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49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01.
东营凹陷沙四中亚段盐湖相烃源岩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四中亚段蒸发岩十分发育,其中与泥岩共生的含盐系地层在胜坨南部及中央隆起带等地区厚逾千米。通过大量样品的分析测试和对这套蒸发岩沉积体系的研究,认为沙四中沉积时期湖盆充填呈现出欠补偿的饥饿状态,并建立了深水蒸发成盐的沉积模式。蒸发岩夹层中的深灰色泥岩和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充分体现了盐湖沉积环境标志。高盐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沙四中亚段的灰色泥岩和页岩为东营凹陷的一套有效烃源岩。  相似文献   
402.
夏隆岗铅锌矿床是扎西康矿集区内新近发现的铅锌矿床.矿床已发现的铅锌矿体受控于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构造.通过系统的钻孔编录,结合脉体穿插关系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可将矿床热液成矿期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铁锰碳酸盐—多金属硫化物阶段(S1);石英—方解石—多金属硫化物阶段(S2);石英—硫盐矿物阶段(S3).本次研究系统测试...  相似文献   
403.
基于正镶白旗1970—2007年的雷暴资料,对正镶白旗38年雷暴日数的年、季、月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雷暴呈减少趋势,年雷暴持续时期无明显变化;70、80、90年代至本世纪初雷暴逐年代减少;正镶白旗雷暴只发生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冬季无雷暴,季节性明显,夏季雷暴占全年的76%;雷暴的月变化明显,其中7月份雷暴活动最频繁,约占全年的三分之一。针对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当今雷灾发生的新特点,对雷暴的防御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04.
王志华  张林 《地质与资源》1995,4(2):131-137
金矿在成矿作用与成晕作用中元素行为是有差异的,而矿化强度、矿化类型是影响元素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元素行为差异的成因分析,便于正确选择指示元素,合理确定指标参数以及原生晕信息可信度的确立,以便合理地利用原生晕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405.
西藏昂仁县罗布真金银矿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其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南拉萨微陆块,矿体受北西西的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于始新世帕那组火山岩中。按照矿石工业类型分类,矿石类型可分为角砾岩型、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等三类,主要金银矿石矿物为自然金和碲银矿等。矿区广泛繁育不同特征的热液脉体,通过系统的野外观测以及全面的岩相学研究,依据矿物共生组合、脉体切穿关系及蚀变特征,将热液脉体从早到晚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S1)的石英-黄铁矿大脉、玉髓华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S2)的石英-金属硫化物网脉、石英-碳酸盐矿物阶段(S3)的石英-方解石细脉。罗布真金银矿床热液脉体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富液两相包裹体、富气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碳酸盐矿物)三相流体包裹体。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测、显微测温、成分分析以及H-O同位素测试。S1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310~330 ℃,盐度(w(NaCleq))集中在5.0%~10.1%,密度介于0.60~0.80 g/cm3;S2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240~280 ℃,盐度介于3.0%~7.0%,密度介于0.70~0.90 g/cm3;S3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121~215 ℃,盐度集中在1.0%~5.0%,密度集中在0.85~1.00 g/cm3。拉曼分析表明,罗布真金银矿的流体包裹体成分以H2O为主,并含有少量的CO2、N2、CH4等气体及方解石子晶。各热液脉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text{D}}_{{{\text{H}}_{2}}\text{O},\text{V-SMOW}}}$值的变化范围为-106.1‰~-97.5‰,δ18${{\text{O}}_{{{\text{H}}_{2}}\text{O},\text{V-SMOW}}}$值的变化范围为-7.33‰~-7.13‰,展示其成矿流体主要源自火山岩围岩中的循环地下水,在早阶段还有少量岩浆水的加入。成矿流体在岩浆作用驱动下,沿着断裂从深部封闭体系运移到浅部的开放体系,迅速突破临界状态减压沸腾并产生相分离导致金属硫化物沉淀,形成矿化。随着含矿热液成矿物质及金属硫化物的大量析出,流体温度、盐度迅速降低,金属矿物成矿作用随之结束。罗布真金银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中低密度并含有少量CO2、N2、CH4等气体的流体,具有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406.
特提斯喜马拉雅是继华南和新疆阿尔泰之后又一条新发现的大型稀有金属成矿带,其成矿时代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代表性矿床错那洞铍稀有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挑选出矽卡岩型矿化体中的热液白云母,利用Ar-Ar同位素定年的方式测定热液活动时间,以此限制成矿时代。结果显示错那洞穹窿矽卡岩型矿体中白云母Ar-Ar同位素坪年龄为14.21±0.22Ma,对应的~(40)Ar/~(36)Ar-~(39)Ar/~(36)Ar的等时线年龄为14.21±0.27Ma,与错那洞穹窿中具有高分异特征的白云母花岗岩浆侵位时间(~14Ma)一致,表明错那洞矽卡岩型铍稀有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4Ma,而与穹窿内高分异白云母花岗岩一致的年龄暗示了该高分异花岗岩为该期矽卡岩型稀有金属矿化的成矿母岩浆。  相似文献   
407.
以CNK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支撑,通过采用知识图谱软件对中国1989—2019年的湿地保护研究进行知识图谱结构可视化分析,绘制出湿地保护研究的发文数量、核心关键词共现、时区等可视化分析图谱。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湿地保护研究总体经历了新兴起步到迅速增长、逐步趋于平稳的发展历程;(2)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及生态补偿是湿地保护研究领域的热点;(3)湿地保护研究视角多元、研究主题丰富、研究方法多样,大致形成了六大研究主题,湿地评价方法体系完善、技术方法创新及湿地立法仍需重点关注;(4)近几年湿地保护研究创新点有待突破,随着国家公园建设的推进以及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未来湿地保护研究有望进入另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08.
陈文景  张林  孙雪海  段嘉希 《海洋科学》2020,44(11):114-122
海洋温度的变化会显著影响水下声传播、生物活动、气象和洋流等现象,温深是反映海洋变化运动规律的基本参数。投弃式温深剖面仪(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XBT)、温盐深测量仪(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Depth,CTD)、全球海洋实时观测网(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Argo)等是目前进行海水温深测量的主要仪器。其中XBT因其现场测量简便、效率高、硬件成本低等特点,正在被大规模使用。本文主要介绍有关海洋温度测量的背景及演化历史,分析对比了国内外相关仪器设备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国产化产品还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另外对传感器、结构设计、数据通讯传输、数据后处理、可靠性研究等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未来无人平台的技术发展路线给出了思路和见解,开展投弃式温深剖面仪的相关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对实现国产化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409.
本文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地面自动站、探空资料和卫星资料,综合利用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和气象要素等资料分析了晴空回波的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域(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晴空回波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每年的春秋两季天气雷达可探测到明显的晴空回波,而且晴空回波主要出现在傍晚到第2天清晨之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雷达探测的晴空回波和折射指数的涨落关系密切,此外逆温层和高湿区的存在也与雷达是否能够探测到晴空回波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10.
声波是目前唯一能够在海水介质中进行远距离传播的有效载体,因此水下声传播建模理论成为水下作战环境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现代声纳的设计和使用以及水面、水下作战部署具有重要意义。从水声传播建模理论的七个主要方面综述了声传播建模理论的发展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并行计算在水声传播建模理论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建立快速准确并与实际海洋环境条件相吻合的三维声场模型,并研究基于硬件平台的并行算法是未来水声传播建模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