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267篇
地球物理   191篇
地质学   549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2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6篇
  1974年   14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9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时序InSAR技术的优势,以新疆WLL水库大坝为研究对象,使用31幅Sentinel-1A影像,采用StaMPS 方法对其进行形变监测,得到大坝及周边区域的形变结果,并从内、外符合精度两个方面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PS点平均形变速率标准差区间为0.3~3.1mm/a;StaMPS与SBAS形变速率中误差为±5.7mm;与大 坝二等水准监测成果比较,垂直形变速率中误差为±5.0mm,垂直累积形变量中误差为±10.2mm。从而证明 StaMPS方法在大坝形变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2.
对苏尼特左旗地区阿木乌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岩体成岩年龄为235.1±3.2 Ma,属中三叠世。岩体具有高SiO2、富K2O、低CaO、低TiO2的特征。强烈亏损Sr、Ba、Ti、P等元素,富集K、Rb、Th等亲石元素,具有右倾"海鸥型"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型式及强烈的负铕异常等特点。A/CNK=0.77~1.19,A/NK=1.26~1.64,表明阿木乌岩体具有偏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具有较高的Y/Nb值(2.31~3.001.2),显示出A2型花岗岩的特征,说明岩体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3.
2012年7月中旬日本熊本县迎来特大暴雨,暴雨在熊本县市区内引发洪水,并在位于其东北部的阿苏地区引发了数量巨大、后果严重的地质灾害。通过同年10月到11月之间多次现场灾害调查,发现当地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当地的地理环境给相关部门后续的治理和修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同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因而相对于灾后进行治理和修复工作,事前对于当地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危险度评价,在危险度大的地方提前建立防护措施具有更大的实际和经济价值。本文运用日本熊本大学工学部环境岩土研究室自主研发的危险度评价RESS软件对选取的阿苏坂梨区域进行危险度评价,获得了被研究区域的地势起伏度、横断面形状、斜面倾斜角度、集水面积、土地利用信息、土体表层地质、灾害场所变化情况等7个类别的解析图像和数据。结合使用数量化Ⅱ类分析方法,对危险度评价的结果进行验证和扩展,危险度评价的准确率和灾害场所的判断准确率均高于研究要求,另外也获得了由RESS软件解析出来的各个类别的因子对于地质灾害事件的贡献度大小。依据危险度评价的结果绘制出被研究区域的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地图,该地图简单易懂,具有一定的社会共享意义和专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4.
在玉龙滩地区古元古代托赖岩群变质岩中发现了一套基性岩脉侵入体,岩石类型主要为辉长岩、辉绿岩,侵入于托赖岩群片麻岩、片岩,岩脉长轴走向大多以北西向为主,个别近南北向或北东向,露头规模一般长10~35m,宽5~10m。通过同位素测年分析辉绿岩脉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结合对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属于拉斑玄武系列,形成于伸展性构造环境。结合本区区域地质分析,该岩脉可能为祁连山造山带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结束之后,由于陆壳加厚而发生伸展崩塌,造成幔源基性岩浆底侵,形成了该类相当于基性岩墙的产物。反映北祁连地区在早二叠世有一期陆壳加厚伸展背景下的基性岩浆底侵事件。  相似文献   
155.
在六盘山地区下白垩统六盘山李洼峡组中发育了湖相丘状叠层石,通过对叠层石的特征和叠层石地球化学组分分析表明,研究区叠层石主要产于安静低能水体环境,而且对沉积物的捕捉和粘附作用不甚明显,生物膜的钙化和原地微生物引发的沉淀作用是主要成因。经分析,研究区叠层石的Sr/Ba值为12.36,CaO含量为45.56%,总体上,研究区叠层石形成于盐度高且温度较高、气候炎热、蒸发量大而且较为干旱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6.
新疆开都河流域主要地貌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中没有一个要素与地貌形态无相互影响,人类的任何一个生产活动也与地貌形态具有密切联系.以新疆开都河流域地貌形态为研究对象,探讨流域尺度地貌形态类型、不同地貌形态的空间变异特征.在开都河流域实地考察、制图分析、对地貌形态分类和测定不同地貌类型的面积和相对高度、各地貌类型相互影响的数据基础上,采用地貌类型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对研究区的地貌形态进行了制图分类及其特征变异分析,并采用GIS定位测定方法,做出开都河流域的地貌类型空间数字地图.结果表明:开都河流域地貌形态复杂多样,虽然开都河流域是以天山山脉中段南麓的山间盆地——焉耆盆地为中心,但是在流域中陆地上的地貌类型均有分布.该流域是典型的封闭性盆地地貌为主,多种地貌形态并存而交叉分布;该流域由三个盆地地貌单元组成,表现出山间盆地地貌类型的环状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57.
新疆喀什地区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市灾害风险内涵的基础上,从致灾因子、历史灾情、暴露易损性、抗灾恢复力四个层面构建了新疆喀什地区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喀什地区城市自然灾害进行了分析;采取1991-2011年数据对喀什地区自然灾害风险数据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991-2003年间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呈现波动趋势,2004年以后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原因使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往年呈现增长趋势,这直接影响该地区城市灾害风险变化.最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8.
有许多原则严格限制西方报章记者的表达自由。这些原则禁止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加上自己的评论、判断、解释或推论,以确保新闻的客观性、可靠性的公正性。客观的新闻工作者懂得新闻的概念,遵循严格的中立原则,避免经济、宗教、政治或民族偏见。尽管如此,报章的编辑、经营者和老板却能左右新闻。他们可以决定是否发表,发表多少以及在哪儿发表某条新闻,这一情形及其他因素对新闻的客观性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59.
基于彭秋和等1978年得到的无扰动有限厚盘引力势,根据两个引力势参数(h_(z1)= 0.001kpc,h_(z2)=0.325 kpc)和两个速度分布参数(σ_(v1)=115km/s,σ_(v2)=200 km/s)组合的4种情况,对4×10~5颗脉冲星做了三维蒙特卡洛模拟.4×10~5颗脉冲星按着10~8年间隔被分成20组,计算了每组“逃逸”脉冲星所占比例.对每组中“未逃逸”脉冲星,分别在0<r<25kpc和5<r<11kpc两个区域中对|z|分布做了统计,研究了“未逃逸”脉冲星在这两个区域中的分段标高和累积标高的演化特征.“未逃逸”脉冲星的分段标高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变化不规则,但累积标高的变化却比较平滑.在相对长的时间里(>10~8年),银盘厚度对脉冲星累积标高演化有显著的复杂影响;在相对短的时间中(<2×10~7年),这种效应很小,而且累积标高对时间的依赖关系是线性的.在长时间里,初始速度分布对累积标高也有显著影响.在引力势h_(z2)=0.325 kpc的条件下,在径向范围5<r<11kpc和时间t=9.22×10~6年以及σ_(v2)=200km/s的情况下,模拟的累积标高是0.596±0.005 kpc.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