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95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葛粲  张旗  李修钰  孙贺  顾海欧  李伟伟  袁峰 《地质通报》2019,38(12):2043-2052
提出不同维度的密度分布函数的计算方法和可视化方案,以解决不同数量级和不同测量误差的岩石样本数据分析对比困难的问题。通过SiO_2、全碱和MgO指标的三维密度分布函数和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可视化方法对GEOROC和PETDB数据库进行发掘,发现大洋岩(oceanite)和富辉橄玄岩(ankaramite)与苦橄质玄武岩(basalt, picritic)成分相近,而铁质苦橄岩(picrite,ferro)与侵入的橄榄辉长岩和苦橄岩(picrite)成分相似。利用二维密度分布函数和可视化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岩石在TAS图解和硅镁图上的数据分布状态和数据集中核心区域。发现总体分布上,更富镁的苦橄岩的SiO_2含量高于苦橄质玄武岩,超基性的苦橄岩(picrate)核心区域主要分布在TAS图解的B区,这与以SiO_2=45%划分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界线的观点矛盾。  相似文献   
172.
陈万峰  王金荣  张旗  刘懿馨  马骊  焦守涛 《地质学报》2017,91(11):2443-2455
本文集合了GEOROC和PetDB两个数据库的资料,对全球洋岛玄武岩(Ocean Island Basalt,OIB)和洋底高原玄武岩(Ocean Plateau Basalt,OPB)数据进行分析研究。OIB和OPB是板内岩浆活动的产物,其形成一般与地幔柱(热点)有关。OPB通常指示地幔柱的头部,温度相对较低;OIB代表地幔柱的尾部,温度较高。我们对OIB的数据研究表明,OIB中的不相容元素并非像先前认为的那么富集,在构造判别图中,OIB和洋中脊玄武岩(Mid Ocean Ridge Basalt,MORB)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揭示OIB源区既有强烈富集不相容元素的,也有明显亏损的,甚至还有强烈亏损类似岛弧玄武岩(Island Arc Basalt,IAB)的。OPB是指发育在海洋和大陆边缘的来自地幔的巨量玄武岩,虽然与OIB同属于板内环境,但OPB的地球化学性质更接近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Enrich Mid Ocean Ridge Basalt,E-MORB),可能具有OIB和MORB之间过渡的特征。研究表明,OIB和OPB的源区除了来自下地幔以外(地幔柱),部分可能来自上地幔,有些还可能与板块消减带物质的再循环作用有关。因此,OIB和OPB的成因不可能只用地幔柱一种模式予以解释,还应当考虑板块活动中其他因素(洋壳再循环、古老陆壳再循环、消减带物质以及水的加入,部分熔融程度、岩浆混合作用、不同地幔端元混合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3.
在北祁连大岔大坂蛇绿岩中出露的两类辉长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逃长岩Ⅱ以富Si、Mg和贫Ti、P为特征,与辉长岩Ⅱ以及枕状熔岩具玻安岩的特征,说明产于岛弧的弧前环境;辉长岩Ⅰ和辉绿岩Ⅰ具N-MORB的特征,推测产于弧后盆地环境。两类辉长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可能形成于慢事扩张的洋脊环境。  相似文献   
174.
钱青  孙晓猛  张旗  韩松  贾秀琴 《地质论评》1999,45(7):1038-1046
本文通过对北祁连九个泉蛇绿岩及其上覆岩系的详细的野外、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该区火山岩由多个火山角砾岩—块状玄武岩—凝灰岩的旋回所组成;蛇绿岩之上整合覆盖着一套火山岩—沉积岩组合(蛇绿岩的上覆岩系)。蛇绿岩中玄武岩为典型的N-MORB,其上覆岩系中玄武岩为E-MORB。剖面从下到上,玄武岩中LREE,HFSE含量递增。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和沉积岩的岩相学反映了洋壳从扩张中脊向大陆方向迁移的动力学过程,蛇绿岩从形成到侵位的时间间隔较短。  相似文献   
175.
中国不同时代O型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中国出露从太古代-中生代各个时期的O型埃达克岩。中国太古代TTG大多类似喜马拉雅型花岗岩的特征,少数是埃达克岩,主要是加厚下地壳熔融形成的。中国新元古代埃达克岩大多分布于扬子板块的西缘和北缘,古生代埃达克岩主要分布于中亚造山带和秦祁昆造山带。中亚造山带早古生代和部分晚古生代的O型埃达克岩可能产于板块消减带环境,晚古生代晚期的O型埃达克岩可能与碰撞有关。冈底斯晚白垩世的O型埃达克岩可能产于活动陆缘环境。O型埃达克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与金铜成矿作用的密切关系。埃达克岩很难判断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即使是O型埃达克岩。O型埃达克岩贫钾,说明它来源于贫钾的玄武质源岩,可以产于板块消减带,也可来自下地壳底部;但是,那些富Mg#且Mg#变化大的埃达克岩很可能来自板块俯冲带。  相似文献   
176.
系统介绍浙江省移动气象短信集约运行系统总框架、业务子系统和功能特色。对集约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说明,进而对系统进一步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7.
监控平台贯穿了整个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流程全过程,从数据的产生开始到数据的修改、流转、归档,系统都产生监控日志并实时提供给监控平台分析.另外对实况数据库进行分析并提取出危险天气监控数据提醒用户.对监控的设计思路分类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78.
关于C型埃达克岩成因的再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回顾了对C型埃达克岩认识的过程,归纳了C型埃达克岩的产出特征、存在问题、研究意义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指出中国东部C型埃达克岩是高钾钙碱性的,可能是变质的中钾和高钾的中基性岩在高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不同于O型埃达克岩,它的成因、源区特征、熔融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需要大量实验研究的支持。钾质的C型埃达克岩是新的大陆构造学研究的切入点,比钠质的O型埃达克岩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9.
华北克拉通中部在古元古代时是一个造山带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旗 《岩石学报》2011,27(4):1029-1036
文中报道了笔者对华北古元古代花岗岩研究的初步结果,指出在2.0Ga前,华北东西两块地壳厚度明显不同,大体以太原为界,东部地壳很薄,中部很厚,西部较厚;至1.9~1.8Ga,在华北北部可能存在一个地壳加厚的区域,大体是东西向(或NEE向)展布的;至1.8Ga以后,华北克拉通整体垮塌了。笔者分析了现有资料,认为华北晚太古代和古元古代期间存在洋壳的依据不足,华北中部带为一造山带和碰撞带的见解也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相似文献   
180.
张旗 《矿床地质》2011,30(3):557-570
华仁民先生和王登红博士对笔者发表在《矿床地质》上的“花岗岩与金铜和钨锡成矿的关系”一文提出了质疑.笔者欢迎他们的质疑,并再次强调,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不是成因分类.分类是有客观标准的,其含义可以有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该分类与花岗岩形成的压力有关.花岗岩与成矿有关,不是成因有关,而是时空有关.因此,“含矿岩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