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董婧  孙明  王彬 《海洋与湖沼》2012,43(3):556-561
白色霞水母是我国沿海主要致灾水母种类之一,利用野外调查和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盐度对白色霞水母螅状体存活、生长和横裂生殖的影响以及盐度对白色霞水母碟状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霞水母螅状体生存的盐度上限为35,下限为12.5,生长最适盐度范围为15—32.5。盐度30和32.5组螅状体横裂率最高,与其它各盐度组的螅状体横裂率差异极显著(P<0.01)。白色霞水母碟状幼体生存的盐度上限为35,下限为15,生长最适盐度范围为20—35。  相似文献   
72.
西藏砂生槐种群结构与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雅鲁藏布江中游砂生槐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分别在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设立20 m×30 m的样方,通过对不同生境条件下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不同径级空间关联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砂生槐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砂生槐种群年龄结构与种群(总和)特征基本一致,均呈基部宽、顶部狭,随径级增大个体数减少的趋势。砂生槐种群中幼龄体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集群分布,随着年龄等级的增加,由中幼龄体不同尺度下的集群和随机分布交替出现过渡到大龄等级下的随机分布。半固定沙地砂生槐种群不同径级的空间关系有正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方式,变化趋势是随着径级差距的加大,幼体与其他径级砂生槐的空间正相关性逐渐减弱;固定沙地砂生槐种群不同径级的空间关系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3.
朱集煤矿1111(1)工作面以F29断层为北边界,F29断层落差35 m,倾角70°,断层切割上下含水层,为较大导水正断层。在布置采煤工作面时,需留设断层边界防水煤柱。根据淮南矿区经验,留设防水煤柱一般取经验值80~100 m,故1111(1)工作面布置至F29断层前100 m。根据科学计算,得出准确防水煤柱宽度为60 m,这样既能提供矿井安全回采的科学依据,又能减少压煤量,提高回采量。并可为今后其他采煤工作面留设防水煤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利用地基日冕仪对更靠近太阳临边的日冕进行成像观测,对于深入研究日冕结构的产生及演化等非常重要.为得到准确的观测数据,本论文提出了地基日冕仪光度校准和补偿方法.针对观测谱线为530.3 nm的地基日冕仪原理样机,我们搭建了实验室测试系统校准日冕仪.同时,为对大气传输路径上的光损失进行补偿,我们研制了太阳辐照计,用于同步记录太阳光球辐照度作为参考基准.在威海进行了实地观测,实验表明:采用不同光电探测器的两套辐照计地面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不超过0.5%,由此估计地基日冕仪光度校准总的相对不确定度约为0.54%,验证了该方法是精确和可行的.据此确立的数据处理流程将用于子午工程二期建设设备中光谱成像日冕仪的科学数据产出,并可为空间日冕仪光度校准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5.
甘肃礼县马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孙明 《甘肃地质》2000,9(2):28-36,27
马泉金矿床是 80年代末在西秦岭岷县—礼县东部地区发现的微细浸染型金矿。该矿床定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断裂西段膨大、分枝锐角夹持区 ,受印支期吴茶坝复式花岗岩体南外接触带中近东西向脆—韧性剪切带和叠加于该剪切带上的脆性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晚古生代裂陷海槽环境下形成的石炭系浊流沉积岩 ,成矿热液受岩浆热动力驱使运移到低温低压的有利地质环境中 ,矿质多次叠加富集形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6.
河北省顺平县位于太行山东麓,主要发育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四种类型地质灾害。基于该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采用GIS技术和信息量数学评价模型,选取坡度、起伏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河流的距离6个评价因子,对顺平县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高易发区面积约为12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7.5%,分散分布于西北部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区,密集发育崩塌灾害,少量发育滑坡、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面积约为200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0%,成片分布于西北部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区,少量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低易发区面积约为389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4.5%,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平原地区及西北部丘陵地区内的宽阔沟谷,沿古河道发育地裂缝灾害,个别地区发育崩塌、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77.
地表温度在物理和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评价地表热环境的重要指标。因此,了解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对城市热岛监测及生态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高分辨红外辐射探测器地表温度(HIRS LST)是目前时间尺度最长的全球逐小时地温数据集。为了解江苏省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并研究HIRS LST数据在江苏的适用性,论文选择江苏省1980—2009年49个站点的实测地表温度数据,利用相关系数、偏差、非偏性均方根误差等方法,对HIRS产品从多角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HIRS地表温度与站点地表温度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相关系数在整个区域都高于0.98,2种数据的距平相关系数在0.65~0.80之间。两者偏差和非偏性均方根误差表明,HIRS的数据在江苏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低估了地表温度,主要原因是其对高于32 ℃的地温事件发生次数存在较大程度的低估。然而,HIRS LST在很大程度上高估了在20~30 ℃之间的较高温日数。在年际变化方面,HIRS LST与观测数据在春季的相关性最高,冬季最低。趋势检验表明,2种数据在春、秋、冬3个季节均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增温趋势呈现出相似的空间变化。但是,该地区夏季的地表温度长期趋势被明显高估,HIRS数据并未反映出该地区北部大面积的降温趋势,而在其他季节的地表温度被低估。  相似文献   
78.
最新版本的像素工厂软件(Pixel Factory),加入了利用精度满足要求的参考影像匹配控制点的功能,该功能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本文结合第三次土地调查项目工作底图生产的实际情况,以高分二号卫星(GF2)影像为数据源生产正射影像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参考影像匹配控制点的技术方法,重点阐述了空三加密的技术流程、参数设置和注意事项,并对制作的正射影像成果进行了精度检核及统计分析。文中得到的结论可为今后开展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利用1980—2019年降水格点数据集和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大渡河上游强降水环流形势进行分型,并分析了各类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探究了21世纪10年代该流域强降水频率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大渡河上游强降水环流形势可分为两脊一槽型、多波动型和横槽型3种类型。第一类常发生在6月,第二类集中在7—8月,第三类主要集中在7月,三类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均以小金县为中心向南北方向递减。1980—2009年以多波动型强降水为主,21世纪10年代转为以横槽型强降水为主,并且强降水频率在21世纪10年代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21世纪10年代7月横槽型环流盛行,导致此类型强降水总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