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18篇
海洋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黄海平流海雾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大量的地面站点观测、卫星监测和非常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海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卫星云图特征及影响黄海海雾的气象和水文因子.结果表明,黄海海雾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在空间分布上,雾频随着纬度增高而增加;海雾与海上风速的大小和方向有密切关系;海雾出现与海表温度、气-海温差、露点温度有关;海流是影响海雾形成的水文因素之一;海雾是大气处在稳定层状态下的一种凝结现象,有海雾不一定有逆温,但是逆温层的消散却为海雾的消散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
ASCAT散射计风场在我国近海的初步检验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增海  曹越男  刘涛  赵伟 《气象》2014,40(4):473-481
为了弥补中国近海海区缺乏洋面风场观测资料,提高海洋气象预报能力,对MetOP-A极轨卫星搭载的ASCAT散射计反演风场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在近海布设的18个浮标站测风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离岸较远的海域中ASCAT反演风场的质量要优于离岸较近的海域,在较远的海域中,ASCAT风速和浮标观测风速的平均偏差为0.9 m·s~(-1),ASCAT的风速高于浮标站的风速,平均绝对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2和1.4 m·s~(-1),风速的相关系数为0.94。统计特征分析结果显示,ASCAT散射计风场资料在中国近海有较好的可信度,在高风速的时候,ASCAT和浮标资料一致性较好,而低风速时候,ASCAT比浮标略偏大。目前,中央气象台正在逐步开展ASCAT资料的业务应用,ASCAT洋面的MICAPS格式产品和图形产品现已实现准实时运行。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多家船舶海洋气象导航公司和机构的介绍,概括了国内外气象导航的业务和发展。文章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气象导航业务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储备雄厚,业务体系完善,占据了全球气象导航业务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气象导航的发展历程较短,技术力量薄弱,业务量相对较少。当前国内的气象导航服务正在努力开拓创新,在信息化背景下逐步开展多样化的平台建设和产品研发,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相似文献   
24.
张增海 《气象》2007,33(11):118-123
2007年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5℃,比常年同期偏高1.1℃;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其中,北京、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为历史同期次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0.0mm,较常年同期(103.3mm)略偏多;其中福建、山东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三多。8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6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生成,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5.6个)略偏多;其中有3个登陆,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1.87)偏多。月内,台风圣帕降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福建、湖南等地受灾严重;云南、陕西、四川、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重,人员伤亡大;江南、华南及黑龙江西部…  相似文献   
25.
选用了布设在渤海海域的浮标、平台、海岛共计18个站点,利用COARE算法进行站点风速的高度修正,对ASCAT卫星反演风与三类站点风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卫星风与站点风相比,整体上卫星风速比站点风速大。浮标与卫星的风速差最小,而平台和海岛与卫星的风速差较大。风向对比结果显示,卫星风与站点风的风向平均偏差都很小,但均方根偏差却比较大。随着风速的增加,三类站点的风速平均偏差都是由大到小变化,由正值变化为负值,弱风速的时候卫星风速大于站点风速,高风速的时候卫星风速小于站点风速;风速的均方根偏差则相对稳定。卫星风与站点风的风向均方根偏差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的方向上,风速偏差和风向偏差等统计量的区别较小。随季节的变化中,平台和海岛站的风速与卫星风速的平均偏差秋冬季大而春夏季小。  相似文献   
26.
2022年冬季(2022年12月—2023年2月)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中高纬环流呈3波型,西风带槽脊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个热带气旋,全球其他海域共生成热带气旋11个。我国近海出现15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冷空气大风过程为10次,温带气旋大风过程为2次,冷空气与热带低值系统共同影响的大风天气过程为1次,冷空气和温带气旋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为2次。近海出现2.0 m以上大浪过程为17次。出现大范围的海雾过程为4次,主要在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湾、琼州海峡及雷州半岛沿岸海域。近海海域明显降温,北部海域的降温幅度大于南部海域,海面温度自北向南的温差由2022年12月的26 ℃增大至2023年2月的30 ℃。  相似文献   
27.
28.
2023年秋季(9—11月)北半球极涡为单极型分布,中高纬度地区呈5波型,欧亚大陆西风环流较为平直,西风带槽脊较弱。我国近海共出现16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热带气旋大风过程3次,热带气旋与冷空气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3次,冷空气和温带气旋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3次,冷空气大风过程7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4个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偏少,全球其他海域生成热带气旋22个。近海出现2.0 m以上大浪过程17次,大浪日数占秋季总日数约71%。近海海面温度较常年平均偏高。  相似文献   
29.
30.
ASCAT洋面风资料在中国北方海域的真实性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北方海域6个海洋观测站风资料对2009年3月—2013年6月ASCAT卫星反演洋面风(10 m)资料进行了检验。ASCAT反演洋面风与测站风向、风速偏差均较小,二者风速平均偏差为0.99 m/s,ASCAT风速略高于测站风速,二者风向平均偏差为-12.97°,表明ASCAT洋面风资料在北方海域具有可信性;分风级统计表明,在北方海域,风力为0—7级(0—17.1 m/s)时,利用ASCAT风速代表洋面风速是可行的(其中风力为4—5级时,ASCAT与测站风速误差最小,为0.10 m/s),当风力达到8级以上时ASCAT的可信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