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大气科学   157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Progress in the attribution of climate warming in China for the 20th century is summarized. Three sets of climate model experiments including both coupled and uncoupled runs have been used in the attribution analyses. Comparison of climate model results with the observations proves that in th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in the recent half century, climate warming in Chin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creasing of the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while sulfate aerosol should also have contributions. When both external forcing and natural forcing agents are prescribed, coupled climate models have better results in producing the observed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in China. The role of oceanic forcing is also emphasized in the attribution analyses. The observed climate warming of China in the 1920s could not be reproduced in any set of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72.
何超  周天军  吴波 《气象学报》2015,(5):940-951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是影响东亚夏季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其年际变率受热带多个海区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调控。为明确影响夏季西太副高的关键海区及其影响机制,在总结最近十余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归纳出影响夏季西太副高年际变率的5个关键海区,包括赤道中东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洋大陆附近海区以及热带大西洋。阐述了这5个关键海区的海温异常影响西太副高年际变率的机制,并探讨了5个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形成机制。围绕夏季西太副高的年际变率,回顾了当前气候模式的模拟和预测研究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本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3.
174.
法国外长谈2015巴黎气候大会的4个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法国外交和国际发展部部长沃朗·法比尤斯2015年5月15—17日来华访问,并于5月16日在法国驻华使馆召开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发布会,会议由法国驻华大使主持,作为主办国外长和会议主席法比尤斯介绍了将于2015年11月30日到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21次会议(简称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1-CMP11)的有关情况。法比尤斯说,本次气候大会力求达成4个目标。(1)一项普遍协议:联合  相似文献   
175.
Multi-decadal high resolution simulations over the CORDEX East Asia domain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nested within the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model, Grid-point Version 2 (FGOALS-g2). Two sets of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at the resolution of 50 km, one for present day (1980–2005) and another for near-future climate (2015–40) under the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8.5 (RCP8.5) scenario. Results show that RegCM3 adds value with respect to FGOALS-g2 in simulating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summer total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for present day climate. The major deficiency is that RegCM3 underestimates both total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he potential changes in total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in summer under the RCP8.5 scenario were analyzed. Both RegCM3 and FGOALS-g2 results show that total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tend to increase over northeastern China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but tend to decrease over southeastern China. In both RegCM3 and FGOALS-g2, the change in extreme precipitation is weaker than that for total precipitation. RegCM3 projects much stronger amplitude of total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changes and provides more regional-scale features than FGOALS-g2. A large uncertainty is found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where RegCM3 and FGOALS-g2 project opposite signs in terms of precipitation changes. The projected change of vertically integrated water vapor flux convergence generally follows the changes in total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both RegCM3 and FGOALS-g2, while the amplitude of change is stronger in RegCM3.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rojected precipitation changes may be more affected by the changes in water vapor flux convergence, rather than moisture content itself.  相似文献   
176.
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耦合模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太平洋涛动是夏季欧亚大陆东部(15°—50°N,60°—120°E)与北太平洋上空(15°—50°N,180°—120°W)温度场反相变化的现象。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由对流层上层(500—200 hPa)温度定义,反映了亚洲-太平洋纬向热力差异。基于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FGOALS_gl的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结果,讨论了其对20世纪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变化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较之ERA-40再分析资料(1960—1999年),模式很好地刻画出上层温度场的平均态和主导模态的空间型。从趋势上看,模式对北太平洋上空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和趋势模拟较好,但未能模拟出亚洲东部陆地上空的降温趋势。从频谱分析结果看,模拟的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2—3,a的年际变率与再分析资料相当,5-7 a周期的变率较弱。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与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相关的亚洲季风区气候异常。在20世纪模拟中,外强迫因子会改变耦合系统的年际变率,在自然因子强迫下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的功率谱向低频方向增强,人为强迫因子的作用则相反。自然强迫因子和人为强迫因子在不同时期对亚洲-太平洋涛动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作用不同。在年际变率中人为强迫因子能够控制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变率使其不致过大;在年代际变率中人为强迫因子会增强自然强迫下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变率。模式上层温度的主导模态受ENSO调制,可能影响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年际变率。因此,模式对ENSO模拟能力的缺陷是制约模式对流层上层温度及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7.
围绕着海洋环流与气候变率的联系,概述了近年来有关温盐环流输送带路径、海洋环流在地球气候系统的热平衡和水循环中的作用、大洋温盐环流的稳定性和变率对气候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8.
利用大气环流模式模拟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强迫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建  周天军  宇如聪 《大气科学》2007,31(4):561-570
北大西洋地区的海温异常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大气产生影响,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作者利用伴随北大西洋涛动出现的海温异常对大气环流模式CAM2.0.1进行强迫,考察了模式在冬季(12月、1月和2月)对三核型海温异常的响应。通过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再分析资料的对比,发现该模式可以通过海温强迫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具有北大西洋涛动特征的温度场和环流场。在北大西洋及其沿岸地区,模式模拟出了三核型的准正压响应,与经典的北大西洋涛动型大气异常是一致的。模式结果与北大西洋地区大气内部主导模态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异常中心位置多偏向于大洋上空,在陆地上的异常响应强度很弱;二是高纬地区对海温异常的响应不显著,没有强迫出与实际的大气模态相对应的异常中心,表明该地区海洋的反馈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79.
针对LASG/IAP发展的大气环流模式GAMIL(Grid-point Atmospheric Model of IAP LASG)的两个版本GAMIL2(G2)和GAMIL3(G3),评估了其对热带降水气候态以及对流垂直结构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新版本模式降水模拟改进的原因以及热带对流垂直结构与降水模拟偏差的关系。两个版本的GAMIL模式都较好地捕捉到了热带降水的主要特征,且G3的模拟结果整体优于G2。新版本的主要改进在于显著减小了热带西北太平洋正降水偏差。水汽收支诊断显示,模式降水偏差主要来源于蒸发项和水汽垂直平流动力项,而后者的偏差则来自于对流强度和对流垂直结构的共同作用。对流垂直结构偏差主要存在于赤道印度洋与赤道大西洋区域,表现为大气低层辐合分量偏小,对流卷出层高度偏高;在热带西北太平洋与赤道东太平洋区域,模式较好地还原了典型的“头重型”和“脚重型”对流垂直结构,但依然存在有整体性的对流偏深。湿静力能(MSE)收支显示,热带西北太平洋区域过量的净能量通量是模式垂直运动偏差的主要来源。而对流垂直结构偏深造成的总湿稳定度(Gross Moist Stability,简称GMS...  相似文献   
180.
本文基于观测和再分析资料,采用水汽收支诊断和合成分析方法,对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3模拟的全球季风进行了系统评估,给出其较之前版本FGOALS-g2的优缺点,并通过与其大气分量模式GAMIL结果的比较,讨论了海气耦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GOALS-g3能合理再现全球季风气候态的基本特征,包括年平均、年循环模态、季风降水强度和季风区范围等,但模式低估陆地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高估海洋平均降水,模拟的热带地区春秋非对称模态偏强。研究指出FGOALS-g3模拟的陆地季风区范围偏小,这与模式模拟的夏季水汽垂直平流(尤其是热力项)偏小有关。年际变率上,FGOALS-g3能再现El Ni?o年全球季风降水偏少的整体特征,其不足之处在于部分季风区的降水异常存在一定偏差,例如其模拟的El Ni?o年西非季风区降水偏多和西南印度洋的偶极子型降水异常,均与观测分布不一致,且模式中西北太平洋季风区降水较观测偏多。这是由于El Ni?o年,模式中西非高层无弱辐合中心,且海洋性大陆较观测偏暖,对流中心西移。相较于FGOALS-g2,FGOALS-g3对环流、季风降水的年际变率和季风–ENSO关系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