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由清洁高效进入了降碳节能的新阶段,作为清洁、零碳能源的地热能,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目前地热开发过程中井下保温管道运用不规范,甚至不适用,大大浪费了地热资源。为科学、高效、高质量利用地热能,研制地热井用高效保温钢管很有必要。借鉴稠油开采保温管和国外温泉井保温管技术,研制的保温管导热系数<0.02;保温管的抗外挤、抗内压、连接强度等指标可以满足地热中深井开采设计要求。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化制造,保证了地热能的高效利用,为今后开发超深井和干热岩用隔热钻杆积累了有价值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42.
魏勇作  赖仲康 《地球化学》1995,24(2):162-168
对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火烧山和北三台油田的大量岩芯样品,在多种条件下进行纵横波速度的测定,进而计算了泊松比:饱水条件下岩石的泊松比为0.27,饱油条件下为0.21,饱气条件下为0.17,并运用这一参数进行了正演计算及实际资料的解释,以观察其在地震记录上的响应及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泊松比的变化不仅能直接反映岩石孔隙中所含流体性质的不同,而且在地震记录上的响应特征也很明显。实际资料的解释表明,运用地震资料直接进行油田油层的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
本文提出的是将试样处理成pH为2.5—3.O的硝酸溶液,以NH_4NO_3作盐析剂,用磷酸三丁酯(TBP)甲苯溶液萃取,再以EDTA洗滌萃取液消除部分干扰元素,最后用碳酸铵溶液反萃取以达到分离目的的固体螢光法测定铀。本法根据各种螢光法测定铀的优点及其特点修订后,适用于对土壤淤泥、动植物组织中的具体操作。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較高。  相似文献   
44.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近来在气象学中,尤其在建立各种预报方程方面,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日益增多。判断求得的多元回归方程的优劣,通常是作来自方差分析的方差比或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方差比与复相关系数实质上是一样的。不知为什么(或许是习惯?),在表示多元回归精度的时候,使用复相关系数的情况比较多。  相似文献   
45.
一、绪言在过去,土壤中氡的探测是利用射气仪来实现的。近十年来,一种测氡的积分方法——α径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认为其找矿深度可达几十米到上百米。近几年来,一种新的积分测氡法——热释光法也得到了应用。1977年,美国西屋公司研制成了α-2型测铀装置,并获得了专利权。1979年,我们也研制成功了一种CaSO_4(Dy或Tm)——聚四氟乙  相似文献   
46.
基于D—InSAR的煤矿区开采沉陷遥感监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开采沉陷监测技术现状、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和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发展及其在地表沉陷监测中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D—InSAR技术在煤矿开采沉陷变形监测中的特点与技术优势。指出:应用D—InSAR进行煤矿区开采沉陷监测的具体目标是矿区地表沉降演变过程分析、采区地表沉陷动态监测与分析和矿区DEM数据更新;亟须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源数据获取与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地面配合措施、精度与可靠性评价、多源信息集成分析等。D—InSAR为煤矿区地表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和开采沉陷实时动态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作为“数字矿山”的重要内容,D—InSAR可以有效地指导矿区生产、整体规划与长远发展,并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7.
九岭岩体中片麻状岩石的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描述了九岭岩体中片麻状岩石的基本特征,并进行了成因探讨,认为九岭岩体中片麻状岩石是由新元古代侵位的深成侵入岩经在东期韧性剪切改造而形成的糜棱岩石系列的动力变质岩。  相似文献   
48.
郑建京  彭作林 《沉积学报》1996,14(A00):158-163
含油乞盆地沉降坳陷主体以其多阶段旋回性发展制约着含油气盆地沉积,沉降和生油气凹陷中心形成和发展,制约着坳陷的沉积岩发育。生油气坳陷的连续沉降过程或不同原型盆地的垂向叠加而构成的间断多阶段沉降过程,在烃源岩不断埋深的状态下,控制着烃源岩生烃热演化的多阶段连续生烃过程。  相似文献   
49.
一次局地特大暴雨的η坐标模式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一个考虑陡峭地形的16层η坐标模式,对1990年8月14 ̄15日夜间发生在湖北省远安县境内的一次特大暴雨(最大4小时降水量366.8mm)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出了此次降雨过程的局地性及双峰特点。进一步通过地形及边界层两组敏感性试验表明,地形的位置对暴雨的落区,其形状及陡峭程度对暴雨中心的强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边界层对暴雨也有重大影响,影响机制之一是通过其温湿能量通量,重建或补充暴雨过程中不断  相似文献   
50.
20 0 0年安装完了 5个新台站 ,这些台站改进了对南美洲、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覆盖。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国际部署加速度计台网( IRIS/ IDA)小组在斯里兰卡和佛得角安装了新的井下地震计台站。这 2个台站除安装了微气压计以外 ,还都安装了甚宽带、高频、强地面震动传感器的全套设备。实时数据可以通过当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 ISP)获得。阿尔布开克地震实验室 ( ASL )已经完成了在厄瓜多尔和阿根廷的新台站的建设。在厄瓜多尔的新台站代替了我们在哥伦比亚的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SN)的台站 ,而哥伦比亚的台站不得不关闭是由于到该地区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