候优势及主要的气象灾害,提出贵州马铃薯优质,高产,稳产的农业气象适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论贵州喀斯特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漰???????????棬??????????????????е??????????????o??????????????????????????棬????????????????????????????????????????????????????????????????????????????????????????????????????????????????????????????????????????????????????????????????????????У?????????????????????????????????????????????С???????????????????????????????????????????????????????????????????????????????????????????????????????????????????????????°?????????  相似文献   
17.
吴俊铭 《贵州气象》1999,23(5):28-29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各行各业的主要话题之一。农业气象工作也不例外,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大体了解未来农业气象工作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统一认识,稳定和巩固农业气象队伍,有利于农业气象事业的发展。本文在回顾全国和贵州农业气象发展的历史和分析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农业和农业气象发展的动向,结合贵州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对贵州农业气象工作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初步看法。1历史的回顾我国农业气象工作创建于1953年,1958年在南京召开全国农业气象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在明确农业气象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抗灾能力及灾情评估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策略,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致灾因子提出不同的防御对策措施,可为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黔中地区非耕地栽培的猕猴桃、桃和太湖枇杷等三种果树,进行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平行观测,研究了“三果”主要生育期所需的农业气象条件和指标,分析了“三果”栽培的气候生态条件并进行了气候分区,评价了“三果”在黔中及贵州栽培的气候适宜性程度、贵州非耕地栽培”三果”的前景及其重要意义,提出开发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城镇、工矿企业排污、森林和植被的破坏、陡坡开荒造成水土流失以及高密度的网箱养鱼和大量施用农药等人类活动对淡水资源的污染和影响。并根据“开源与节流并重,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并重”的原则,从5个方面提出防止或减轻水质污染,增加水的来源。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