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01.
以杂多县冰川为研究对象,为了精确提取冰川信息,根据冰川在TM影像上存在的光谱差异,将冰川划分成两类。分析较难与周边地物区分的冰舌与其他地物之间的光谱特征区分性,选择最优的冰川提取波段。同时利用波段运算得到对冰川信息提取更有利的波段。将所有优选波段经过最佳指数计算和地物可分离性分析,得到波段间相关性最低,冗余信息最少,冰川与其它地物可分性最强的波段组合进行监督分类,有效地分离出冰川。将本文方法提取的冰川面积与高分辨率影像中提取的冰川面积相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冰川提取的技术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2.
无DEM支持的遥感正射影像制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提出并发展了一套无需DEM支持的遥感正射 影像制作方法,包括平坦地区多项式选点整体纠正法、中等超伏地区图形图像局部自适应迭代配准纠正以及大倾斜影像或高山起伏是区基于偏差量算的逐点纠正法。该方法仅需地形 扫描纠正开成的数字栅格地形图(DRG)的支持,已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并已形成可供实用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03.
时序InSAR的连云港及盐城北部地表沉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云港和盐城北部等地区的地表沉降问题,该文基于改进的多主影像相干目标小基线干涉技术,并利用多时相ALOS PALSAR和Radarsat-2干涉影像研究该地区的地表沉降。研究表明,虽然2007—2011年连云港及盐城北部地区整体地表状态相对稳定,但在连云港沿海地区和盐城市区存在明显沉降,最大沉降速率高达-80 mm/a;2012—2015年连云港市与盐城市北部地表沉降明显加剧,连云区和赣榆区持续发生沉降,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以及涟水县的成片沉降形成了大范围沉降漏斗,其中连云港市和盐城北部最大沉降速率分别为-76和-81mm/a;连云港与盐城北部地区沉降速率小于-10mm/a,其沉降区域面积分别达到了1 054.49和1 492.11km2,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4.
崔斌  张永红  闫利  魏钜杰 《测绘科学》2019,44(6):170-175,186
为了降低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中相干斑对变化检测的影响、减少标注样本的人工成本,该文发展了一种联合分层模糊C均值聚类(FCM)与卷积神经网络的非监督SAR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邻域均值比算子计算前后时相的差异图,并利用分层FCM将差异图非监督地初始分割为变化类、非变化类及待确定类别像素;然后,为解决非监督选取样本时出现的样本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频率不变降采样的数据抽样方法,选取高置信度的变化与非变化样本用于网络训练;最后,利用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对待确定类别像素进行分类,得到最终变化结果。采用真实SAR影像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方便有效,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5.
面向对象的红树林信息提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树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海岸带的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红树林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其进行实地调查是很困难的。遥感的出现,为我们研究红树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手段。但由于红树林的光谱信息与其他植被光谱信息的相似性,给红树林信息的提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基于IKONOS卫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利用简单的决策树分类方法进行了海岸带红树林信息提取的实验,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6.
大速率、不均匀的地面沉降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产活动,高精度的沉降预测结果对于地质灾害的精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为掌握地面沉降的演化规律,利用现场观测数据或InSAR数据开展了多项预测研究。然而,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存在,大范围地面沉降的准确预测仍然是一项挑战。在这项研究中,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顾及空间异质性的大范围地面沉降时空预测方法 STLSTM (Spatio-temporal Long Short-Term Memory)。首先,通过聚类识别地理空间中的均质子区;然后,在每个子区中,一个特别的长短期记忆LSTM (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被用来捕捉局部位置的非线性特征;最后,利用预训练的网络对未来时刻的地面沉降进行定量预测。在实验部分,哨兵1号影像数据被用来比较STLSTM与其他8种基准方法的性能,利用空间统计指标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STLSTM在152 s内达到了最高的预测精度(71.4%),且能够有效弱化空间异质性对大区域沉降预测任务的影响。总之,这项研究将空间异质性处理策略融合到深度学习模型中,实现了高精度、高时效的大范围地面沉降时空预测。  相似文献   
107.
多时相MODIS影像土地覆盖分类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以黑龙江省多时相MODIS影像为试验数据,利用最大似然分类(MLC)、自组织神经网络(SONN)、支持向量机(SVM)以及决策树分类(DTC)等四种广泛使用的分类方法进行了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研究.并从分类精度、样本数量对分类器的影响、模型复杂度、参数的选择、分类速度等多个方面对4种分类方法进行了深入比较和分析.综合比较得出决策树分类法最优,而经典方法之一的最大似然分类法最稳定.进而将此二法推广到全国范围的土地覆盖分类试验中,并进行精度对比.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将对于在类似的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在数字奥运中的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9.
不同于一般分类算法基于像素统计的分类,忽略了地物的散射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保持地物散射特性的分类方法。这种方法将Singh提出的Singh四分量分解与基于复Wishart分布的最大似然分类器相结合,对高分三号全极化影像进行分类。利用Singh四分量分解获得表面散射、体散射、二次散射和螺旋体散射,然后将前3种基础散射分别划分为多个聚类,根据复Wishart距离进行类间合并,直到获得指定类别数,输入复Wishart分类器进行迭代分类,最后进行类别合并获得最终分类结果。试验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且验证了利用高分三号全极化卫星数据进行影像分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0.
从CCD和WFI影像波段间的匹配精度、CCD影像的绝对定位精度、CCD和WFI同地区不同时相影像间的配准精度对02B星影像数据的二级产品进行几何质量评价。研究表明,CCD影像第5波段与其他波段存在随扫描条带而改变的偏移,CCD影像景间绝对定位精度不一,研究区影像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