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228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470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正在民政部的关心关怀和区划地名司的悉心指导下,湖北省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地名文化在地名普查工作中的核心引领作用,谱写了具有"湖北特色"的地名文化新篇章。一、拓荒盲区,力推地名文化吐故纳新1979年至1986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基础,但占到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采集地名总数  相似文献   
952.
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对沉积环境水介质的变化较为敏感,是研究沉积物沉积时古气候、古环境的有效手段。本文选取了对沉积环境介质较为敏感的(Sr)、钡(Ba)、铜(Cu)、铀(U)、钒(V)、镍(Ni)、钍(Th)等元素作为判别指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统油砂山组、狮子沟组和更新统七个泉组三套富锶岩层的古气候和古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从油砂山组到七个泉组沉积时总体上为干旱的气候环境;湖盆水体的盐度较高,表现为咸水环境,且从油砂山组到七个泉组随着地层变新,盐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油砂山组、狮子沟组和七个泉组沉积时湖盆水体均表现为中等分层,湖水循环较为顺畅的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953.
克孜勒他乌金铜成矿带位于加波萨尔古生代岛弧区,卡拉先格尔成矿带,该成矿带受卡依尔特一二台断裂控制。克孜勒他乌花岗闪长岩体侵位于上泥盆统中-基性火山岩夹碎屑岩中。工作区内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孔雀石化等蚀变发育。本文结合物化探特征,认为克孜勒塔乌金矿具有良好的寻找斑岩型铜钼(金)矿的前景。石英脉型金矿点也有望发现有工业意义的小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54.
基于综合自然区划的天山区域气温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山山区综合自然区划,选取14个代表性气象站点,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R\S分析方法对天山四大自然地带14个自然区1960—2013年气温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山山区20世纪90年代来气温呈上升趋势,在90年代末发生突变,21世纪以来增温显著。四大自然地带气温增加速率不尽相同,其增速从大到小依次为伊犁谷地温带荒漠自然地带、天山北坡中温带荒漠自然地带、天山南坡暖温带荒漠自然地带、巴音布鲁克寒温带草原-草甸自然地带。四大自然地带都表现为日最低气温增幅大于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从季节上看,天山山区冬季增温主要源于日最低气温的升高。根据Hurst指数,未来一段时间内,天山伊犁谷地、天山南坡和巴音布鲁克气温将会继续上升,尤其是日最低气温上升会更加明显,它的升高对日平均气温的升高贡献显著。天山北坡秋季和冬季升温趋势将可能放缓或者呈降温趋势。  相似文献   
955.
二甲双胍不仅是2型糖尿病一线和基础治疗用药,也是近年来抗肿瘤研究的热点药物。研究发现其在高糖、炎症、氧化应激及放化疗损伤等病理过程中,显示出对正常人体组织显著的保护作用。本文将综述二甲双胍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效应及机制,以为二甲双胍作为放化疗辅助用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56.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在测绘生产部门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方面的效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方法单一,效率低下,已不符合当前需求。通过对现有编码法进行改进,结合测绘生产实际,提出有一种自定义规则的新编码法,让使用者易于理解,操作更为方便灵活。新编码法通过"地物码+连接码+辅助码"表示点、线、面、注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VBScript对EPS2008进行功能扩展,进一步实现了自动绘图功能。与传统的测图方法相比,新编码法具有测图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更易于在测绘生产部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57.
为研究强震区跨断层桥梁桩基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特性,依托海文大桥实体工程,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桩-土-断层相互作用模型,分析0.20~0.60g地震动强度下断层上下盘桩基加速度响应、桩顶水平位移、桩身弯矩以及桩身剪力响应情况。结果表明:覆盖层土体对桩身加速度放大作用明显,且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放大作用逐渐减弱;覆盖层对地震波的滤波作用显著,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滤波作用逐渐减弱;上盘桩基达到桩顶峰值加速度的时刻滞后于下盘;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上、下盘桩的桩顶产生的永久位移和水平位移峰值逐渐变大,上盘桩顶产生的永久位移和桩顶峰值位移均大于下盘,产生显著的"上盘效应";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断层上、下盘桩基弯矩均在上部土层界面处达到峰值,剪力均在基岩面处达到峰值,下盘桩基弯矩和剪力峰值大于上盘桩基,呈现出显著的"下盘效应"。在桥梁桩基抗震设计时,应着重考虑断层上、下盘桩基的差异和不同强度地震作用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8.
以深圳大龙山边坡为例,采用水分计、张力计、渗压计、固定式测斜仪和雨量计等针对边坡开展了降雨量、不同部位边坡土体基质吸力、体积含水量、孔隙水压力和深部水平变形等的监测,对降雨条件下边坡水文过程和内部变形进行了分析,发现当日降雨量较小时,如在2009年4月18日日降雨量为52.4mm/d的情况下,地表以下0.5m和1m深度土体含水量和基质吸力都发生响应;日降雨量较大时,如在2009年5月23日、24日连续两天日降雨量超过100mm/d的降雨情况下,3m深度内的体积含水量和基质吸力均表现响应;渗压计P4的地下水位距离地表只有约6m的距离,监测到瞬态孔隙水压力对降雨响应及其敏感,其余渗压计的孔隙水压力基本未发生变化,推测持时短的暴雨易造成山体边坡的浅层滑坡。同时,该边坡在3m内的累积位移相对较大,最大累积如测斜IN3A向累积位移接近10mm。但累积位移无继续增大的趋势,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59.
首先对地图学实验教学中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讨论,然后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角度出发,从实验教学条件、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核、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了地图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60.
分析了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的表层水质、悬浮物和沉积物样品,探讨了沉积物总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及与其他河流的异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站位,夏季沉积物总碳占比平均为1.74%,略高于秋季的1.70%,两者差异不明显.研究区沉积物总碳占比为1.21%~4.84%,平均为1.82%,从水口水库至福州市区河段,其含量逐渐升高,在北港达到最高值,而后由河口向外海逐渐降低,呈现"低-高-低"的分布特征.秋季悬浮物含量和化学需氧量(COD)高值区范围大于夏季,且含量也更高.研究区悬浮物含量、COD、颗粒态总碳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分布特征,悬浮物中总碳的含量则呈现从库区经河口向外海减少的趋势.沉积物总碳与悬浮物总碳、悬浮物含量、COD总体显著相关,悬浮物的沉降-再悬浮-再沉降过程是影响沉积物总碳分布的重要因素;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水、农田和畜禽水产养殖废物是有机物的主要来源.闽江口沉积物总碳含量低于黄河、长江,而与其他中小型河口相近,处于国内河口较低水平,这与流域内源岩特性、有机物输入量以及沉积物粒度等相关.北港段沉积物总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河流,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将成为影响水体水质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