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天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开展新一轮地质矿产调查评价是履行  相似文献   
32.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经济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国民经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  相似文献   
33.
阐述了采用一定时间域前兆观测值的样本分布与其背景分布形式显著性的2 统计检验法识别前兆异常的思路 ,利用云南地区 1 994~ 1 996年的部分台站的水氡观测资料 ,采用上述方法提取了前兆异常 ,并与地震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 ,表明强震前震源区附近水氡具有明显的前兆异常。由于分布形式的显著性检验法对异常反映较一般方法敏感 ,并且可以不受具体的分布形式的限制 ,因此本方法在地震前兆异常识别中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我国疆土辽阔,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在矿产储量总量的世界排名中处于第三位。在矿产勘查方面,早些时期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善,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存在着找矿工作日渐艰难的问题。社会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供求力度较大,矿产进出口量也逐年增长。因此,地质找矿勘查的体制完善成了我国当前建设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国土资源部不断地完善地质找矿运行机制,希冀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5.
36.
37.
38.
沉积层序列的沉积体系域划分和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可用于油气生储盖层空间配置关系的研究分析,湘鄂赣地区不同类型的二叠纪盆地区可划分11个沉积层序,包括下二叠统栖霞组(层序S1-S3)和茅口组(S4-S6)以及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或龙潭组(S7-S9)和长兴组(S10,S11),每一层序又可划分出二三个HST,TST,LST或SMST沉积体系域,根据编制的部分层序沉积体系域岩相古地理图,结合各体系域的  相似文献   
39.
亚洲特提斯域岩相古地理与油气聚集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亚洲特提斯域油气在地理上主要分布于西亚段南带,其次为西亚段北带、东南亚段中带,再次为中亚段。对古、中、新特提斯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作了分析研究,并编制了相关的岩相古地理图。认为油气分布在盆地类型上主要与前陆盆地、克拉通边缘盆地相关,盆地形态主要与台地、环形坳陷、线形坳陷等沉积—构造环境相关,其成烃物质的沉积-构造环境多位于古赤道与45°古纬度之间。提出盆地保存是盆地油气评价的先决条件。指出了亚洲特提斯域南带、中带和北带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40.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江孜地区上古新统-下始新统甲查拉组记录了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的早期地壳加厚和沉积历史。本文我们报道了甲查拉组详细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和全岩Sm-Nd同位素数据。甲查拉组由青灰色厚层的岩屑砂岩夹泥岩组成,不整合覆盖在宗卓组之上,碎屑锆石主要的峰值介于350~80 Ma, 900~470 Ma以及1 300~950 Ma,次要的峰值介于2 800~1 500 Ma。全岩87Sr/86Sr介于0.707 505~0.713 174,143Nd/144Nd介于0.512 206~0.512 355,εNd(0)介于-5.52~-8.43。甲查拉组物源区以再循环的日喀则弧前盆地和上三叠统郎杰学群为主,少量物质来自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上述研究表明,甲查拉组沉积在周缘前陆盆地的背景下,且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在始新世期间经历了明显的地壳加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