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215篇
地质学   879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5 毫秒
991.
郭泽清  赵文智  谢增业  王志宏  姜华  李剑  朱光有 《地质论评》2023,69(5):2023050012-2023050012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和北部斜坡区先后获得了两个万亿级大气区的重大发现。为了明确该领域天然气的资源规模以及未来的勘探方向和创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原油裂解气资源量的评估方法,本次研究基于该区天然气为古油藏原油裂解的基本认识,按照干酪根生油,再到古油藏裂解生气的技术路线对原油裂解气的资源量进行计算。应用成因法,采用PetroMod 3D盆地模拟软件,输入地层等厚图、岩相古地理图、烃源岩综合评价图、剥蚀量展布图以及生油动力学参数图版,建立整个盆地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切分为5个区块分别计算生油量,然后探讨了石油运聚系数、石油裂解率、天然气散失率以及寒武系石油运移的分配系数,并创建了天然气散失系数计算公式。在以上基础上,恢复了盆地及5个构造单元的生油史,并明确了古油藏形成的关键时刻,最终得到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13.43×1012 m3,其中寒武系为5.43×1012 m3,震旦系为8.0×1012 m3。并指出除了川中地区以外,川南和川东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尤其是位于川南地区德阳—安岳裂陷槽两侧的台缘带和台内颗粒滩是下一步勘探的现实领域。本次研究在理论创新和勘探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对张广才岭南部地区横道河子岩体进行锆石U—Pb测年、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横道河子岩体主体岩性为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由石英(40%~45%)、条纹长石(35%~40%)、斜长石(12%~15%)、黑云母(3%~5%)和角闪石(1%~3%)组成。岩体成岩年龄为198.5±1.6 Ma,属早侏罗世。A/CNK值变化于1.01~1.03,分异指数DI=93.69~95.95,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和LREE,Rb/Sr较高(2.06~2.76),贫Ba、Sr和高场强元素Nb、Ta、P、Ti,铕负异常中等(δEu=0.26~0.57),表明横道河子岩体具有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εHf(t)=5.7~9.7,TDM2=618~874 Ma,显示岩浆起源于新元古代晚期增生的地壳物质,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993.
漠河盆地东南部中生代火山岩地层主要由光华组和甘河组组成,锆石U--Pb定年结果确定两组火山岩分别形成于128~125 Ma和126~120 Ma。光华组流纹岩高硅富碱、贫钙铁镁;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w(La/Yb)N=13.01~17.99],铕异常中等(δEu=0.49~0.6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锆石εHf(t)值为-2.5~3.0,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989~1 130 Ma;岩浆源区为中元古代末期的地壳物质。甘河组粗安岩和玄武粗安岩富碱高钾,镁指数较大(Mg#≈4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w(La/Yb)N=12.67~23.21],铕异常不明显(δEu=0.77~0.91);富集Rb、Ba、K、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锆石εHf(t)值为-1.2~4.1;岩浆源区为俯冲流体交代过的岩石圈地幔,岩浆经历了一定程度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由于无人机平台只能搭载非量测相机,其相机镜头畸变较大,同时无人机飞行姿态不稳定,更无法搭载高精度GNSS/IMU系统,导致了无人机航摄大比例尺成图的高程精度较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试验,在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基础上,通过影像畸变差纠正、相机自检校,改正影像畸变;使用差分GPS获取更精确的摄站中心坐标;飞行垂直于常规航线的构架航线,以增加影像重叠度,提高空三模型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相机标定、差分GPS和构架航线不仅可以提高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高程精度,还能有效减少野外像控点布设数量,针对带状图航测更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张广有  孟庆奎  王智超  毕记省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25-2022062025
加强国外军事地质发展历史研究,充分吸取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经验教训,对做好我国军事地质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加速军事地质技术发展,提升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地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和头号军事强国,军事地质调查能力世界领先,目前已经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其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值得研究借鉴。通过对美国军事地质发展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军事地质孕育兴起、成长壮大、高速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美国军事地质经验借鉴、军民融合、任务目标、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和成果保密6个方面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我国军事地质工作实际,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5点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串沟河道是河流体系发育演变中的重要沉积单元,但目前对其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的系统报道较少。文章综合利用岩矿、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北带韩江组六段识别出了典型的串沟河道沉积。在地震剖面上,串沟河道呈相互孤立分布的中—强振幅反射,平面属性图和分频RGB融合切片显示其在平面上总体较为平直,具有北东窄南西宽的特征,且头部向北东侧逐渐尖灭。钻井显示,串沟河道岩性以含砾粗砂岩为主。通过与已有模式和现代实例的对比,发现恩平北带串沟河道发育的独特之处是其位于富泥的泛滥平原背景中,而不是富砂的坝体之上,且主要发育在低位体系域内。基于对沉积过程的综合分析,提出研究区内串沟河道主要遵循上游扩展的发育演变模式:低位期辫状主河道水体间歇性淹没河道间的先存泛滥平原区,触发串沟河道自下游低洼处的溯源侵蚀且逐渐向上游扩展。串沟河道砂体自身物性好且易于被后期海侵泥岩覆盖,具备良好的侧封、顶封条件,将可能成为盆地重要的岩性圈闭类型。文章的相关结论可为珠江口盆地岩性圈闭勘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7.
热河生物群是分布于亚洲东部早白垩世的著名古生物化石群,地质时代距今120~131 Ma. 早期研究认为,热河生物群主要分布于中国冀北、辽西等地区. 直到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地区开展专题区域地质研究,才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的热河生物群化石分布区域和重要的化石产地.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东、西部白垩纪热河生物群分布特征及地层对比研究,明确了内蒙古热河生物群分布区域、产出层位、组合差异及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规律,进一步理清了内蒙古地区白垩纪沉积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与热河生物群辐射演化的制约和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998.
电子自旋共振(ESR)是一种对断层物质、燧石、火山灰和沉积物(水系、风成、冰川)定年的重要方法,它广为接受的测年范围为第四纪。对断层泥和沉积物样品,石英ESR信号的不完全归零往往使ESR年龄偏老,多重ESR中心法和颗粒大小“平顶判据”是判断信号归零特征的两种有效方法。为将ESR测年范围拓展至前第四纪,通常采用石英氧空位在加热转化后极大增强的E’心作为测年信号,但由于石英氧空位形成转化机理不明确,加热后增强的ESR信号与地质年龄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近期研究表明石英ESR的封闭温度为49 ℃~82 ℃,可在比磷灰石(U-Th)/He更低的温度区间内研究地球近地表的构造演化过程。释光技术热年代学研究发展迅速,与之测年原理接近的ESR在低温热年代学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它与释光及磷灰石(U-Th)/He可相互比对、共同提高地球近地表构造和地形演化问题的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999.
蛇绿岩在不同演化阶段自身形成的花岗质岩石和侵入到蛇绿岩中的花岗质岩石对于蛇绿岩的精确定年具有重要意义,是揭示洋壳俯冲时限的有力证据。对北阿尔金红柳沟—拉配泉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及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红柳沟斜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501±3)Ma和(496±2)Ma,表明北阿尔金洋的俯冲时限可能开始于中寒武世或更早。斜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锆石εHf(t)值均为正值,结果分别为1.6~5.6和3.3~6.9,反映其源区均为亏损型地幔。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斜长花岗岩具有高Si O2、高Sr、低Y和相应的高Sr/Y等类似于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可能来自热的洋壳俯冲到石榴角闪岩相条件下变基性岩发生小比例部分熔融形成,且其形成深度应该在40~50 km;花岗闪长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可能代表了岛弧环境下下地壳基性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年代学分析表明,北阿尔金洋可能存在南北双向俯冲,并且北阿尔金洋向北俯冲可能略早于向南俯冲。北阿尔金和北祁连的俯冲时限对比研究表明,北阿尔金早古生代缝合带是北祁连早古生代缝合带的西延部分。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泥河湾盆地43条剖面和6个钻孔晚新生代地层和微体古生物(介形类和有孔虫)的调查研究,发现非常丰富的介形类,计26属70余种,有孔虫4属4种,其中介形类自下而上可明显地划分为5个组合带:(1)Potamocypris plana-Candoniella-Ilyocypris组合带;(2)Leucocythere-Ilyocypris-Candoniella组合带;(3)Leucocythere-Cytherissa-Limnocythere组合带;(4)Ilyocypris-Limnocythere flexa-Limnocythere dubiosa组合带;(5)Limnocythere dubiosa-Limnocythere sancti-Patricii-Ilyocypris组合带。按以上5个介形类组合带的分布,第1组合带及所含地层红崖村组和石匣组的时代为上新世;第2~4组合带及所含地层泥河湾组的时代为早更新世;第5组合带为中-晚更新世,分布于虎头梁组和许家窑组,虎头梁组置中更新世为宜,许家窑组为晚更新世。根据5个介形类组合带和有孔虫的分布及介形类的始现、繁盛、兴衰的演替特征,对泥河湾古湖和盆地的形成经历了上新世的起始,早更新世早期的扩展,中、晚期稳定、发展、湖面最大,中更新世向西部退缩和晚更新世消亡、桑干河水系形成五个发展阶段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