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江西五河流域降水与重大降水过程天气系统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通过对江西五大江河流域内的测站降水进行统计,分析了各流域的暴雨、连续大降水过程等降水气候特征;同时还对各个流域一些重大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进行普查,得出了一些统计事实。为今后制作流域预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32.
本文通过对古构造、古气候、古地理和沉积相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控制湘中地区早石炭世石膏矿床形成的有利因素。湘中膏盐盆地是两隆夹持的断陷盆地。早石炭世大塘晚期梓门桥时位于N10.7°的高温炎热气候区。盆地内又被水下隆起分隔为三个次级盆地,当海水退却时,在次级盆地内形成咸化澙湖及萨布哈型潮坪等环境,随着海水不断蒸发、浓缩,便沉积了石膏岩。这些有利因素使湘中地区大型石膏矿床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333.
基于人工湿地的水环境治理和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质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几类常用的基于人工湿地的水质优化技术,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城镇生活污水厂水质优化技术、河道治理技术及雨水治理技术。阐述了人工湿地在太湖流域水系统优化中的应用,包括阳澄湖莲花岛生态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和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生态湿地对工业尾水的治理,2个项目水处理效果良好,达到了相应的水质要求。探讨了基于人工湿地的水质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和优化的前景,该技术可在海绵城市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黑臭河道整治等领域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34.
1 研究背景 地震序列活动的增强,尤其是震群活动或主震后的余震活动,短时间内区域地震台网会记录到大量波形资料,距震中稍远的台站常出现波形耦合现象,震级较小的地震波形常淹没在震级较大地震的尾波里,导致在地震编目中容易遗漏一定数量的地震,给利用余震序列研究发震构造带来不利影响,而且编目的完整性和震源参数的准确性对后续震情跟踪和相关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Woessner and Wiemer,2005;冯建刚等,2012).因此,检测遗漏地震,并测定震中参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5.
东北地区产业发展与工业SO2排放的时空耦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丽  张博  杨宇 《地理科学》2016,36(9):1310-1319
以工业SO2为对象,以东北地级市( 本文“地级市”包括东北三省内的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4个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单元,运用脱钩指数分析了工业产值变化与SO2排放规模变化的动态耦合关系及空间格局,并利用LMDI因素分解法对各地市工业SO2排放变化从规模增长、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3方面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在东北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工业产值规模的增长对工业SO2排放增长呈现正向驱动;而工业技术的进步和节能减排措施的使用促进了工业SO2排放的降低,而产业结构的作用因区域而异。在环渤海湾地区以及辽源、松原、鹤岗、伊春、七台河、绥化等以木材加工和煤电为核心产业发展的城市,能源基础原材料产业比重的上升促进了地区工业SO2排放的增加。最后根据不同地市工业SO2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和限制因素,针对性的分类型、分区域提出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6.
337.
卢金锁  杨喆  张旭  张博 《海洋科学》2015,39(7):22-28
为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水库内直链藻(Melosira)垂向分布的影响程度, 作者利用自制沉降柱实验模拟不同光照、水动力以及降雨条件对水中直链藻垂向分布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光照和降雨条件的改变对上浮区内直链藻的垂向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底部出流流量的改变对下沉区内直链藻的垂向分布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水深的增加, 光照和降雨对水中直链藻垂向分布的影响减弱而水动力则对其影响增强。同时还验证了直链藻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宜在低光强环境内生长, 模拟测得其最适光强在3 000 lx 左右; 降雨对水中直链藻的垂向分布起到抑制作用, 降雨强度越大水中直链藻就越偏离水体表面; 在底部出流流量影响范围内, 随着出流流量的增大水中直链藻就越向水动力改变处聚集且稳定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338.
基于1979~2017年(共39年)NCEP/NCAR第一套再分析数据首先对欧亚大陆500 hPa持续性高值[Persistent open ridges and blocking high (maxima) of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PMZ]事件的气候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欧亚地区冬季PMZ事件主要发生在乌拉尔山地区,该地区的PMZ事件生命史以2~3 d为主,移动距离小于1000 km。通过对2018年冬季发生在鄂霍茨克海地区的阻塞形势检验得出,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和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确定性模式在中短期时效对偏强阻塞形势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且ECMWF模式预报性能优于GRAPES模式,而对弱阻塞形势预报两家模式均不理想。随后针对 GRAPES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RAPES-GEPS)和ECMWF集合预报对2018年冬季欧亚地区PMZ事件的预报能力开展细致评估,结果表明GRAPES-GEPS控制预报在中期时效预报效果相对短期时效明显偏差,集合预报伴随预报时效临近更多的集合成员可预报出与零场接近的PMZ事件。ECMWF在短期时效预报效果明显由于GRAPES-GEPS,但随着预报时效延长,预报效果显著降低。对于2018年12月25~31日的PMZ事件,GRAPES_GEPS各集合成员在延伸期时效给出预报信息,随预报时效临近,集合成员预报成功率明显增加,但与零场相比PMZ事件维持时间较零场偏短、高压脊强度较零场偏弱。本文给出了中期延伸期时效GRAPES_GEPS对PMZ事件的冬季预报能力,以期未来能为中期延伸期阻塞形势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9.
文章从表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和现代植被间的关系入手,研究C4/C3植物与气候要素的关系,以期能更好的理解影响C4、C3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塬面,我们计算了共67个采样点的C4植物的生物量,估算出草本植物中C4植物的比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塬面上最主要的C4植物是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C3植物主要由草类植物和灌木组成,如长芒草(Stipa bungeana)、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禾叶嵩草(Kobresia graminifolia)等,它们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阴坡和山谷.表土的总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是反映C3和C4相对生物量贡献的可靠指标.在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降水量的增加会引起C4植物比例上升,同时C4植物生物量的变化也反映了降水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亚洲季风气候下黄土高原地区C4/C3植物的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340.
蔡火灿  王伟涛  段磊  张博譞  刘康  黄荣  张培震 《地质学报》2022,96(10):3345-3359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高原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扩展的前缘位置,其新生代构造变形对揭示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过程与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最大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这些地层所记录的古地磁极旋转信息是定量约束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发生的时间、方式与幅度的载体。本文以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地层出露良好、具有精确地层年代控制的路乐河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古地磁极旋转研究,统计分析路乐河剖面24. 6~5. 2 Ma之间1477个可靠古地磁样品的特征剩磁方向(ChRM),发现柴达木盆地北缘路乐河地区在24. 6~16. 4 Ma发生小幅度(不显著)的逆时针旋转,旋转角度约为8. 4°±6. 1°;16. 4~13. 9 Ma路乐河地区发生显著的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可达36. 1°±6. 0°;13. 9~5. 2 Ma 该地区未发生明显的构造旋转;5. 2 Ma以后路乐河地区逆时针旋转了~6°。结合柴达木盆地北缘区域构造变形的分析,我们提出柴达木盆地北缘路乐河地区在16. 4~13. 9 Ma 之间发生强烈的顺时针旋转构造变形(~36°)可能代表了盆地北缘中中新世遭受强烈的地壳差异缩短变形,从而成为高原最新形成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