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对2003年7月19日郑州地区的新密、登封出现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形势、K指数、垂直运动条件、中低空平均涡度场等的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的入侵,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上层冷平流、下层暖平流及下湿上干的湿度垂直分布,提供了有利的层结条件;暴雨落区在Q矢量湿锋生函数最大轴线以南.  相似文献   
92.
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6种鳗鲡的COⅠ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6种鳗鲡COⅠ基因片段的长度都为652bp,4种碱基组成非常相似,并且A+T的含量都大于G+C的含量。6种鳗鲡COⅠ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之间有105bp的差异,其中有18处发生碱基颠换,87处发生碱基转换。非洲鳗鲡和欧洲鳗鲡COⅠ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差异最大为54bp,同源性为91.72%,而美洲鳗鲡与欧洲鳗鲡COⅠ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差异最小为24bp,同源性为96.32%。  相似文献   
93.
利用郑州生态与农业气象站2008年4月份梯度和涡度观测资料,分析了郑州春季冬小麦田的小气候特征和地表辐射特征,结果表明:近地面层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和浅层土壤温度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特别是日出后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减小,下午17时左右达到最小,以后又逐渐增大,最大值出现在早上7时左右.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曲线是个单峰曲线;地表净辐射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其变化趋势都是一致的,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4.
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后期危害籽粒灌浆最严重的灾害.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可分为灾害防御田间试验期、大发展期和成果巩固与综合发展期.自建国以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逐步构建了灾害等级指标,初步取得了灾害对小麦影响机理研究成果,开展了区域特征较强的干热风灾害形势分析及预报技术方法研究,总结出一套较为实用的干热风灾害防御办法,但目前还存在灾害预报分析方法不成体系、机理研究不足等问题.今后,对小麦干热风的研究应朝着机理深入分析、灾害立体监测、动态评估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5.
宋伟华  张志红  高治定 《水文》2011,31(6):63-66
冬季,我国北纬30°以北和青藏高原的江河上都存在不同程度冰情,有些江河还会发生较严重凌汛。在这些地区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及跨河建筑物,因改变了部分河道热力、动力及边界条件,不仅影响到河道防凌安全,而且往往对工程本身安全构成威胁。50年来,我国的工程凌汛研究工作,在吸取了国外凌汛研究经验基础上,结合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实践,进行了大量资料测验、科学试验及分析研究。通过总结以上研究成果,对工程影响下的3类冰凌洪水形成条件及主要特征量提出了较完整、科学且实用的分析计算方法,以期为兴建同类工程时的凌汛计算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6.
自1968年刘家峡水库运用以来,黄河内蒙段情已在有缓解。由于刘家峡水库距内段较远,对河道凌情变化反应不够灵敏,且其间忽大、忽小的流量过程又无法控制。因此少数年份,仍有较为严重的凌灾发生。  相似文献   
97.
98.
新疆策勒沙漠-荒漠-绿洲典型下垫面小气候空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2010年8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新疆策勒绿洲-荒漠过渡带及绿洲内部4个观测点的风速、大气相对湿度(RH)、温度、太阳辐射能、光合有效辐射(PAR)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小气候差异并初步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空间的下垫面性质对小气候影响明显不同。在8月,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绿洲内部与流沙地前沿相比,日平均风速在2 m高处分别依次降低了42.69%、50.71%和94.32%,日平均风速在10 m高处分别依次降低了7.94%、13.66%和59.59%,这表明植被覆盖度越大,防风阻沙效果越好。夏季植被能够降温增湿,冬季12月份,绿洲内部在0.5 m高处日平均温度依次高于流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1.47℃、1.20℃、2.74℃。4个下垫面的PAR与太阳辐射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绿洲内部的PAR值相对最小,太阳辐射能在6月达到最高值。夏季晴天在20:00~09:00左右近地表层会出现逆温现象。冬季晴天白天午后易出现大于起沙风的阵风,从流沙前沿到绿洲内部气温逐渐升高,大气相对湿度先逐渐降低后增大。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血管集束征的显示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63例SPN,在三维重建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观察血管集束征的显示,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以及在良恶性SPN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SPN的血管集束征在VR图像显示率高于MPR(P<0.05),在MPR和VR图像上,恶性SPN血管集束征的显示率均高于良性(P<0.05)。结论: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更全面地显示血管集束征,对SPN的良恶性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从科教兴测绘的的战略高度出发,分析了江苏省测绘系统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和增强科技创新力量方面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