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647篇
海洋学   102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21.
西藏拉萨地块西南部赛利普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为一套含地幔包体的粗面安山岩,高K_2O,MgO、Cr、Ni含量,K_2O/ Na_2O比值和Mg~#,为地幔低度部分熔融的原始岩浆,或经橄榄石、单斜辉石或Fe-Ti氧化物分离结晶。岩石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富集放射性成因Sr、Pb和Nd同位素,指示岩浆源区为富集地幔。采用LA-ICP-MS测定赛利普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三件样品的18颗新生岩浆锆石U-Pb年龄为15.8~19.2Ma,其中钾质岩石样品SL0628中11个点的加权平均值为17.7±0.3Ma,与他人获得的~(40)Ar/~(39)Ar年龄一致。三件样品中新生岩浆锆石的ε~(Hf)(t)变化范围为-7.6~3.9,平均地壳模式年龄(t_(DMC)=0.86~1.59Ga)变化较大,除两个分析点显示亏损特征外,总体显示富集特征,表明岩石源于富集源区,但有少量亏损地幔物质加入。三件样品共获得49颗继承锆石的U-Pb年龄介于20~1907Ma,其Hf同位素组成(ε_(Hf)(t)=-25.9~5.3)和平均地壳模式年龄(t_(DMC)=0.79~4.08Ga)变化较大;其中的37颗年龄较小的继承锆石(20~110Ma)指示地幔源区可能受到四期明显的岩浆改造事件(62.2~64.0Ma,43.3~55.1Ma,29.5~37.7Ma和20.1~27.4Ma)和两个岩浆活动间歇期(70~90Ma和37.7~43.3Ma)。在拉萨地块首次发现29.5~37.7Ma的岩浆活动,并发现与林子宗火山岩同期的、Hf同位素富集的岩浆活动(62.2~64.0Ma,ε_(Hf)(t)=-21.2~3.0)。三件样品中49颗继承锆石的Hf同位素研究表明源区富集组分可能源自拉萨地块古老地壳基底和俯冲的印度大陆地壳。赛利普钾质-超钾质岩石形成可能是印度大陆地壳前缘撕裂和分段俯冲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2.
近年来,随着铀价的上涨和对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极大地刺激了许多公司纷纷加入铀矿找矿行列,铀矿勘查活动异常活跃,铀资源也引起极大的关注。根据近日出版的一期“红皮书”和有关资料,介绍了世界铀资源及其变化,以及9个产铀大国的铀产量及近期的铀勘查活动。  相似文献   
923.
为揭示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层泥岩在不同含水条件下的蠕变特性,采用YSJ-01-00岩石三轴流变试验机进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和轴向荷载的提升,蠕应变量与瞬时应变量的比值整体上都呈增大趋势,比值范围为0.117~0.985,平均比值维持在0.348~0.480之间;(2)红层泥岩的初始、稳态和极限加速蠕变速率都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3)红层泥岩的长期强度随含水率的上升而降低,量化比较发现红层泥岩的非线性蠕变程度随含水率的上升而越得到体现。研究了红层泥岩蠕变的非线性特征,提出一个黏弹性模量E(ω),并引入一个非线性黏塑性体,建立一个新的改进后的伯格斯(Burgers)模型。基于BFGS算法和通用全局优化法对蠕变试验曲线进行辨识,确定模型参数,并进行模型可靠性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4.
925.
张态成  彭期伟 《水文》1995,(4):28-34
阳朔站20m ̄2蒸发池蒸发试验成果分析及广西地区蒸发折算系数研究张态成,彭期伟,范慧娟(广西阳朔水文站)(广西水文总站)蒸发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和水资源估算、评价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资料。为了研究广西地区水面蒸发的特性以及蒸...  相似文献   
926.
苏皖地区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易发成  李虎杰 《矿物学报》1995,15(2):242-248
本文对凹凸棒石粘土矿中坡缕石及其共生的蒙脱石、白云石、蛋白石进行了稳定同位素研究。坡缕石δ^18OSMOW为24.7‰ ̄26.3‰,δDSMOW为-59.1‰ ̄-16.8‰,推算形成温度为71 ̄81℃。白云石δ^13CPOB为-7.2‰ ̄-11.7‰,δ^18OSMOW为19.6‰ ̄27.3‰,推算形成温度为29 ̄74℃。研究表明,苏皖地区凹凸棒石粘土矿床是在火山喷发间歇期,与火山作用有关热水溶液  相似文献   
927.
928.
陕西省的稀有稀土金属找矿工作始于六十年代初,在成矿类型上仅限于花岗伟晶岩和少量碱性岩。1970年后,随着地质工作重点的转移,稀有稀土金属的普查找矿工作才暂缓下来。近年,笔者又在从事陕南稀有稀土金属矿产的有关工怍,收集了一些资料,同时根据稀有稀土金属的成矿专属性、成矿地质条件及各种矿化因素的空间分布,为开展稀有稀土金属的普查找矿工作,仅将陕南地区初步划分为以下八个成矿远景区(见图1)。现将其简介于后,以供参考,不当之处诚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29.
湖南某铀矿有一种经过多次化学处理而形成的,工程性质异常特殊的人工土。它是在选矿过程中,由经粉碎的铀矿石的硫酸提取液里,用环氧树脂吸附法除去铀之后,废液中加石灰中和排放到尾矿库自然沉积而形成的。多年积累,目前已达12米以上,尾矿库已被完全充满。为了扩大库容充分挖掘该矿的潜力,拟在这些沉积物上面再修建挡土坝。在进行了一系列土工试验后发现该土的天然含水量高达125.4%(超过流限),孔隙比为3.50到4.00,压缩性很大,而抗剪性能却很好,固结快剪的C值为0.15kg/cm~2,f值  相似文献   
930.
关于谣传所谓1980年8月将在中国闽南发生8级大震的消息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影响概况综述,作为本刊1981年第6期发表的一份关于该地震谣传社会调查报告的补篇。本文着重叙述了该地震谣传所造成的人们心理异常反应及个人和集体经济损失,分析了该地震谣传社会经济影响的特点及对其后果的评价,最后归纳了从这次地震谣传及我辟谣对策中所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