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2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出版发行 由著名经济学家林凌教授、著名地质学家刘宝珺院士主编的《南水北凋西线工程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于2006年5月由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于8月31日在成都举行了首发式。《备忘录》分工程地质问题、环境生态问题、经济社会问题、西线工程替代方案探讨、彩图等五篇,收入论文31篇,共计32万字。共有50多位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参与了论文的撰写。  相似文献   
102.
基于强磁场与金属元素富集规律的内在联系,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观察在有、无磁场(其他条件相同)条件下Co、Fe、Ag、Mn、Cd、Cr、Au、Ni等金属化合物的沉淀特征,总结分析沉淀与磁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从省级气象培训中心改革与建设,以及市、县气象局学习点和局校合作等方面,对江西气象培训体系改革与建设进行了论述,认为省级气象培训中心应以远程教育培训为主,开展全员基础业务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市、县气象局是远程教育培训的学习点。要按照“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优化教育培训队伍、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要求,建设有气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气象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4.
论江西气象预报预测体系改革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改革思路、主攻方向和业务分工等方面,对江西气象预报预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认为预报预测体系是整个基本业务系统的核心,是实现预报预测准确率提高的关键,应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结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农业气象与生态、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多轨道的预报预测业务,并紧紧依托气象基础业务系统,加强与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合作,围绕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依托,综合利用多种监测资料和预报预测技术方法,以预报人机交互系统为工作平台,加强雷达、卫星等遥感应用产品对多轨道业务的支持,充分发挥预报员的作用,发展多轨道、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业务,连续滚动制作空间上完整、时间上连续的预报预测产品。  相似文献   
105.
DISCUSSING ABOUT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ON O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测绘 《四川测绘》2000,23(4):159-162
  相似文献   
106.
《四川气象》已走过 1 9个春秋。 1 9年来 ,她出版期刊 70期 ,刊载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 1 50 0余篇 ,为四川省气象管理的发展和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气象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川省气象专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新形势下 ,《四川气象》已逐渐显现出她不适应的方面 ,对其版面和刊载内容进行调整势在必行。借鉴我国部分省级优秀气象期刊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川气象》从这期开始 ,已由纯学术性刊物改为以刊载学术论文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并新增工作论坛 ,气象科技产业和百花园等栏目 ,以增强…  相似文献   
107.
    
四川盆地东部伏旱区 ,包括重庆市和四川省达州市及广安、南充地区部份市县。在 1 957年前称为川东伏旱区。虽然国家已将行政体制改变 ,但夏季仍属同一气候区 ,为利于气候上的研究和文字上的叙述 ,本文集统称四川盆地东部伏旱区 ,简称盆东伏旱区。伏旱是盆地东部出现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它有十年八、九旱 ,十年三大旱之说。由于盆地东部是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农业区 ,灌溉能力弱 ,靠天吃饭的土地占了很大的比重。 6月 2 0日到 9月 1 0日期间又是该地大春作物水稻、玉米、红苕的主要生长期 ,一遇较强伏旱 ,高温少雨天气…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认识东亚 50 0hPa环流与盆东伏旱强度关系 ,我们利用 1951~ 1980年 50 0hPa的平均图资料 ,取 110°E经向剖面 ,计算出各类旱年平均地转西风风速分量的时间演变图。采用对比分析方法 ,分析了伏旱同期和前期东亚上空 50 0hPa环流演变特征 ,并运用分析结果建立了判别预报指标 ,可为制作长期预告参考。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进一步提高测报质量,简化本站气压订正手续,我们对订正简表又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表篇幅只有原表的四分之一,并可以一次查出本站气压订正值,不必另加小数订正。查算出的数值准确性,仍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