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215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536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黄河流域内61个气象站逐月观测资料,使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1961—2010年黄河流域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用SVD和多元回归方法检测影响蒸发量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在1961—2010年显著下降,四季中夏季的下降趋势最显著,年和春、夏季蒸发量均在1979年发生突变。上、中、下游的年蒸发量变化率分别为-2.38 mm/a、-2.35 mm/a、-8.35 mm/a,下游下降幅度较大。空间变化分布上,年和春、夏季蒸发皿蒸发量均在黄河流域河源地区、河套地区西部及北部、河南北部有显著下降趋势,在河套地区东部呈显著上升趋势。利用SVD分析发现蒸发量的空间变化与不同因子作用有着显著关联,通过对不同区域内各影响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流域内蒸发量上升的地区主要是由气温上升所引起,而下降的地区则与风速减小有关。  相似文献   
992.
击实黏土单轴拉伸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  王惠敏  鄢丽芬 《岩土力学》2013,34(8):2151-2157
为研究土的拉伸特性,对击实黏土进行直接拉伸试验。试验表明,不同抗拉强度的击实黏土具有不同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型式,即应变软化型、应变硬化型和应变强化型;在试验涉及的干密度和含水率范围内,击实黏土的抗拉强度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拉伸速率对击实黏土的抗拉强度和应力-应变曲线的型式也有明显影响,对同一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土样,低拉伸速率测得的抗拉强度往往较小,且应力-应变曲线为软化型,而较高的拉伸速率测得的抗拉强度较大,且应力-应变曲线为强化型。  相似文献   
993.
采用0.6μm CMOS工艺,设计完成600MHz锁相环型频率综合器。以电荷泵型锁相环的线性数学模型为理论依据,依次设计鉴频鉴相器,电荷泵,环路滤波器,电流饥饿型压控振荡器,分频器等模块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整个系统锁定所需时间为1μs,稳定输出频率640MHz。验证了在普通CMOS工艺条件下,可以设计出性能稳定,工作频率较高的频率综合器。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响应信息服务平台是国家级震后各类应急产品汇聚与共享平台。平台为各级应急指挥人员提供全链条地震应急响应业务信息,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平台具有地震应急服务响应等级信息服务、地震应急产品汇聚、现场灾情汇聚和应急响应工作资料支撑等功能。平台用户涉及中国地震局下属各单位,信息服务内容涉及指挥中心、地震速报、震情研判、灾情快报和现场应急。平台通过用户分组和任务分工实现业务管理和业务工作的无缝衔接,充分发挥整个地震局系统各单位的业务优势,实现各单位应急协同和业务联动,在多次重大破坏性地震应急期间迅速完成了信息的汇聚与共享,为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995.
选取2006—2015年近10 a遵义市14个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统计了大雾天气的时空分布,雾日的季节和月频率分布以及区域性大雾年际变化;并通过2015—2017年遵义市市区空气质量指数资料和能见度等地面气象资料,浅析其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遵义大雾区主要有西部河谷大雾区、中部偏南大雾区、东部大雾区、北部雾区等4个。遵义市12月—次年1月出现的雾日最多,6—8月出现最少。近10 a区域性大雾天气次数随着年代的增加,总体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遵义秋冬季节空气质量状况不佳,空气中污染颗粒物较多,此时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助于形成能见度较差的天气。  相似文献   
996.
2.1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电异常现象 2.1.1地电场及震前地电场异常.地球表面存在着天然的变化电场和稳定电场,天然变化电场的大部分是由地球外部各种电流系在地球内部感应产生的,分布于整个地表的广大地区,一般具有较小的梯度;另外还有一小部分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某些地球物理、化学变化产生的,出现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和区域,一般也具有较小的梯度变化,但有时可能引起较大的电位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997.
3.1地震前兆 虽然有关地震能否预报的争论现阶段不可能得出有意义的结果,但否定地震前兆的存在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正如Peter Medawar爵士所忠告的那样:"若宣称某件从原理上是可能的事(即并不蔑视某确知的科学定律)永远不发生,或永远不会发生,则再没有哪种预言比这样的预言更错误、更离奇的歪曲事实了."  相似文献   
998.
4.1静电 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和电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把我们的社会称为电的世界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在这个以电为标志的时代,许多人虽然知道不少电的知识,却常常忽略了一种最普遍、最大量也是最基本的电现象--静电.  相似文献   
999.
7.1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三要素间关系及判定指标 地震预报因执行主体与目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危险警报的地震预报,在一般情况下只有政府或其受权单位和个人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1000.
10.1观测仪器 大气电场强度是大气电学的基本参数,它在大气电特征、雷暴的产生与发展、太阳活动及环境监测、航空航天器的发射以及地震预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