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435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于去年12月在成都市召开首届水文、工程、环境遥感地质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有代表100人,列席代表30人。会议收到论文97篇。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特点是:遥感技术密切为国家重点经济建设项目服务。论文包括了有关上海经济区、山西能源基地的水资源和工程地质;有关  相似文献   
992.
我们在热田温度场、压力、视电阻率、水热蚀变矿物和硫、氢、氧同位素及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提出羊八井热田的“自由对流模型”。根据由自由对流机制控制的热流体的“蘑菇形”温度结构,可指导浅层热储的布孔、设计钻孔合理结构并能预测深部热储的高温中心位置。有迹象表明,自由对流形  相似文献   
993.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是地震预报的重要基础,对观测数据干扰进行分析排除是提取地震前兆信息的核心。通过对张道口地震台2015~2018年水物理观测数据受干扰情况分析,及时发现和总结观测数据存在的各种问题,将干扰分为人为干扰、系统干扰、自然干扰、场地环境4种类型,并将6种具体干扰分别归纳到了相应的干扰类型,找出了干扰的特征,描述了干扰的过程,分析了引起干扰的具体原因,阐释了干扰对水温水位前兆数据观测造成的影响,并对干扰的过程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提出了避免干扰的技术措施。通过对水位水温干扰全方位的分析研究,能够促进对地震前兆信息的处理,以期快速准确地识别并排除前兆干扰,为全国其它地震台水位水温干扰分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夯实通过水物理测项预报地震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4.
马铃薯对土壤水分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马铃薯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马铃薯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特征、产量形成等对水分亏缺响应的研究进展。干旱胁迫可引起播种后的种薯延迟或者不能发芽,出苗后的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光合能力降低,最终导致块茎产量和收获指数下降。同时,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强度的增加,干旱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马铃薯叶片扩张速率的土壤有效水(PAW)为0.73(低敏感性品种)~1.00(高敏感性品种),植株相对生长速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PAW阈值分别为0.87、0.60、0.60。目前马铃薯生产中基于土壤和植株两个方面监测作物水分状况的监测指标和要素包括基于土壤的土壤水分、潜在蒸发、蒸发皿蒸发等以及基于植物的气孔导度、复水后的光合恢复、叶片/茎秆水势、叶绿素、叶片扩张、叶片相对含水量、作物水分胁迫指数、冠层温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干旱对马铃薯生产影响研究中应着重加强的关键科学问题,为防旱减灾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5.
以内蒙古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新疆北部粉刺锦鸡儿(Caragana pruinosa)、多刺锦鸡儿(Caragana spinosa)为材料,探讨4种植物叶脉特征是否存在差异,是否促进干旱胁迫下叶忍耐的最低水势的分化。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叶忍耐的最低水势分别为-6.0 MPa和-6.5 M Pa,粉刺锦鸡儿、多刺锦鸡儿忍耐的最低水势分别为-4.0 M Pa和-4.4 M Pa;最低水势与一级脉密度、二级脉密度无线性关系,但随三级叶脉密度和细脉密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最低水势随一级脉、二级脉、三级脉和细脉导管壁厚与导管腔直径比值的三次方(t/b)3增加而增加,但只与细脉(t/b)3显著线性相关。和新疆分布种相比,内蒙古分布种三级脉和细脉密度的增加,细脉抗塌陷能力的增强促进了叶干旱胁迫下忍耐的最低水势的下降。  相似文献   
996.
沙埕港湾口断面潮流及余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沙埕港湾口断面的连续走航观测资料,成功构建了沿走航断面的10个站点的连续海流序列,并分析了潮流、余流、潮通量等水文要素。分析结果表明,沙埕港湾口水道潮流类型为正规半日潮流,涨潮最先出现在中下层而落潮最先出现在上层,涨(落)潮转流相差约为30min。水道内潮流为往复流,M2和S2分潮流流速较大,倾角基本沿水道主轴方向。沙埕港湾口断面余流呈2层结构,10m以浅基本为东南向余流流出湾口,核心位于湾口断面南侧。10m以深多为西北向流入湾内,入流核心位于湾口断面中部的底层区域。对潮通量的计算表明,通过湾口进入沙埕港的潮通量约为1.63×108m3。  相似文献   
997.
二维粒子形状分类技术在云微物理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飞机粒子探测系统中云二维图像探头开发的二维粒子形状分类技术。该技术利用粒子形状几何参数特征把云粒子分为8种类型,分别为微小状、线形状、聚合状、霰状、球状、六角形状、不规则状和枝状。同时结合冰水质量关系,给出了探头液水含量和冰水含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应用该技术对2006年4月6日一次飞机探测获取的数据进行了云微物理结构分析,聚合状、霰状、六角形状、不规则状的总出现频率为78%,其中霰状粒子的出现频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非降水云中的液水含量、液滴粒子浓度、冰晶浓度明显小于降水云,非降水云中液水含量的平均值为0.01 g m-3,冰水含量的平均值0.007 g m-3,冰晶粒子浓度的平均值为11.9 L-1。  相似文献   
998.
韦晋  何金海  苏志重  姚丽娜 《气象》2013,39(2):129-136
使用1979-2008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资料分析了全年各月经向风特征,发现青藏高原东南侧存在一个全年盛行南风的区域(22.5°~30°N、105°~110°E),即常年南风区.该区域南风呈现冬弱夏强的演变特征,尤其在春夏时期呈现双峰值状态,峰值分别出现在15候和37候左右.进一步分析表明,常年南风区南风与我国南方春季降水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15候左右常年南风区南风第一次增强并达到峰值,持续的强南风使得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随之有突然增加的趋势,进入春雨期.高原东南侧常年南风区南风两个峰值出现的原因并不相同.15候左右出现的绕流南风大值是由于高原的突然加热产生的低空气旋性环流叠加在绕流西风上,从而造成了南风的加强,湿润的偏南风给华南地区带来持续的降水,江南春雨开始.而37候左右出现的绕流南风大值是由于南海夏季风爆发后,孟加拉湾槽前强大的西南风加强了该处的绕流南风,使得南风势力变得更为强大,推进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999.
某防雹增雨作业点对37 mm高炮进行起炮变换过程中,未将规正螺杆按规定收到位,且炮手站在纵梁上接送牵引杆时,头部未偏离引杆的垂直运动轨迹,在牵引杆滑脱瞬间,反的牵引杆将其打伤。分析事故的原因,提出解问题的办法,供高炮操作和维护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逐时气象观测资料和一日4次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1月4一7日(第一次过程)和24—27日(第二次过程)安徽省南部(简称皖南)两次冻雨过程中冻雨分布、时间演变及环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自动气象观测仪器的风速突然降为0 m·s~(-1)、风向固定不动,可大致推测出冻雨出现时间,比人工观测到冻雨出现时间早。两次冻雨天气均是在准静止锋天气下出现的,但导致冻雨形成的机制不同。第一次过程为典型的"冰相融化"机制,第二次过程为典型的"过冷暖雨"机制。东亚大陆近地面冷高压使两次冻雨天气中皖南处在东北气流之下,其带来的冷温度平流形成近地面到地面的冷垫,而750 hPa高度附近南支槽槽前暖湿气流带来暖温度平流是融化层或逆温层维持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当高空温度层结满足冻雨出现条件时,地面0℃线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冻雨出现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