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21.
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卤阻燃剂,为了改善其阻燃效率低、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等缺点,通常需要使用阻燃添加剂对其进行特殊处理,使之具备更好的阻燃性能。主要介绍了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的特性及其阻燃机理;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点及改性氢氧化镁的方法和机理;影响改性的因素以及改性效果的测评方法,并对硅烷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22.
变质沉积岩普遍含有碳质物,其源自沉积母岩中有机质。在变质过程中这些有机质逐渐转变为碳质物或石墨,且碳质物结晶程度可以作为变质等级的可靠指示标志。拉曼光谱是表征碳质物结晶度的有效工具,Beyssac et al.(2002a)基于碳质物拉曼光谱参数(R1=D1/G,D1和G为碳质物拉曼光谱峰强;R2=D1/(G+D1+D2),G、D1和D2为碳质物拉曼光谱峰面积)与寄主岩变质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构建了碳质物拉曼光谱温度计:T(℃)=-445(R2)+641,其简单且实用,并被应用到阿尔卑斯和喜马拉雅造山带热结构与折返机制研究中;随后,Rahl et al.(2005)对该变质温度计进行修订,修订后温度估算表达式为:T(℃)=737.3+320.9R1-1067R2-80.638R12,并将变质温度估算范围扩展为100~700℃。本文对碳质物拉曼光谱变质温度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应用条件及其在造山带热结构重建与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碳质物拉曼光谱温度计与传统温度计估算的变质温度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碳质物拉曼光谱温度计代表峰期变质温度,不会受后期退变质影响,当传统温度计结果代表峰期变质温度时,二者计算结果一致。碳质物拉曼光谱温度计已被用于造山带热结构重建、折返过程的热演化,以及高应变带、流体相关热异常等研究。尽管变质过程的压力、变质持续时间、碳质物前体类型等因素对于碳质物拉曼光谱温度计的影响尚待研究,但与传统矿物组合温压计相结合,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峰期变质条件和造山多期热演化。  相似文献   
423.
基础原料铬酸钠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系列铬盐产品的品质。电化学氧化技术获得的铬酸钠电解液中可溶性硅在后期系列铬酸盐的制备过程中无法从自体系中去除,会残留在最终产品中进而影响后续铬盐产品的质量。为提高以铬酸钠电解液为原料制备的三氧化二铬产品品质,研究了以铬酸为酸化剂,调节铬酸钠电解液pH去除硅的方法。结果表明,优化反应条件:铬酸钠电解液pH=8,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6 h,搅拌速度300 rpm。在此条件下,铬酸钠电解液中二氧化硅浓度降至200 mg/L以下。以除硅后的铬酸钠电解液为原料制备的三氧化二铬纯度达99.43%,满足颜料级三氧化二铬纯度要求(≥99.00%)。  相似文献   
424.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内分布着很多类型的脉泽,包括OH,H_2O,CH_3OH和SiO等。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技术多历元观测脉泽,可以在10~100 AU的线尺度上反映年轻星附近的气体运动学特征。在各类脉泽中,H_2O脉泽是亮度最强的脉泽之一,因此是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外流的极佳示踪天体。H_2O脉泽在不同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内主要显示有准直喷流和宽张角外流等运动特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如Orion-KL,Cepheus A,W75N(B),G24.78+0.08 A1和AFGL 5142,介绍了H_2O脉泽在这些形成区所反映的气体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大质量恒星演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5.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金潮原因种铜藻(Sargassumhorneri)的腐烂液和培养液对绿潮原因种浒苔(Ulvaprolifera)微观繁殖体萌发和幼苗生长以及五种赤潮原因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catenell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低浓度铜藻腐烂液(10g/L)对浒苔微观繁殖体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以及五种赤潮微藻的生长影响效应不显著;中等浓度铜藻腐烂液(20g/L)对浒苔微观繁殖体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13.3%,而对浒苔幼苗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抑制率在第12d能达到90.4%,对其他四种赤潮微藻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高浓度铜藻腐烂液(40g/L)对浒苔微观繁殖体萌发的抑制率为45.8%,对浒苔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米氏凯伦藻具有致死效应,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率在第12d为65.9%,对其他三种赤潮微藻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并不显著,其中赤潮异弯藻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小。低浓度铜藻培养液(5g/L)对浒苔微观繁殖体萌发的抑制率为22.8%,对浒苔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抑制率在第12d能够达到40.5%,对其他四种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而高浓度铜藻培养液(10g/L)对浒苔微观繁殖体萌发的抑制率为29.6%,对浒苔幼苗生长的抑制率为22.2%,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抑制率在第12d为92.9%,对其他四种赤潮微藻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显著,且赤潮异弯藻受到抑制作用最小。可见,铜藻腐烂液和培养液均会对浒苔微观繁殖体萌发和幼苗生长以及五种赤潮微藻的生长造成影响,且影响程度与浓度相关,五种赤潮微藻生长受到的影响与藻种有关。以上结果表明,金潮原因种对绿潮和赤潮原因种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金潮的暴发和衰亡过程也会对绿潮和赤潮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6.
HD 140283是一颗近邻极贫金属亚巨星,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初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恒星之一,同时它也是一颗典型的弱r-过程星,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宇宙早期演化、丰富元素核合成理论.将HD 140283从C到Zn的观测丰度与单个超新星(SN)事件元素理论产量进行拟合,得出HD 140283可能诞生于前身星质量为22.5 M⊙(下标"⊙"代表太阳)的超新星爆发污染的星云.基于同样的方法,研究了另外5颗典型弱r-过程星,分别得出了污染产生这些恒星的气体云的超新星前身星质量,进一步推测了弱r-过程可能发生的天体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427.
为切实做好奇石市场综合整治及泰山石保护工作,泰山区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工作方案,重点强化四项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召开奇石市场整治及泰山石保护工作动员大会,印发了《泰山区奇石市场综合整治及泰山石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在小井花卉市场设置现场办公室。二是强化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28.
高寒湿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之一,对于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起着关键作用,准确及时获知高寒湿地的时空分布对于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十分必要。遥感分类特征优选对湿地制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像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地形特征等均在已有研究中有涉及,但鲜有研究聚焦光谱指数特征,深入探讨其数理统计特征和特征优选方法。本研究以甘肃首曲高寒湿地保护区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数据得到各分类特征(光谱、植被指数、红边指数和水体指数),采用Filter和Wrapper特征选择方法包括Jeffries-Matusita距离、光谱角距离(SAD)、欧氏距离(ED)、RF-RFE算法和Relief-F算法对上述特征进行优选,并利用Filter方法的Z检验进行量化评价。研究表明:(1)所有参与分类的类别中,河流与裸地最容易区分,其次为草原与沼泽,沼泽化草甸与草甸较为难分。对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草原邻近两类可尝试MCARI2、NDWI、DVI、EVI、EWI、IRECI、MCARI、TCARI、UGWI指数进行区分;(2)就不同指数特征对湿地信息提取贡献程度而言,水体指数特征>植...  相似文献   
429.
以西非某集装箱码头轨道桩基优化设计为工程实例,分别采用现行中国规范方法和单桩竖向抗压刚度方法估算荷载作用下的桩顶位移,对比分析和试桩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单桩竖向抗压刚度方法可以简捷地评估在工作荷载下的桩顶沉降、规定试验荷载下的最大沉降、经历最大加载后卸载的桩顶残余沉降等,满足国际专业标准中桩基沉降控制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30.
目前,砂岩储层尖灭的判别方法主要是通过针对地震振幅变化和地震属性进行分析,而针对高速灰岩屏蔽影响下砂岩储层尖灭的判别方法研究较少。受灰岩高速、高密度影响,灰岩之下的薄砂岩与围岩的弱反射特征往往被淹没,常规识别方法难以有效判断砂岩的尖灭线形态,影响岩性圈闭的落实。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分析,提出了一种针对该地区编号为#2370层砂岩尖灭线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判别方法,即以统计地震反射特征为主线,以正演模拟为验证,以地震属性和反演为辅助,以地质模式类比为依托,综合刻画砂岩尖灭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所刻画的砂岩尖灭线与实钻结果基本吻合。同时,结合砂岩尖灭线和局部构造背景,初步落实了该地区南部的#2370层岩性圈闭分布。该方法对灰岩广泛发育地区高速灰岩下岩性圈闭的落实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